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和舅爷 -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复制本页链接

**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第五本] 主编 刘英男 副主编 贾德臣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过去,有这么一个知县,他是个捐班儿。什么叫捐班儿啊?就是花钱买官儿做。谁给他活动的哪?太太。太太娘家有钱,旧社会“有钱能买鬼推磨”,花钱一活动,老爷上任啦!带着太太,还有舅爷——带舅爷干吗?当师爷啊!太太给买的官儿,你不照顾娘家人行吗!

可是上任没有俩月,老爷跟舅爷就闹僵啦。什么事呢?这老爷是带着耙子来的,一到任就憋着搂。师爷呢,带着笊篱来的,总想捞点儿什么。俩人因为分赃不均,钩心斗角,可表面上还得嘻嘻哈哈:

“老爷,张财东为了收回田产的事送来了五百两银子,你看这……”

“你先带着吧!”

“那也好!”这舅爷实受啦!

老爷这个堵心哪:我要不带他来多好,这不是给我安上眼了吗?老那么盯着我,可真受不了!又不能抓破脸,师爷嘛,老爷有什么事也瞒不了他啊,所以这五百两银子他入了腰包,老爷是干看着没法子。从此,老爷拿舅爷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太太在当间可为难啦,一边是自己的丈夫,一边是弟弟,还得给他们和稀泥。

这天正是中秋节,八月十五月光明,太太出主意让老爷、舅爷一同饮酒赏月,就在花厅里摆上月饼、水果、凉菜、美酒,老爷坐在中间,太太在下首,师爷在上首。太太满脸赔笑地递上了酒:“今天咱们过个团圆节,前头勾了,后头抹了,往后咱们重打锣鼓另开张,怎么样?”师爷冷笑了一声没言语,老爷憋不住劲了,心说:五百两银子你拿去了还不行,干吗冷笑啊?今天不是团圆节吗?咱们就撩揭盖儿,反正是个疖子就得出脓。

太太说:“快干一杯,别愣着啊!”

“别忙。”老爷说,“今天八月中秋,咱们赏月饮酒,有道是:有酒无令不成欢。我起个令,说上来了就有说有笑,想说什么说什么;说不上来的就一边坐着,不许说话。”

“这叫什么规矩啊!”太太哪儿知道县官这是鸡蛋里挑骨头,找茬儿跟舅爷抓破脸。

“没关系,姐夫,你就说吧!”舅爷心里明白,这五百两银子不好收啊,可还不能软了。

“那好,咱们说个一字三点水,有水、没水念成同韵同声,去了水添什么念什么还得合辙押韵,临完找两句成语,还得落到这个字上。”

“那么谁先说呢?”

“姐夫先说。”舅爷明白,这是借题发挥,先听听你是什么想法。

“行,我先说。”老爷琢磨了一下,“我说个‘湘’。”“哪个湘啊?”“湘江的湘。三点水加一个互相的相。说有水念个湘,没水也念相,去了湘边水,添雨念成霜。”

舅爷一听:这倒听不出弦外之音。“那么成语是什么,又怎么落到‘霜’上呢?”

“你听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舅爷一听:这话扎耳朵。

“师爷,该你说啦!”

“不,还有太太呢。”

“还是你先说吧。”太太心说:看看他想的什么,好给他们哥俩拉和儿啊!

“我说我就说,我说一个‘淇’字。”

“哪个淇字?”

“三点水旁边加一个其他的其。”

“那您说吧!”

“好,说有水念个淇,没水仍念其,去掉淇边水,添欠念成欺。”

“成语也得落在‘欺’上。”

“对!为人不得地 [1] ,净受他人欺。”

[1]:得地,或不得地,都是江湖艺人用语,地指卖艺场地。

老爷一听:他还算留情,没说:君子不得地,反被小人欺。“太太,该你说了!”老爷要听听太太是什么心思。那位说:太太说不上来吧?不!还是太太有办法,她琢磨了一会儿,想出来这词儿还真有意思。

“我说个‘清’字。”

“哪个清?”

“三点水加一个青年的那个青。说有水念个清,没水还念青,去掉清边水,添心便念情。”

“对,添个竖心儿就念情,成语呢?”

“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鱼情看水情。”

舅爷一听:好,人情讲下来啦,看老爷是有情还是无情吧!这下儿老爷可动脑子啦,看起来舅爷走不了,太太这话说得硬。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鱼情看水情,得罪了舅爷也就得罪了太太,得罪了太太那就得罪了岳父一家子,我这个官也做不成。干脆,先留下他……可心里又别扭,一着急,又说了四句:

为官要清正,无情却有情。

交回五百两,重新定章程。

还惦记着钱呢!

(颂华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