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财神 -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复制本页链接

**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第一本] 主编 刘英男 副主编 贾德臣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说书唱戏,讲古比今,都是叫人学好,别做坏事。

对,做好事有好的结果,做坏事有坏的报应。

在人民生活当中有的供神佛,这也是叫人行善,别做坏事。

供神佛这是宗教信仰。

您看供神呀,这神佛还是多种多样,有的供大肚弥勒佛,有的供观世音菩萨,有的供福、禄、寿、喜,有各种各样的神仙。还有的供关羽,有的供岳飞。

您说还有供五大家的呢?还有供三仙姑的,还有供傻哥哥的。

凡是供这类神仙的,这全是迷信。

怎么呢?

您说有供五大家的,那就是狐、黄、柳、白、灰,都称为大仙爷,求他们保佑。其实这就是一种迷信,你要这么一迷信可就要上当。

怎么呢?

有的人得了病不上医院,也不请大夫。

那病怎么会好呢?

请跳大神儿的来家给他看病。

那跳大神的也给开药方吗?

不给开药方。他是仙家,开了药方你也没处买药去!他叫你烧香磕头,求大仙爷保佑。你还得许心愿,大仙爷保佑你的病就好啦。

不吃药那病怎么能好呢?

要不怎么说这迷信就要上当呢?他让你喝香灰,他告诉你这是仙丹妙药,喝下去病就好啦。有的人一连喝了一个礼拜的香灰。

病好啦。

更重啦!

怎么呢?

香灰在肚子里不消化呀,一个礼拜没大便。

那不把人憋坏了吗?

那赶紧上医院吧,到医院大夫给洗肠子、吃泻药这才走动,到厕所一解手拉出两块砖头来。

好嘛!这人肚子成了砖窑啦。怎么拉砖头啊?

香灰在肚子里都炼一块儿啦!您说这不是迷信吗?

对。看起来跳大神儿、巫婆都是骗人的。

这是平常迷信上当。要是到了过年过节就更了不得啦!

怎么呢?

家家都比着。您看到了年节,尤其是过年,打一进腊月就得忙活起,第一个点缀是腊月二十三祭灶。

对。这灶王爷是家家都要供。

供灶王爷是为了什么呢?

不知道。

是为了保佑你们家有饭吃,要不他怎么叫灶王爷呢?他是一家之主。

噢,他是主事人?

他虽然是主事人,户口本上可没有他。您多咱听说查户口的来了问:“你们家灶王爷在家吗?”“没在家。”“干什么去啦?”“看电影去啦。”

哪有这事呀?没听说过!

虽然户口本上没有这个人,可是这一家子对他都得特别尊敬,尤其腊月二十三这一天,送灶王爷走,对灶王爷都是好吃好喝好待承。

为什么呢?

灶王爷上天上汇报去了。你们这一家子这一年的所作所为,他全得跟玉皇大帝细说一遍。

噢,就因为这个要好好地请他吃一顿,给他送行。那预备什么呢?

糖瓜。糖瓜祭灶嘛!把糖瓜买了来,烧上香,上上供,全搁在灶王爷面前,表示表示你们的心意,这是给他送行啦。在灶王爷面前摆一会儿,把糖瓜撤下来,拿糖瓜在灶火膛口上抹一抹。

这是干吗呀?

这是粘灶王爷的嘴,到玉皇大帝那儿让他好话多说,别说坏话。

噢,粘灶王爷的嘴,就是让他跟玉皇大帝别说坏话。

你说这人有多糊涂啊,你把他嘴粘上了,好话坏话全说不出来啦!

这真是迷信。

到晚上把灶王爷的纸像揭下来烧了,就表示把灶王爷送天上去了。

噢,这就送走了,还回来不回来?

不回来明年怎么办呢?

多咱回来?

大年三十儿。

噢,走一个礼拜。二十三走的,大年三十儿回来。

三十儿晚上接神,才把灶王爷接回来。

噢,三十儿晚上就是接灶王爷?

不单是接灶王爷,各路神仙都有。三十儿晚上是全神下界,到天一蒙亮烧香送神,把别的神都送走了,就是灶王爷不走啦!

