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对春联 -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复制本页链接

**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第三本] 主编 刘英男 副主编 贾德臣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您辛苦。

您辛苦。

您认识我吗?

我眼拙,不敢认。

我是干什么的,能看出来吗?

看不出来,您是干什么的?

我是个学者。

就您这模样还是学者呢?

看不起我?你好好看看,我这满腹的经纶,口似悬河,问十答百,对答如流,目识群羊,走马观碑。

要说别的我不知道,走马观碑我可知道,列国有个苏季子能走马观碑。

苏季子他是骑着马观碑,那算什么能耐?我是坐电车观碑。

坐电车观碑?

电车比马快呀。

在什么地方观过碑?

昨天我坐电车由北京前门过,一抬头我看到了一个碑,电车刷一下过去啦,我把碑文也背下来啦。

碑文上都写的什么?

“打倒帝国主义!”

你走吧,二尺多见方的一个字谁背不下来?

这不也叫观碑吗?

那算什么观碑呀?石碑上刻着核桃大的字好几千个,骑马跑过去把碑文全背下来,这才叫走马观碑呢。

那你找苏季子去吧。

你怎么样?

甭说念碑文,我连数都数不过来。

不行吧?

您别看这个我不行,要讲对个对联我行,可以说对答如流。

对对联有规矩,讲究一三五不论,三四六分清,云对月,雨对风,大陆对长空,楼台对殿阁,古木对苍松,佳人对才子,和尚对圣僧。

这个我懂。

我出个上联?

我给您对个下联。

我这上联俩字“笔筒”。

我下联一双对“剑囊”。

这“笔筒”是文的。

我这“剑囊”是武的。

我出“马牙枣”。

我对“羊角葱”。

我“马牙枣”是八月生的。

我“羊角葱”是二月长的。

我出“上清膏”。

我给你对“下疳散”。

我上清膏治头痛。

我下疳散医腿疼。

我出“热面茶”。

我对“冷米汤”。

我出“十五月半月不半”。

我对“二九年终年未终”。

我这上联有讲。

我的下联有批。

十五月半月不半,是一个月三十天,由初一到十五为半月,这叫十五月半。

月不半呢?

每月的十五,天上的月亮就圆啦,不是半拉的这叫月不半。

我这个二九年终年未终,凡是阳历年都在二九,是阳历年终啦。

年未终呢?

还有一个阴历年还没过呢,这叫年未终。

我再出个上联是“南柳巷,北柳巷,南北柳巷无柳巷”。

我给您对“东安门,西安门,东西安门没安门”。

我这南柳巷北柳巷并没有柳树,有名无实。

我这东安门西安门东西安门没安门,就是东华门那年着火烧啦,到现在还没安上门哪。

“三座塔前三座塔,塔塔塔塔。”

“五台山后有五台,台台台台。”

“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二更鼓双面锣,当当当当。”

“鹭鸶戏水找银鱼,鱼白水白鸟白白白白。”

“印度唐山去挖煤,煤黑洞黑人黑黑黑黑。”

“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

“舅舅架鸠鸠飞舅舅揪鸠。”

“姥姥喝酪酪落(lào)姥姥捞酪。”

“妞妞撵牛牛拧妞妞拧牛。”

“姥姥问姥姥,姥姥问老姥姥。”

“回回拜回回,回回拜回回回。”

“劝同胞出苦海别吸鸦片。”

“我不抽实难受骨头生疼。”

我说上联。

我说下联。

我说南。

我对北。

我说东。

我对西。

我是“北雁南飞双翅东西飞上下”。

我对“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红粉佳人鬓边斜插一枝嫩海棠。”

“白面书生腰间倒挂半段硬山药。”

我能添俩字。

我能加俩字。

“红粉佳人鬓边斜插一枝连叶嫩海棠。”

“白面书生腰间倒挂半段带毛硬山药。”

“红粉佳人鬓边斜插一枝连叶嫩海棠垂落海棠花瓣三片。”

“白面书生腰间倒挂半段带毛硬山药耷拉山药豆子两枚。”

(焦德海 刘德智唱片记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