八扇屏 -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复制本页链接

**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第一本] 主编 刘英男 副主编 贾德臣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您念过书吗?

没念过书,倒是认识几个字。

你们应当念点儿书啊,省得说出话一嘴的白字。

您别瞧没念过书,识字虽然不多,用字倒也不错。白字可没有,要有白字您给挑出来。

现在这白字就出来了。

哪个是白字?

我问您这“给”怎么写。

啊!就是提手儿一个“手”字。

怎么讲呢?

就是拿这手递给那手吗?

不对,是乱绞丝一个“人一口”的“合”字,正字念给(jì)。山东都说正字,比如在饭馆候饭账,“二哥,你吃多少钱我‘给’(jì)啦。”正字念给(jì)

嘁!保不齐有一个俩字。

什么叫“俩”呀?一是一,两是两。到钱铺去换钱:“掌柜的,您换我两块钱。”有说“俩”块钱的?

嘻!一个俩就是仨呀?

什么叫“仨”呀?正字是“三”,前门外有三庆戏院。有说仨庆戏院的吗?

明儿我改了!

什么叫“明儿”呀?正字念“明”。电影明星有叫电影“明儿”星的吗?

今儿我倒霉!

什么叫“今儿”呀?正字念“今”。当今万岁。有念“当今儿”万岁的吗?

你别较真儿。

什么叫“较真儿”?正字念“真”。

您净琢(zuó)磨。

什么叫琢(zuó)磨呀?正字是琢(zhuó)磨。如切如磋,如琢(zhuó)如磨。琢(zuó)磨琢(zuó)磨,小贫骨头!

照你这样我就甭说话了。

什么叫“甭”呀?

我们就这个,什么仨不仨,六不六,跑啦,开啦,挠(nāo)鸭子啦,就这个!

你们生意人就是用大言欺人,有白字愣说没白字,限你三分钟答复我,否则取消你的营业!

得啦,您别生气,您别生气,您原谅我无知,我不过是一个江湖人。

哈哈!呸!啐你一脸香水精。你敢比江湖人?

江湖人怎么啦?

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大宋朝有一江湖人,此人姓苗名训字广义,不遇之时,在洒金桥旁,摆下一座卦棚。巧遇未遇时的赵太祖打马从此经过,见桥旁人烟稠密,围着一座卦棚。迎面有一副对联。上联写:“一笔如刀,劈开昆山分石玉。”下联配:“双瞳似电,观透沧海变鱼龙。”横批:“断事如见”。匡胤一见心中不悦:“何处狂生,敢出此浪言大话?待我下马访之。”想罢翻身下马,将马拴在卦棚以外柳树之上,分开众人,走进卦棚,向先生躬身言道:“先生,你看某后当如何?”广义一看,吃惊非常,原来是开国太祖!急忙站起,口称:“万岁,草民接驾来迟,望祈主公恕罪。”匡胤闻言,大吃一惊:“先生你莫非有疯癫之症?”广义言道:“我主不必惊慌,看我主双眉带煞,二目有神,左肩头有一朱砂痣,后必有九五之尊。”匡胤闻言,心中暗想:“我左肩头有朱砂痣,他人怎能知晓?莫非到后来果应他言。”想罢对先生低声言道:“某日后如登九五,当将你宣入朝中,封为护国军师”广义谢恩。匡胤走出卦棚。向众人道:“列位听真,此人乃江湖人,江湖口,江湖术士,不过奉承而已。”说完上马,遘奔他方而去。到后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果将广义宣进宫去,封为护国军师;执掌三军司令。到后来,湖北韩龙进来他妹韩素梅,太祖酒醉桃花宫,带酒斩三弟,醒酒免去苗先生。广义去后,太祖后悔,说出:“可惜我那先生,他乃洒金桥旁卖卦之一江湖人也。”苗广义——江湖人,你比得了吗?

我比不了!

我看你也好有一比。

比什么呀?

你好比面茶锅里煮皮球。

此话?

我说你浑蛋,你还一肚子气!

我没敢有气呀!得啦,您就拿我当个小孩子!

哈哈,呸!我啐你一脸花露水!你敢比小孩子。

又怎么啦?

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大宋朝文彦博,幼儿倒有灌穴浮球之智。司马温公,倒有破瓮救儿之谋。汉孔融,四岁就懂让梨谦逊之礼。十三郎五岁朝天。唐刘晏七岁举翰林,汉黄香九岁温席奉亲。秦甘罗十二岁有宰相之才。吴周瑜一十三岁拜为水军都督,统带千军万马,执掌六郡八十一州之兵权,使苦肉,献连环,借东风,烧战船,使曹操望风鼠窜,险些丧命江南。虽有卧龙、凤雏之相帮,那周瑜也算小孩子中之魁首。这些小孩于你比得了哪个?

哪个也比不了!

你也有一比。

比从何来?

好比面茶锅里煮灯泡,我说你浑蛋,你还一肚子火儿。

我没火儿呀!得啦,你把我当个乡下人。

哈哈!呸!我啐你一脸冷面蜜!你敢比乡下人?

