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承话 -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复制本页链接

**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第五本] 主编 刘英男 副主编 贾德臣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人们都爱听好听的,奉承话。

不见得吧?

不见得?比方说吧,咱俩老没见,今天在街上碰见啦,我和您说几句……

好吧!(二人走碰头)

老×!总没见?

我出趟门儿。

发福啦!

(用手摸脸)我没变化……

胖多啦!

我没觉出来。

您气色也好啊,满面红光。今年三十几?

三十几?我都快五十啦!

嗬!照您这身体,再活五十岁没问题。

瞧你说的。(笑模样)

怎么样,高兴了吧?我要是不这么说,你听着就别扭。

是吗?咱们再来一次。(二人走碰头)

老×,总没见?

我出趟门儿。

你怎么这么瘦哇?

(用手摸脸)我没变化……

瘦多啦!

我没觉出来。

你气色也不好哇,脑袋都绿啦!

我是香瓜儿呀!

五十几啦?

哪儿啊,我才三十八。

三十八岁长这么老?就你这身子骨儿,好好活着,也就再活俩礼拜!

我呀?我招你啦!

怎么样,你不爱听吧?

这谁爱听啊!

奉承话和老实话可不同。比如你不学好……

你才不学好呢!

这是打个比方,你不学好,我劝劝你,说你几句是为你好,这就叫“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对。

这个奉承话跟客气话也不同。

怎么?

客气话是待人接物讲礼貌的语言。

那奉承话呢?

奉承话是属于谄媚,溜须拍马。

是啊!

这种人自古就有,至今不见衰亡。

为什么呢?

因为有人吃这个呀!

你说古时候有,什么朝代?

周朝,东周列国时出了一位圣人,姓孔名丘字仲尼。是位古代教育家,他的学生有三千徒众。七十二贤人,就是七十二名最优秀的学生。圣人也最喜欢这七十二个人啦,有一天,圣人和他们闲谈,说:“你们毕业之后,想做什么工作?”

这是圣人说的吗?

这是我说的。当时圣人问的那意思是:你们不能跟我一辈子啊,将来离开我了,你们干什么去?

是啊。

有的说:“我要继承老师的事业。”

搞教育。

还有的说:“我要弃文习武捍卫国土。”

当军人。

还有的说:“我要搞耕、种、锄、刨,秋收冬藏。”

当农民。

还有的说:“我要搞半导体……”

你先等等,那年头有半导体吗?

有哇。就是两人互相较量,看谁把谁“绊倒”了身“体”……

这么个“绊倒体”呀!

圣人问到最后一个贤人啦:“你干什么去?”这人站起来一乐,说:“我什么也不干,就凭我这张嘴,走到哪儿都能吃香的,喝辣的。”

嚄!

圣人一听也纳闷儿:“你这张嘴有什么神通?”这人说:“我的嘴会说奉承话,普天下谁人不爱听奉承话?”圣人有点儿担心,问:“你到一处,万一遇着不喜欢奉承的人,你岂不活活饿死?”

是啊!

那人摇摇头:“不可能,世上谁不爱听奉承话呀!”圣人问:“万一你遇见这位,人家就是不吃你这套,你怎么办?”那人一想:“是啊,如果徒儿遇见您这样的伟人,徒儿就没饭啦,因为您的才高智广,六韬三略无所不知,三教九流无所不晓,徒儿所知道的还不都在您心里装着哪吗?”圣人点点头:“那倒是。”

他也吃这个!

(马敬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