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第三本] 主编 刘英男 副主编 贾德臣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甲 说相声的没有有学问的。
乙 差不离都是从小儿做艺,过去那时候没有念书的机会。
甲 唉,即便是有有学问的也少,相声界比较学问最大的——还就得说是我啦。
乙 啊?有这么说话的吗?您的口气太大啦!
甲 我说我有学问您不信?
乙 本来就不信嘛。
甲 那我说说您听听:我仰面知天文,俯察知地理。过去有人说“天文地理人所测不透的”。
乙 那时候科学不发达。
甲 啊,现在来说吧,天文地理您要是哪点儿不明白,我可以给您讲解。
乙 那好哇!您说说天文吧。
甲 行。我先别讲深的,恐怕您听不明白,咱先说最基本的吧。
乙 好哇。
甲 先叫您知道知道天上都有些什么。
乙 对,说说吧。
甲 其实不用我说您也能知道。
乙 那我怎么能知道?
甲 有这么一句话您知道不知道?
乙 什么话?
甲 “人同天地”。
乙 什么叫“人同天地”?
甲 就是人跟天地一样。“天乃一大天,人乃一小天。”你看人身上有什么,天上准有什么;天上有什么,人身上准有什么。
乙 (不信地)那我问问您。
甲 您问吧。
乙 天有无数的星斗,人身上有吗?
甲 人有无数的毛孔。
乙 天有四时。
甲 人有四肢。
乙 天有五方:东、西、南、北、中。
甲 人有五脏:心、肝、脾、肺、肾。
乙 天有一道天河。
甲 人有……一条大肠。
乙 天有日月:太阳和月亮。
甲 人有二目:两个眼睛。
乙 天有月底。
甲 月底是什么?
乙 光有太阳没有月亮。
甲 人有……一只眼。
乙 天有火烧云。
甲 人有……烂眼边儿。火烧云不是红的吗,烂眼边儿也是红的。
乙 天有下小雨儿。
甲 人有……迎风流泪。
乙 哎,人有时候烂眼边儿又迎风流泪,天呢?
甲 这个……天有时候火烧云,火烧云过去又下点儿小雨儿……有这么个天吗?
乙 那您问谁呀?
甲 别往下问啦,我问问您吧。天地何为阴?何为阳?
乙 这谁不知道:天为阳,地为阴。
甲 有什么考察?
乙 啊……不知道。你说呢?
甲 天为阴,地为阳。
乙 这有考察吗?
甲 有考察。天为阴:要下雨啦,叫什么天?
乙 阴天。
甲 对呀,“阴”天。你怎么不说“阳”天?
乙 有那么说的吗?
甲 所以说天为阴。
乙 地怎么为阳?
甲 春起了,什么气上升?
乙 阳气上升。
甲 “阳”气上升。你怎不说“阴”气上升?
乙 没有那么说的!
甲 所以说地为阳。天地分阴阳,阴阳生五行嘛。
乙 五行是什么?
甲 就是金、木、水、火、土。天地万物都离不开阴、阳、金、木、水、火、土。
乙 天地万物都离不开这七样?
甲 对了,离开这七样它不成形。
乙 (更不信地)那我问问您。
甲 您问吧。
乙 桌子有阴阳吗?
甲 有哇。桌子面为阳,底为阴。
乙 怎么呢?
甲 太阳出来晒面晒不着底。
乙 金、木、水、火、土呢?
甲 先说金。谁做的桌子?
乙 木匠。
甲 拿什么工具?
乙 锛、凿、斧、锯。
甲 那锯条是什么的?
乙 钢的。
甲 “钢”字怎么写?
乙 “金”字边儿……
甲 这不有金了吗?
乙 “金”字边儿就算哪!木呢?
甲 桌子是木头的。
乙 水呢?
甲 桌子的木头当初是树哇,得浇水。
乙 火呢?
甲 你把桌子劈了烧火。
乙 啊?好好的桌子烧火!
甲 在上古时代人们钻木取火。
乙 土呢?
甲 树在土里生长。
乙 噢!我再问问您,戴的毡帽有阴阳吗?
甲 有哇。帽子面儿为阳,里儿为阴。
乙 怎么呢?
甲 太阳出来晒面儿晒不着里儿。
乙 金呢?
甲 毡帽沿儿很齐,是拿什么剪的?
乙 拿剪子。
甲 那剪子是什么的?
乙 铁的。
甲 “铁”字怎么写?
乙 “金”字边儿……
甲 这不是金吗?
乙 木呢?
甲 得拿木棍擀毡。
乙 水呢?
甲 清水毡最好。
乙 火呢?
甲 戴帽为什么?
乙 为暖火(和)。
甲 暖“火”。
乙 暖“火”也算哪?土呢?
甲 多新的毡帽你一拍它也有土。
乙 我再说一个:鲜货中的苹果有阴阳吗?
甲 有哇。苹果是半面红半面青,红的那面为阳,青的那面为阴。
乙 怎么呢?
甲 红的那面是太阳给晒红了的,青的那面没晒着。
乙 红的是太阳给晒的?
甲 对喽。
乙 金呢?
甲 苹果在哪儿长着?
乙 在苹果树上。
甲 它怎么下来的。
乙 拿小刀拉下来的。
甲 那小刀是什么的?
乙 铁的……“铁”字是“金”字边儿嘛,有金啦。这一动铁器就得有“金”字边儿。木呢?
甲 苹果树不是木头的吗?
乙 水呢?
甲 苹果你一咬它就出水。
乙 火呢?
甲 要是煮苹果吃得用火。
乙 我没听说过煮苹果,有煮梨的。
甲 啊,煮梨得用火呀?
乙 你不是找苹果的“火”吗?
甲 是啊……你口干舌燥吃个苹果为什么?
乙 为败火。
甲 啊,败“火”。
乙 噢!败“火”也算哪!
甲 有火就得了嘛。
乙 土呢?
甲 苹果树底下不是土吗?
乙 是啊!还有红果儿又叫山楂,这有阴阳吗?苹果半面青半面红,红是晒红的,这红果儿全是红的,哪为阴,哪为阳啊?难道说太阳出来围着红果儿转圈儿晒?
甲 是啊……红果儿全是红的,要是掰开看里边什么色啊?
乙 里边是白的。
甲 对了!红果儿外边为阳,里边为阴。
乙 外边没辙又跑里边去啦!金呢?
甲 红果儿在哪儿长着?
乙 红果儿树上。
甲 它怎么下来的?
乙 拿……(留神地)拿竹竿儿梆(bāng)下来的!
甲 “铁”字怎么写?
乙 啊,哪有“铁”字?拿竹竿儿梆(bāng)下来的。
甲 “铁”竹竿儿啊。
乙 有“铁”竹竿儿吗?我不动铁器啦,你找吧。金在哪儿呢?
甲 街上有卖大串儿红果儿的?
乙 有哇。一串儿一串儿的,都拿线穿着。
甲 对了,你说那线很软的,怎么穿过去?
乙 拿……拿竹签儿带过去的。
甲 竹签儿头里得有尖啊?
乙 是啊。
甲 那尖是拿什么削的。
乙 拿……玻璃碴刮的。
甲 街上有卖糖葫芦儿的?
乙 有哇。
甲 糖葫芦儿的红果儿外边儿有糖。
乙 糖葫芦儿嘛!
甲 你说那糖是拿什么锅熬的!
乙 拿……“沙”锅熬的!
甲 那“锅”字怎么写?
乙 金字边……儿。
甲 这不是金吗?
乙 又找着啦!
(马敬伯 王宝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