怎么啦?

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自秦王夜探白壁关,敬德月下赶秦王,打三鞭,换两锏,马跳红泥涧。自降唐以来,征南大战王世充,扫北大战雷世猛。跨海征东,月下访白袍。唐王得胜,班师回朝,鄂国公因救白袍,在午门外拳打皇亲李道宗门牙两齿。唐王恼怒,贬至田庄,后来白袍访敬德,那尉迟恭正在船头独自垂钓,忽听身背后人又喊,马又叫,言道:“吾乃征东薛平辽,特地前来访故交,你若金殿去交旨,保你为官永在朝。”敬德闻听说:“吾乃山野村夫,耕种锄耪一乡下人也。”这是一个乡下人,你比得了吗?

我比不了!

你也有一比。

比从何来?

你好比面茶锅里煮茄子,简直是浑蛋大紫包!

你这面茶锅里什么都煮哇?这也不能比,那也不能比,你把我当成莽撞人行不行?

哈哈,呸!

又啐我一脸什么?是香水精?是花露水?还是冷面蜜?

我啐你一脸马屎!嗐!

这回怎么马屎啦?

你把我气糊涂啦。你敢比莽撞人?

哎。

(合说)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

今儿个我倒霉就倒霉在这“想当初”上啦!

后汉三国出了一个莽撞人。自从桃园结义,大哥姓刘名备字玄德,家住大树楼桑。二弟姓关名羽字云长,家住山西蒲州解梁县。三弟姓张名飞字翼德,家住涿州范阳郡。后续四弟,姓赵名云字子龙,家住真定常山县,百战百胜,后封为常胜将军。只皆因长坂坡前,一场鏖战,赵云单人独马,闯进曹营,砍倒大纛两杆,夺槊三条。赵云马落陷坑,堪堪废命。曹孟德在山头之上见一穿白小将,白盔白甲白旗号,坐骑白龙马,手使亮银枪,实乃一员勇将。“我若收服此将,何愁大事不成!”心中就有爱将之意,暗中有徐庶保护赵云,徐庶进曹营一言未发,见赵云马落陷坑,堪堪废命,言:“丞相莫非有爱将之意?”曹操言道:“正是。”徐庶言道:“何不收留于他?”曹操急忙传令:“令出山摇动,三军听分明,我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若有一兵一将伤损赵将军之性命,八十三万人马,五十一员战将,与他一人抵命。”众将闻听,不敢前进,往后而退。一仗赵云怀揣真龙,二仗常胜将军实在骁勇,杀了个七进七出,这才闯出重围。曹操言道:“这员勇将,焉能放走,后头紧紧追赶!”追到当阳,张飞赶到,高叫:“四弟不必惊慌,某家在此,料也无妨!”放过赵云的人马,曹操赶到,不见赵云,见一黑脸大汉。“他是何人?”夏侯惇言道:“他乃是张飞莽撞人。”曹操闻听,大吃一惊,言道:“想当初关公在白马坡斩颜良之时对我言道,他有一三弟,在百万营中,取上将之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今日一见,果然英勇,撤去某家青罗伞盖,观那莽撞人武艺如何?”青罗伞盖撤下,只见张飞豹头环眼,面如润铁,奓里奓煞一部黑钢髯,犹如钢针,恰似铁线,头戴镔铁盔,二龙斗宝朱缨飘洒,上嵌八宝,轮、罗、伞、盖、花、罐、鱼、长,腰系丝鸾带,身披锁子大叶连环甲,内衬皂罗袍,足蹬虎头战靴,跨下马万里烟云兽,手使丈八蛇矛。桥头之上,咬牙切齿,大骂:“曹操听真,现有你家三爷在此,尔等或攻或战,或进或退,或争或斗;不攻不战,不进不退;不争不斗,尔匹夫之辈。”大喊一声曹兵退后;大喊两声,顺水横流;大喊三声,当阳桥折断。后人有诗赞之与曰:“当阳桥前救赵云,吓退曹操老奸臣,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流芳莽撞人。”这个莽撞人,你比得了吗?

我比不了!

你也好有一比。

比从何来?

面茶锅里煮铁球。

此话怎讲?

浑蛋到底带砸锅!不成,跟你没完!

你骂我两句就得啦!

得啦你不吃去!

你瞧喂!

你瞧谁练哪?

你听啊!

你听谁唱啊?

别价。

别价,别价过得去吗?

算啦。

蒜辣?蒜辣你吃韭菜。

我们算啦。

金瓶在我手里,你包啦!

哟?

幺,翻过去里六。

嗬!

喝呀,带汤扒拉吧!

我错啦!

锉呀!到铁铺买去。

你让我小。

小先童养着。

我算岁数小。

大了再娶你。

我不是东西!

我倒没瞧出来!

(清·佚名)

(传统相声《八扇屏》在演出中可以轮换使用的部分内容,以及一些可以参考的资料,附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