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梦 -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复制本页链接

**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第三本] 主编 刘英男 副主编 贾德臣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1]:*本篇系《打白狼》的整理本之一。

贵姓呀,您哪?

不敢担您这贵字,我姓×。

×先生。

我们这儿不叫先生,叫同志。

噢!您哪行发财?

什么发财?我是文艺工作者,说相声。

(不屑地)嘿!说玩意儿的。您瞧瞧我像干什么的?

这……(端详甲)哈哈!看您这穿章打扮,言谈举止,大不了,嘿嘿!是个相面的。

什么?看相的!我做过官,带过兵。

啊?

您啊什么呀!瞧着不像呀?

(仔细端详甲)哈哈!是差点儿。

您别看我这长相不怎么样,我是外拙内秀。

是呀!您都有什么本事?

什么本事?说出来能吓你一跳。

我也不至于这么胆小呀!

论文我有定国安邦之志,论武我有统兵作战之才。

噢!还是文武全才。论文您都念过什么书呀?

倒没念过多少,反正这肚子里边,除去心、肝、肺、脾、肾五脏之外,没别的,全是书。

嗬!

(摸肚子)嗯!这是《百家姓》。

书还摸得出来?

什么话呢!(一点儿一点儿往上摸)《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书经》、《易经》、《礼记》、《公羊》、《榖梁》、《春秋》、《左传》、古文……(抓嗓子)

这是干什么呀?

书念得太多啦,都顶到嗓子眼啦!要不抓着点儿,奔儿,就得蹦出一本来。

这……没听说过,你肚子是书箱呀!论武都练过什么呀?

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

哪十八般?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镜、棍、槊、棒,拐子、流星,带钩的,带链的,带环的,带刺儿的,带刃儿的,带须儿的,没有咱们拿不起来的。

是呀?哈哈!像您这样一位大人物,文武全才,过去我怎么没听说过呀?

你怎么会没听见人说过呀?刚才不是还有人告诉你哪嘛!

谁告诉我啦?

我告诉你啦!

噢!自己捧自己呀!

干吗自己捧自己呀!咱们真露过脸。

你多咱露过脸呀?

同治年间。

啊?同治年间,那会儿有你吗?

怎么会没我呀!您看着我年轻,我是不显老,保养得好,今年我九十六啦!

(旁白)瞧瞧,连自己的岁数还吹哪!也不知哪儿领养老金去。

那会儿谁不知道呀!“嘿!瞧瞧!人家×××(甲名),真得说有本事,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

对!随便说,反正说大话吹牛不上营业税。

什么叫说大话呀?谁不知道北京有个×大将军呀!不信你问去呀!

我哪儿给您找这么大岁数的人去呀?哪儿问去呀?

你问我呀!

哎!也就只有问您啦!

有一次我在家练罢了功夫,闲着也没事儿,到北海溜达溜达,我……

您等会儿!北海?您进得去吗?

怎么进不去呀?我买了门票啦!

什么买了门票啦?那会儿北海是禁地,怎么能让你随便溜达溜达?

这……

什么叫这呀?

啊!那年八月十五,西太后请满朝文武到北海赏月,把我也请 去啦,不信你问去呀!

行啦!我别问啦,您随便说吧!

我到了北海,先游了游濠濮间,后到南边琼岛山上逛了逛小白塔,肚子饿啦,到漪澜堂吃点儿什么吧!

啊?那会儿有漪澜堂吗?

啊!老漪澜堂……

甲乙 (同讲)不信您问去呀!

我就知道有这一手儿。

来了碟八宝小窝窝头。我刚要吃,就这么个时候,来了阵狂风,吹得花枝窣窣直摇。狂风过去,噗的一声,从假山背后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朝着我扑将过来。嗬!大胆孽畜,想吃我×大将军。可把我气坏啦!我将身躲过,回转身来,伸左手,抓住老虎的顶门皮,举右手朝老虎顶门之上,轻轻一拳,没费事,这老虎就呜呼哀哉啦!

啊?北海里头有老虎呀!

当然有啦!没有我怎么打的呀!

我问问您,您打死的那只大虫什么样呀?

老虎嘛!一身黄毛带条纹,四个爪子能抓人,小耳朵,蓝眼睛,一根尾巴像条棍。

样子倒像只老虎。有好大呀?

从头到尾,两尺多长。

两尺多长?噢!才生下来的小老虎。

叫起来喵——喵——的。

噢!猫呀!

然也!

别然也啦!打死一只猫,那算什么呀!