噢,灶王爷不走啦!

财神爷也不走。

那财神爷多咱走呢?

正月初二。

对,正月初二敬财神嘛!您说这些神仙到三十儿晚上都自己上家里来吗?

自己往家里来,还把你美死啦!

他自己不来怎么办呢?

你得请去。

上哪儿请去?

杂货铺呀。

噢,这些神仙都在杂货铺忍着哪。

在那儿不叫财神爷。

叫什么?

财神爷的名字多啦。在作坊叫“活儿”,到杂货铺叫“货”,请到家才叫“财神爷”。

在作坊怎么叫“活儿”呢?

你看,两位师傅要是走在街上,一说话就听出来啦。“王师傅,您干吗活儿啦?”“我印财神爷啦!”这不叫“活儿”吗?

对!在杂货铺怎么叫“货”呢?

一到过年家家全要请神啊,杂货铺里头财神爷都卖完了,他得往作坊那儿催呀,一打电话:“喂,张师傅,我们订的那拨儿货怎么还没给我们送来?我们这儿都卖完啦!”“好,刘掌柜,实在对不起,这两天活儿太忙,我们赶啰赶啰,后天这拨儿货一定给您送到!”您看这是不是叫“货”。

您说得真对!

尤其是老大娘们,平常过日子特别仔细,连一分钱都省着花,一到过年,神佛这笔钱不论多少钱也得花。

为什么呢?

家家都比着。

对,你请的神仙多,她比你请的还多!

其实花钱心疼不心疼?心疼。咬着牙也得花。她要到杂货铺买去。你看吧,这个神呀,那个仙呀,全神呀,财神呀都得买。光买神像还不行,还得买香啊,单的叫一股,五股归一封,还有大的长一点儿的叫鞭杆香,又叫定香,什么元宝、黄钱,买这么一大抱,抱着回家,走在路上,街坊看见了就要问一问:“哟,大娘,您干吗去啦?”“你看我这不抱着了吗?刚打杂货铺来呀!”“哎哟,您买的可真不少呀?”这大娘不乐意听了:“二婶呀,你这是怎么说话呀?这是神佛,哪能说买呀?”“那说吗呢?”“你得说请!”“哎哟!说买还不行,还得说请。看您老这些事,您花多少钱请的?”“嗐,这么点儿倒霉玩意儿花了两块多!”

唉,她怎么骂上啦?

老太太不是心疼钱吗!

噢,把心里话说出来啦!

请到家来,把各种神像都入了位。灶王爷前还得天天烧香;要是买卖家呢,全供财神爷,正月初二敬财神就特别隆重。

为什么呢?

财神爷嘛!为的是保佑他的买卖发财呀!

噢,是供财神爷的都能发财呀?

那是迷信。要是供了财神爷就能发财,社会上就没有干吗的啦!买张财神爷往墙上那么一贴,那不就发财了吗?谁还去干吗?

都那么说嘛!供财神就为发财嘛!

那是人们的心里这么想,供了财神就能发财,你任什么不干,不出去挣钱,你照样得饿着,财神爷一分钱也不给你。

那么我妈告诉我,对财神爷得特别尊敬,能保佑你发财。

噢,这是你妈告诉你的?这么说你们家也供财神爷啦?

当然啦!

供财神爷你们上供不上?

上呀。不上供,不烧香,那财神爷能保佑你们发财吗?

上一次供你们得花多少钱?

一月供两次,连买点心带烧香,那没有三块钱下不来。

噢,一月上两次供得花好几块钱,那么你要有个头疼脑热,天灾病孽的,今天不能去挣钱啦,找财神爷要两块他给你不给你?

两块呀?两毛也没有呀!

那怎么说是财神爷呢?那是要命鬼呀!

那么说你们家不供财神爷?

我们也供。

还是的!你不也供吗?

我供不供那纸的,假财神我不供;我供的是真的,我供活财神爷。

你比我还迷信!假的都没有,那真的财神爷更没有了,往哪儿找活财神爷去?

我一找就有。

你说在哪儿呢?

你看咱们园子来的那么多观众干什么来啦?

