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三本 -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复制本页链接

**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第一本] 主编 刘英男 副主编 贾德臣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这回你们两个人帮我说一回。咱们说它一回三本小书儿——《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小孩扮演)怎么说啊?

咱们由打《三字经》头一句说。我说“人之初”,(指丙)你由打“初”字说一句成语,你接他的底字儿说一句成语。这叫“顶真续麻”,字头咬字尾。咱们三个人来回绕,绕到《百家姓》上一句。

绕哪句上呢?

落到“蒋沈韩杨”。谁若落不到“蒋沈韩杨”那儿,罚他在这儿跪仨钟头。

那么谁若落在“蒋沈韩杨”这儿呢?

谁若落在“蒋沈韩杨”这儿,谁是爹。

(合说)哎!

咱们仨人说,由打“人之初”说,字头咬字尾,咱们仨人来回绕,绕在《百家姓》上“赵钱孙李”。

什么“赵钱孙李”呀,绕到“蒋沈韩杨”。

噢,“蒋沈韩杨”啊。谁若落不到这儿呢?

罚他在这儿跪仨钟头。

那么谁若落在“蒋沈韩杨”这儿呢?

谁是爹。

(合说)哎!

这回我听明白了。由打《三字经》头一句说,落在《百家姓》“周吴郑王”。

你也没听明白,落在“蒋沈韩杨”。

“蒋沈韩杨”啊。落不上来怎么样?

落不上来,罚他在这儿跪仨钟头。

他若落在“蒋沈韩杨”这儿呢?

谁是……

乙 丙 (合说)哎!

又来啦?你们是说呀,是起哄呀?

帮您说。

先听我的。“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戒之哉”。

“宜勉励”。

咱这儿背书哪?我说“人之初”,(指丙)你别说“性本善”哪。

我说什么呀?

你得接我这“初”字说句成语。

那行,您再说。

“人之初”。

初一初二。

初三初四。

初五初六。

初七初八。

二十九三十儿。

一个月啦!

你拿房钱来吧。

干吗?咱们这儿背月份牌儿哪!(指甲)他说对了,你又说错了。你别说“初三初四”啊,你接他那“二”字说句成语。

好,咱重新说。

“人之初”。

初一初二。

二八娇娥。

鹅能凫水。

水过漫楼。

楼台殿阁。

隔山望月。

月月关钱。

钱关心喜。

喜乐伤悲。

碑下是你。

你要挨打。

打我好疼。

藤萝生芽。

牙关闭紧。

紧靠长湖。

胡言乱讲。

“蒋沈韩杨”。我落到这儿了,我是你们俩的……

(合说)哎!

他不说“爹”了。

(合说)哎!

我说了。这回咱们改了。咱们净说《百家姓》。

那怎么说哪?

咱们各人说各人的。我由打“赵钱孙李”说,说到“周吴郑王”,中间儿我要加上六十多句,也要字头咬字尾。

好,我由打“冯陈褚魏”那儿说,到“蒋沈韩杨”,当中我要加它一百多句。

我由打“朱秦尤许”说到“何吕施张”,当中间儿我要加它两千二百零一句。

那得说得上来。

那是啊。

听我的。赵钱孙李。

李呢?

理不通,通天彻地,地下无人事不成,城里妈妈去降香,香火庙内有娘娘,娘长娘短,短剑防身,申公豹,豹头环眼莽张飞,飞虎刘庆。庆八十,十个麻子九个俏,俏皮佳人,人能制火,火烧战船,船舱避箭,箭败刘利周,周吴郑王。我说完了,(指丙)该听你的了。

听我的。冯陈褚魏。

魏……

喂不活,活活现眼,眼前报应,硬顶不饶,绕街要饭,犯不上,上来下去,去者别来,来了更好,好歹贤愚,鱼龙变化,画春园,圆圆荔枝,枝枝别动,洞靠长湖,湖靠长江,蒋沈韩杨。

他说完了,(指甲)该听你的了。

(指乙)你这都是什么呀?你说加六十多句,这够吗?连三十句也不到哇。(指丙)你说加一百多句,我看你那连二十句都没有。咱们说加多少就得说多少。

噢,我们这都不够,回头你那可得够数儿。

当然啦,听我的。朱秦尤许。许我过河,何吕施张。

完,完啦?嘿!你这倒省事啊,就一句啊?你不是说要加两千二百零一句吗?那两千二百句哪?