算什么?那猫比老虎还厉害呀?

怎么猫比老虎还厉害呀?

猫是老虎的师父呀!您想,哪有师父不比徒弟厉害的呀!

好嘛!您又在哪儿踢过蛟龙呀?

我打死了老虎……

行啦,您就别老虎啦!

又转到北岸来啦,那时候月亮才上来,我一看前边儿,在月光底下,恍恍惚惚的有九条蛟龙,在那儿张牙舞爪,背上麟甲一闪一闪的。我一想:不好,蛟龙出,一定发大水,要不斩除,北京城就保不住啦!想回去拿宝剑,来不及啦!我赤手空拳,一人敌九龙,矮左腿,起右腿,通的一脚,踢死两条;又飞起左脚,踢死三条;没费劲儿,就把九条蛟龙都踢死了啦!

甭说,大概不是踢死条长虫,要不就是碾死条曲蟮!

长虫、曲蟮,干什么哪?蛟龙嘛!

蛟龙?北海哪有蛟龙呀?

怎么会没有呀?明明九条蛟龙都给我踢死啦!

踢死在哪儿啦?,

踢死在九龙壁上啦!

啊?这就是脚踢北海蛟龙啊?

是呀!那不是脚踢北海雕(蛟)龙嘛!

噢!雕龙呀!那三岁小孩儿都能踢。

从这儿以后,我的名声可大啦!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不知道我×大将军,人才出众,武艺超群。

嗬!

那年正是同治二年,河南白狼作乱,也合着该我升官发财啦!

什么白狼?那是农民起义军哪!

你们看是起义军,到我们那会儿眼里看就是白狼。当时有河南巡抚张剥皮,修了一道告急本章,向皇帝告急。那时同治年幼,东西两宫,垂帘听政,西太后打开本章一看,手指河南,破口大骂:“胆大白狼,竟敢叛反国家,岂不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家何处亏待尔等。若不派大兵剿灭,焉知我大清之神威!”骂罢之后,对满朝文武言道:“但不知我朝之中,哪家爱卿,愿带一哨人马,前往河南剿匪,得胜回朝,定官加三级,金赐万两。”西太后说罢之后……

去了几个?

一个都没去。

怎么都不去呀?

听说白狼把我们恨苦啦!不抓住便罢,要是抓住呀,问都不问,就砍脑袋。您说在家里有姨太太陪着,没事儿抽两口大烟,比什么不舒坦呀,干吗拿命开玩笑呀?

合着个个都怕死呀!

西太后一看,说了半天,好嘛,合着白说啦!

嘿嘿!

当时太后大怒,开口就骂满朝文武。

怎么骂呀?

混账,混账王八羔子,不是东西!

啊?这是西太后骂的。

不!这是我骂的。

这不是起哄吗?

西太后骂道:“尔等只知养尊处优,堂上一呼,阶下百喏。尔俸尔禄,俱是皇家所赐,上不与君分忧,下不与民解愁,岂不知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至此时乃国家存亡之秋,竟无一人敢挺身而出,带兵至河南剿匪,真乃酒囊饭袋,贪生怕死之辈,尚有何面目立于朝堂之上,岂不羞哉!”

嚯!这回可把你们骂惨啦!

骂得好,骂出个人来啦!

还真有个懂得害臊的,把谁骂出来啦?

兵部尚书,外号“青果头”。

怎么叫“青果头”呀?

因为钻营,脑袋磨成青果形啦!

好嘛!

“青果头”尚书当时奏道:“太后暂息雷霆之怒,臣愿保举一人。”“卿愿保举何人?”“此人大名鼎鼎,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志,上马能统兵作战,下马能著书立说,精通十八般武艺。若将此人召进宫来,封为南征大元帅,命他带领一哨人马,去往河南剿匪,定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这个人是谁呀?

您说还有谁?当然是我×大将军啦!

啊?你别不害臊啦!

西太后说:“此人是否就是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雕龙之勇士?”“正是!”太后闻听,心中大悦,立刻下了一道圣旨,命人速速召我进宫。

旨意怎么写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因河南白狼作乱,朕心中十分焦急,朝中无人能担此重任,幸得兵部尚书‘青果头’保奏,始知卿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志,上马能统兵作战,下马能著书立说……”论文算过八字,论武卖过大力丸……

旨意上还有这词儿啊?

这是我的拿手,所以我加了两句。

好嘛!

“卿乃国家栋梁之才,见旨后立即进宫,共商军国大事,钦此。”这封圣旨当天晚上就送到我家里。

噢!