听咱们说唱呀。

来了买票不买?

买呀!

买完了票,园方赚这钱,每月不得给你们包银吗?

是啊。

你拿回家去,一家老少吃穿都有啦,这钱是由哪儿来的?这笔钱是谁给的?

观众买票给我们的钱。

你的衣食住都有啦,这是不是咱们的财神爷?你们家里供的那财神爷,不但每月不给你们钱,还得坑害你们几块。你说那是财神爷吗?!我要供我就供这些观众——活财神爷!

对。您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我回家跟我妈说,家里那假财神爷我们不供了,从今个儿起咱们供这些位活财神爷。

噢,听我那么一说你明白了,要表示你的心意,敬敬活财神爷。

对!

怎么敬呢?

跟敬财神一样呀,打点儿酒,买点儿菜,买点儿点心,摆到财神爷面前。

你带着钱了吗?

带着啦。

有多少钱?

我这腰里还有不到一块钱。

噢,还有一块钱。那哪儿够呀!

不够……把你腰里带的钱也添上,再不够把你的马褂,我的大褂全当喽,我们找别人再借几块,一共咱们凑上十块钱,你看怎么样?

噢,我那么一说你明白了,你要真打酒、买菜、买点心。钱不够我当马褂,你当大褂,再找人借几块,把东西买了来,摆在财神爷面前,爱喝酒的喝酒,不会喝酒的吃菜,不会喝酒不爱吃菜的吃点心。

对啦,为讨财神爷的喜欢嘛!

财神爷那么一吃一喝。吃饱了喝足了,财神爷哈哈一笑,心里痛快了,财神爷高高兴兴全走了。再看你大褂没了,我马褂也进当铺了,账也拉下了。你说的那不是财神爷啊,还是要命鬼呀!

这么说你舍不得?

不是我舍不得,你想呀:财神爷到时候买票还来捧我们哪,你拿钱打酒买菜买点心,哪位财神爷也不好意思吃你的点心,喝你的酒呀!

你说咱想敬敬财神爷,打点儿酒买点儿菜,财神爷不吃那怎么办呢?

有这么句话呀:“上供人吃,心到神知。”要拿咱们的良心来供供财神爷。

那好,你找刀去。

干吗?

开膛呀,你不是说拿心敬敬财神爷吗?

好嘛!真开膛摘心啊?那财神爷全吓跑啦!

那怎么好呢?咱们买点心上供,你说财神爷不好意思扰咱们,我开膛摘心你也不叫,你说那怎么办好呢?

依我说呀,咱拿人比作礼品就行。

噢,你说拿咱这人比作点心、酒菜,就如同上供一样啦?

对呀,咱们拿人比作什么点心什么菜,财神爷一听爱吃,就如同扰了咱啦,咱们的心也算尽到啦。

那不行,你知道哪位爱吃哪口啊,咱比到一样菜还得下去问问,我比的这菜你爱吃不爱吃?

干吗去问呀?

不问你怎么知道财神爷爱吃不爱吃呢?

当然知道啦。咱们说到这样菜,财神爷听了那么一乐,那就是爱吃,那就如同扰了咱啦。说到这个菜时财神爷没乐,那就是不爱吃。

这也对,那咱就上菜吧!

就咱俩当菜单薄点,太少啦。

那可以叫×××给咱帮忙。

对。×××(喊丙的名字)(丙上)

叫我呀?

你来给我们帮帮忙,你给添个菜吧。

你等着我拿钱去。

拿钱干吗?

拿钱买菜呀!

用不着,你也跟我们一样,比作一样菜就行。

噢,不花钱?

(对丙)你的人缘儿也不错,这回让你参加当成一样儿菜,财神爷一定爱吃。

咱们仨每人比作一样儿菜。

那先上什么菜呢?

先上点儿蔬菜。

拿谁先比?

先拿他比(指丙)

他比什么菜?

他比五香豆腐干儿。

还真像,四方脸盘黑黪黪儿的,还真像块豆腐干。敬财神时有这个菜!你比什么?

我比长了醭儿的干烧饼。

这烧饼干了就嚼不动啦,还长醭儿,怎么吃呀?