那回头再说。

不行。你从头儿说吧。

啊,听我的。朱秦尤许,许田射鹿,鹿叼灵芝,知过必改,改头换面,面南登极,鸡叼碎米,米烂成粥,周吴郑王。

嘿,你怎么说我这屋里来啦?你得说别的呀。

周氏骂齐,旗开得胜,圣手遮拦,蓝天扫雪,雪里送炭,探头缩脑,脑后摘筋,金瓜锁斧,斧錾锤掂,颠鸾倒凤,凤子龙孙,孙庞斗智,智广才高,高亮赶水,水过银河,何吕施张。

又完啦?这也不够两千二百零一句呀。

谁若说不够是小狗子。够不够?

够。这回咱们再改一回,还打《百家姓》上说,还是各人说各人的。我说赵钱孙李,由“李”字这儿找一辈古人名儿,由古人名儿的底字儿说四句诗,要落在《千字文》上一句,再顺这个底字儿找一个做小买卖儿的。

那我顺周吴郑王说,也找位古人名儿,也说四句诗,也要落在《千字文》上,也要找一个做小买卖儿的。

我顺冯陈褚魏那儿说,也找位古人名儿,也说四句诗,也要落在《千字文》上,也要找个做小买卖儿的。

听我的。赵钱孙李,李靖王,王子去求仙,丹成上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落在《千字文》上一句——“年时每催”——做小买卖的——“炊帚,笤帚”(指丙)该听你的啦!

听我的。周吴郑王,王伯当,当阳桥上一魁元,大喊三声吓曹瞒,姓张名飞字翼德,谁人不知古圣贤!

好;落《千字文》上哪句?

“弦歌酒筵”。

做小买卖儿的呢!

“酽茶一子儿两碗!”

“炊帚,笤帚!”

外头卖去吧!你们这都是什么呀?咱们说诗得像诗。(指乙)你那是小孩儿描的那红模子。(指丙)你那是《三国》上的原文,这像诗吗?

噢,我们这都不像诗。好,听你的。

听我的,冯陈褚魏。

找古人。

魏忠贤。

好嘛,大奸臣,说诗。

贤人不灭反为奸,灶王爷上天二十三,谁家的灶火不烧火,哪儿有烟筒不冒烟。

你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你说我们那不像诗啊,你这也不怎么样。落《千字文》上的一句呢?

“焉哉乎也”。

好嘛,末一句。做小买卖儿的呢!

(两手揪乙、丙)“野猫来,卖钱!”

(合说)好说野猫!

这回咱们再改一回。咱们还由《百家姓》上说,还是各人说各人的。

这回又怎么说呢?

我由赵钱孙李那儿说,顺李字这儿找一位古人,顺古人名儿的底字儿说四句小孩儿语,要拍着巴掌说,还得带仨“镲镲镲”。

我打周吴郑王说,找一位古人名儿,说他四句小孩儿语,也要拍着巴掌说,也带着仨“镲镲镲”。

我由打冯陈褚魏说,找一位古人名儿,说四句小孩儿语,也要拍着巴掌说,也带着仨“镲镲镲”。

这回咱们把这岁数儿给改一改。咱们好比仨小孩儿,我呀好比才六岁。

我好比是五岁的。

我好比三十五岁的。

有这么大岁数的小孩儿吗?

我这是“大小孩儿”。

噢,烟卷儿呀。

我好比七岁的。

我叫歪毛儿。

我叫淘气儿。

我叫别扭。

我瞧你就别扭。(学小孩淘气儿)咱们找别扭去啊?——找别扭可干什么呀?听我的。赵钱孙李。

找古人。

李淳风。

说小孩儿话。

风来哩,雨来哩,和尚背着个鼓来哩。

乙 丙 (合说并拍掌)镲镲镲,镲镲镲!(学小孩游戏,唱)车轱 辘圆哎,家家儿门前挂红线。

行啦,行啦!咱们还小点儿!(指丙)该你啦!

周吴郑王,王彦章。张大哥,李大嫂,下南洼,摘豆角,谁见过六月穿皮袄来吧。

(合说并拍掌)镲镲镲,镲镲镲!(学小孩游戏)豆虫豆虫,飞!

拉屎一大堆!

啧,咱们会玩儿了啊!(指甲)该听你的啦!

听我的,冯陈褚魏。

找古人。

魏徵。

小孩儿语。

蒸馍馍,捏饺子,你们是我的好小子!我是你们的亲老子。

(合说并拍掌)镲镲镲,镲镲镲!

乙 还“镲镲镲”哪!

(郭启儒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