那天我正吃完了晚饭,看了看兵书,览了览战策,舞了舞剑,跟我儿子下了盘棋,抽空打俩喷嚏,打俩饱嗝,练练气功。

新鲜!打喷嚏,打饱嗝都算练气功。

我躺在炕上歇一会儿。人乏了,一挨枕头,我三睡没睡。

哎!似(四)睡没睡。

噢!我漏了税(睡)啦!

漏税罚你。

我似睡没睡这么个时间,外头啪啪打门,还直喊“圣旨下”。我赶紧接旨吧!设好香案,三跪九叩,三呼万岁。圣旨读罢,叩谢隆恩。

您这套词儿,哪儿学来的呀?

戏台上谁没听见过。第二天天不亮就去兵部挂号,礼部演礼,第三天午门候旨。少刻之间,金钟三响,净鞭三道。万岁和西太后登殿。内侍言道:“有本早奏,无本卷帘退班。”黄门官启奏:“今有×大将军在午门候旨。”

给您通报啦!

西太后立时降旨,命我随旨进殿。

噢!

黄门官喊道:“圣上有旨,命×大将军随旨上殿。”当时我三步一拜,五步一跪,拜上金阶。

瞧你这一副奴才相。

品级台前跪下,口称:“奴才×××见驾,愿我主万岁,圣寿无疆。”

合着还真是奴才!

西太后见我进殿,立即站起身形,(右手举齐眉)手搭凉棚,往下观瞧。

西太后这是什么毛病呀?

这两天害眼。

好嘛!

“嘿!你们看,×××真乃一表人才。”赶紧言道,“下面跪的敢是爱卿?”“不敢,正是奴才。”“今有河南白狼作乱,皇上有意派卿带领一哨人马,去往河南,剿灭白狼,卿可有此胆量?”

有胆子。

当着皇帝、太后,说有胆子,大言不惭,有欺君之罪。

那就说没胆子好啦!

吃着皇家的粮,拿着皇家的饷,说没胆子,有慢君之罪。

还活得了啊?那怎么办呢?

一样半拉,到有到无的。

好嘛!合着两头都占着。

“卿可愿往?”“愿效犬马之劳。仗我主洪福,河南白狼乃乌合之众,天兵一到,自然瓦解冰消。”

还天兵哪!我看你们简直就是贼兵。

太后闻言大悦。问我要多少人马,我说有五千人足矣!

啊?五千人?

太后言道:“想河南白狼,有如遮天盖日,五千人马还不够垫马蹄子的哪!”

嗯!

“启奏我主万岁,兵书有云: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兵乃军中之威,将乃兵中之胆,仗我主洪福,必定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瞧这份儿吹。

太后说:“五千太少,给你五万!”太后给我五万,我高兴啦!

你怎么高兴啦?

呃!我手里有张四万,有张六万,给我五万,坎档儿独一听,满贯,我和啦!

噢!又赌上啦!

太后立时下旨,命我明日教场点兵。

嗯!

当日下午,兵部尚书“青果头”陪我至教场点兵,我登上点将台,千中挑百,百中挑十,十中挑一,挑了五万名全都是……

身强力壮的。

都是带两杆枪的。

不错呀!都是双枪将。

是不错。一支长枪,一支烟枪。

噢!大烟鬼呀!

这就是最好的啦!

这还是最好的哪!

第二天我上殿复旨,太后问我何时动身,我说:“河南正在水深火热之中,救急如救火,立时出兵。”太后大喜,立刻命黄门官赐酒三杯,我当时一饮而尽。“巴巴……嗯!不错!有酒无菜,哎!来块豆腐干儿!”

啊?你又喝上啦!

赐酒已毕,赏我尚方宝剑一口,可以先斩后奏。并赐九头烈火狮子印一颗,能调直鲁豫三省人马。恩赐双眼花翎,赏穿黄马褂,忠勇巴图鲁。

纯粹是走狗!

我谢恩已毕,辞别圣上、太后,带领人马出德胜门。

干吗出德胜门呀?

取其得胜之意。打完仗回来进安定门,取其安定之意。不过出德胜门,也时常叫人家给揍个鼻青脸肿的回来。

好嘛!没用啊!