不吃我撤供,我怕吃。

唉,到他这儿怕吃。那我比什么?

你比剥了皮的大鸡蛋。

这个好,这个好。

哎,哎,好什么?这不行。怎么到我这来个大鸡蛋呢?

敬财神时有这个菜呀,财神爷还爱吃。看,说到你这儿财神爷全笑啦,那就是财神爷爱吃鸡蛋。你要不乐意财神爷一生气那么一走,赶明儿个你的人缘儿可就完了,谁还捧你?

那……财神爷爱吃?行!我就比作鸡蛋!这种菜可不能老赶在我这儿。

咱们仨,赶到谁算谁。

那行!把这菜撤下去,咱们上点儿点心。

好。

这回他比什么?

他比福喜字儿。

好,这点心不错,敬财神时有这盘供。

你看他老是面带乐不丝儿的多像呀?

好。那你比什么?

我比生了虫儿的薄脆饼。

哟,生了虫儿啦?财神爷那怎么吃呀?

不吃我撤供,我怕吃。

他又怕吃?我比什么?

你比大块槽子糕。

这回好,没有鸡蛋啦!

都揣面里啦。

噢,揣面里边啦!

没有鸡蛋做不了槽子糕呀!

咱把点心撤下去,换上酒菜儿。

对,换酒菜儿好。

他比什么(指丙)

他比拌海蜇。

唉,这酒菜儿不错,一嚼咯吱咯吱的。你比什么?

我比一碟拌臭麻豆腐。

嗬,那臭麻豆腐财神爷怎么吃呀?

不吃我撤供,我怕吃。

到他这儿都怕吃!我比什么呢?

你比大个儿的松花。

好嘛,又变糟蛋啦!

这个好,这个好!

好什么啊?

人家财神爷爱吃呀!你看这不又乐了吗?

到我这儿财神爷全爱吃。把酒菜儿撤了咱们换点儿饭菜!

对。开饭啦!

这回他比什么(指丙)

他比炒肉丝。

还真像!就冲他这瘦劲儿还真像炒肉丝。你比什么?

我比炒臭麻豆腐。

不行。刚才不是有一盘拌臭麻豆腐了吗?

是呀,拌臭麻豆腐不是没吃吗?我端下去炒了炒又端上来啦。

那热气烘烘的更臭啦!不吃!

不吃我撤供,我怕吃。

到他这儿老怕吃!我比什么呢?

你比摊黄菜。

噢,炒鸡蛋啊!

这个好,这个好!

好什么?这好?咱俩换换,怎么鸡蛋全赶到我这儿了呢?

我不换。咱不是说好了吗?这菜赶到哪儿算哪儿,谁让这个菜叫你赶上了呢?

凭什么鸡蛋老赶我这儿呢?!咱换换吧!

我不换。

不换不行!

哎,哎,这怎么回事?怎么两碟菜打起来啦!你们这么一打架,财神爷一生气全走了怎么办?

那凭什么鸡蛋老往我这儿赶呢?我非得跟他换!

人家炒肉丝挺好的,哪能换鸡蛋呀!

炒肉丝儿和炒鸡蛋不是一样吗?

你非要跟人家换呀?唉,这样吧,我把你们两碟菜都端下去,搁在勺里一块儿炒炒再端上来。

这是什么菜?

炒木樨肉。

对,这回你也沾点儿吧!财神爷吃饱了,喝足了,最后咱们再上点儿汤吧!

好。

(指丙)他比什么汤?

他比三鲜汤。

好,这汤不错,味道清香。你比什么呢?

我比刷锅汤。

嗐,刷锅水啊!那财神爷怎么喝啊?

不喝我撤供,我怕喝!

(对丙)他连汤都不叫喝!

(对乙)这回该你的呢?

(突然转过身来,对甲举起扇子做要打状)这回我比什么?你说!我比什么?快说!

(见状有害怕的神态)他……这回你比……

比什么?

你比一碗清汤……

这回可没鸡蛋啦!

卧果儿。

噢,卧里啦!

(郭荣起述 倪钟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