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京戏 -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复制本页链接

**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第五本] 主编 刘英男 副主编 贾德臣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要说听京戏可太普遍啦!

是啊!差不多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嘛!

因为它唱的念的大家都听得懂。

词句也比较通俗。

但是也有前后矛盾的地方。

京戏的词还有前后矛盾的地方?这我倒没注意。哪出戏呀?

《四郎探母》。

《四郎探母》哪儿矛盾呀?

您听四郎一上来,先念个〔引子〕。

怎么念呀?

这么念的(念定场诗):“金井锁梧桐,长叹空随一阵风。”

对呀!

凡是台词,唱也好,念也好,总得说明问题呀!

当然啦,这是内容嘛!

四郎这个引子,说明什么问题呀?如果说的是天气,照他这两句词来推断呀,是秋天。

对!金井锁梧桐嘛!

您单听四郎这个引子可没矛盾。

对呀!

如果您再听铁镜公主唱那四句〔摇板〕,那就砸啦!

怎么?

您听铁镜公主上来唱那〔摇板〕:(唱)“芍药开牡丹放花红一片,艳阳天春光好百鸟声喧。”铁镜公主过的是春天。

对呀!

还对哪!同一天,四郎过秋天,公主过春天?

呦!

您说这是不是矛盾?

一点儿不假。

还有一出戏那矛盾更大啦!

哪出呀?

《珠帘寨》。

噢!沙陀搬兵。这出戏的矛盾在哪儿哪?

〔流水〕呀!您听李克用唱:(唱)“哗啦啦,打罢了头通鼓,圣贤提刀跨雕鞍。哗啦啦,打罢了二通鼓,人有精神马又欢。哗啦啦,打罢了三通鼓,蔡阳人头落在马前。”

这没矛盾呀!

没矛盾?哗啦啦,这仨字是什么意思呀?

这您都不明白,这是敲鼓的声音呀!

你们家的鼓是这声音吗?

这……不是!

不论什么鼓,都是咚咚咚呀!哪有哗啦啦的呀?从楼上往下倒水才哗啦啦的哪!

啊?

我老纳这个闷儿,我得找个内行问问。我问到谭富英啦:“《珠帘寨》敲鼓为什么要唱哗啦啦呀?”“您不知道,因为这六句词呀,是一句比一句高,哗啦啦是平声字,唱起来好听,嗓子放得开。咚咚咚是仄声字,唱起来闷音,难听。”“我不信,我非唱成咚咚咚。”“好,您试试看。”结果我这么一唱呀,是难听。

您唱我听听。

(唱)“咚咚咚,打罢了头通鼓,圣贤提刀跨雕鞍,咚呀咚格咚,打罢了二通鼓,人有精神马又欢,咚(dōng)咚咚……”

怎么啦?

掉沟里一个。

啊!

(叶利中述 张继楼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