人马出德胜门,前面二十四杆飞龙旗,二十四杆飞虎旗,二十四杆飞豹旗,二十四杆飞熊旗。五色旌旗,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前排一百名长枪手,一百名短刀手,一百名弓箭手,一百名大刀手,三百步兵,五百马兵,一百六十名亲兵小队子。副、参、游、都、守、千、把、外委,两排并进。一座四方亭,上供尚方宝剑。我马前边有五杆大旗,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中间一杆大纛旗,红缎子做的面儿,蓝缎子镶的边儿,葫芦金顶,倒垂灯笼穗,红飘带,红火焰,当中斗大白月亮光儿,上绣五个大字!

哪五个大字?

“南征大元帅。”

嗬!

大队人马随后,浩浩荡荡,直奔河南,一路之上真可说是……

秋毫无犯。

见什么抢什么。

好嘛!比土匪还凶。

人马行了五天,才到河南界地,前面尘烟起处,探马来报。

噢!

“报!在前面五十里处,发现白狼一股。”“赏你银牌一块,再探再报。”我立刻命令人马,靠山近水,安营扎寨。

嗯!

扎下鹿角,埋下铁蒺藜,放好步哨,命火头军埋锅造饭。弟兄们啃窝窝头,我一个人来桌燕菜席。

冲你这行为就打不了胜仗。

我吱喽一口酒,吧嗒一口菜,足这么一吃。我吃得正高兴哪,就听对面山坡上有人奉承。

怎么奉承你?

“×××小子,你出来吧。”

啊?这是奉承你哪吗?这是骂你哪!

我怎么听不出来呀?

都骂皮啦!

“别坐在里头吃啦!有本事出来比画比画。”

好嘛!

我一听这是白狼叫阵呀!真是气得我三尸神暴跳,五陵豪气腾空!“与我击鼓升帐!”

你还有气哪!

卡龙冬,……三通儿鼓罢!各将聚集中军宝帐,中军官高声点名:×××,×××,×××(都是相声艺人名)

你的将官怎么都是说相声的呀?

您想我要当了元帅,我不提拔你们提拔谁呀!

没人跟你送死去!

点名已毕,立刻传令:“张副将带兵五百为右哨,李参将带兵五百为左哨,王督司带兵五百压阵脚,赵守备带兵一千守大营,其余众将随我出战。”

嘿!还真有一手儿!

当时我顶盔贯甲,罩袍束带,身穿红缎子跨马服,扎花箭袖,扎的是三蓝牡丹花,外套黄马褂。头戴朝帽,上安珊瑚顶,双眼花翎。腰里勒着忠孝带,上边挂着眼镜盒,扳指套,跟头褡裢儿,槟榔荷包,扇子口袋。

我说你打仗带这么些零碎儿干吗呀?

拉我那匹宝马蹾蛋青。

听这名儿。

手提银枪,三声号炮,冲出营门,人马雁翅儿排开。但见对面白狼,少说着也有五六百,为首的身高马大,一身青,手拿门扇大刀,真是雄赳赳,气昂昂。冲他这相儿,我就干不过他。

啊?胆小啦!

贼人催马来到疆场,点名叫×××出阵。

叫你哪!

我一想:我乃堂堂元帅,一军之主,焉有怯阵之理?一催蹾蛋青,来到疆场,贼人一见我这气可大啦!破口就骂。

骂什么呀?

“×××,好小辈!”我说:“您说话干吗这么客气呀?”

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没羞没臊啦!

“自从汉奸吴三桂,为了小妾陈圆圆,不顾黎民百姓,将清兵接进关来,有如引狼入室,大好山河变色,黎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尔亦为大汉黄帝子孙,竟恬不知耻,扶保清朝,与自己手足作对,还有何面目在阵前耀武扬威,真乃衣冠禽兽,势利小人!”

哈,骂得好!

您说我跟他有什么仇呀?连面都没见过,他干吗这么骂我呀?

叫我也得骂你。

“白狼小辈,你别认为你×大将军是无能之人,没个三脚猫,四门斗,敢带兵来吗?少说废话,过来吧,你呀!”贼人也气极啦,催马就过来啦!照我顶门嚓的就是一刀。我一看:“哟!我的妈呀!”

怎么叫了妈啦?

吓的!那刀如闪电一般,要是碰到我脖子上,那脑袋立刻就得搬家,脑袋一搬家,据科学家说,吃什么可就不香啦!

这不是废话嘛!

幸亏我那蹾蛋青救了我啦!

马怎么救了你啦?

我那马跑得慢,蹦得可快,它看刀下来,也吓坏啦!

什么人骑什么马!

往前一蹦,这一刀没砍着。我这匹马连蹿带蹦往白狼队伍里就跑。

啊?吓昏啦!

我想勒马也勒不住啦!我赶紧喊:“救命呀!救命呀!观世音菩萨救命呀!”

观世音菩萨不管你这闲事。

满营众将一看不好。

赶紧救你?

赶紧开跑!

啊?

白狼领兵就追,趁这乱劲儿,我先跑啦!

元帅带着头儿跑。

白狼随后就追。打到天黑,幸亏还好,白狼没有再追啦!我赶紧收拾残兵败将,一点名还好,(伸四指)还剩这么个大数。

还剩四万人。

还剩四十人。

全军覆灭啦!

全投降啦!没关系,有圣旨能调三省人马,再调五万来。

再来也得送礼。

赶紧修下告捷本章,连夜送到北京。

哟!打了败仗你还告捷!

你不懂!那会儿做官就得这么做。你要是告捷呀,甭管打胜仗打败仗必定有赏;要是报败呀,兴许诛灭九族。

这都叫什么军法呀!

西太后一看心中大悦,立刻派来钦差,犒赏三军。

好嘛!

给我送来汉白玉扳指一个,翡翠鼻烟壶一双,八旗正标一幅,并有一副对联。

对联是怎么写的呀?

上联是:“龙韬虎略振家邦,才震四海;”

下联?

“文修武备展宏图,勇冠三军。”

你还勇冠三军哪!八旗正标怎么写的呀?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将军解战袍。”

嗯!

我命人将八旗正标悬挂中堂,天子有恩我有赏。我赏弟兄们一坛美酒,一只羔羊,这叫羊羔美酒犒赏三军。

瞧瞧!

我吃了个酒醉饭饱,叫跟班儿给我铺床睡觉。

是得歇会儿啦!

我脱了个光眼子钻被窝儿。

嘿嘿嘿!两军交锋,十分紧急,你怎么不穿衣服睡觉呀?

累了好几天啦!脱了衣服睡觉解乏。

万一要是偷营劫寨呢?

穿衣服打仗。

那还来得及呀?

来得及,你放心吧!

有我什么事呀!我有什么不放心的呀!

我脑袋一挨枕头,呼呼呼就睡着啦!

这倒好,吃得饱,睡得着呀!

我刚要睡着,也不过就是二更天,只听外边梆梆梆梆,当当当当。

打四更啦!

我一听,不好!兵书有云:“更鼓乱敲,军中必乱。”

对!

果然不出我所料。就听营门外边,喊杀之声如山崩地裂一般,我那跟班儿的跑进来啦:“大……大人!不不不好,快……跑吧!白狼偷营来啦!”

怎么样!

跑?跑也得穿衣裳呀!

谁让你脱光啦!赶紧穿吧!

穿呀?衣裳找不着啦!

衣裳哪去啦!

张副将早就穿跑啦!

那你就穿张副将的吧!

张副将的叫李参将穿跑啦!

那你穿李参将的吧!

李参将的叫我跟班儿的发了外财啦!

嘿!全乱了营啦!

幸亏好!在帐篷角那儿还放着一包,我赶紧穿。

穿吧!

穿上汗褂,裤子,箭袍,跨马服,外褂子,戴上大帽,安上顶子,插上翎子,往外就走。大家冲我一笑,我低头一看:“哟!我忘了一样东西。”撒腿往回就跑。

噢!你还没安补子哪?

我还没穿鞋哪!

光着脚就出去啦!

我回去赶紧穿上鞋,出得营门,命人带马。扳鞍踩镫,上了坐骑,一看:“唷!这马没脑袋。”

马怎么没脑袋呀?

我骑倒啦!

全吓昏啦!

二次上马,白狼人马就到啦!跟我对面的正是那个黑大个儿。冤家见面,分外跟红,我提枪就刺。贼人用手一抓把枪杆抓住啦!

得!

“给我!”“拿去!”

您怎么把兵刃给他啦!

我没他劲大呀!

好嘛!

贼人就用我的枪,照我后心就刺。这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这时候你还顾得转文哪!

这一枪要是扎上,就非得来个透心儿凉不可!

嘿嘿!

我赶紧往马鞍上一趴,这一下可坏啦!

怎么啦?

劲大啦,把我老婆也撞醒啦,枕头也掉地下啦,孩子也蹬哭了,灯也砸啦,我一看挂表,才十一点半。

哎哎哎!你不是在那儿打仗哪吗?

哪儿呀!我在家里做梦哪!

(叶利中 张继楼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