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跑堂 -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复制本页链接

**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第四本] 主编 刘英男 副主编 贾德臣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无论干哪行哪业都不简单。

那是。

有道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对。

不过干什么,你得拜名师,访高友,下真功夫。

哎!这才能干好!

你就拿我兄弟来说吧!

您兄弟怎么啦?

在家闲着没事做,我一想,老这样不行啊?

得给他找个事由。

是啊!我就给他介绍到一家饭馆去。

干什么?

做跑堂。

这跑堂外行也干不了!

那是,别看跑堂的就端端汤,拿拿菜,可这里学问大了。

可不是吗!

我兄弟没干过呀?头一天就闹笑话了!

您给说说。

客人点了一个干炸丸子,你得给人上菜啊?

跑堂的就是干这个的!

要上这干炸丸子得有姿势,不能胡来。

什么姿势?

哎,右手端起这个干炸丸子来,手腕子往里,盘子边靠在胸前可不能挨上。

为什么?

挨上蹭油啊!

对。

左手在前边护着,这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劳驾,少回身,留神蹭油,靠边。往里您哪,您吃这干炸丸子。”

干净利落。

而且这丸子一个不缺,一个不少。

不错。

你再看我兄弟就不行了!

你兄弟怎么上的啊?

不会呀?这干炸丸子从后灶上端出来了,“劳驾,少回身,留神蹭油,靠边往里您哪,唉,唉,唉”,这么一甩,你再看这丸子——

怎么啦?

剩仨了!

就仨了?

全甩出去了!

这外行干什么也不行!

过了一会儿,这桌又要一碗三鲜汤。

那也得给人端哪?

要是给您一碗汤,您怎么端?

这有什么?两只手一端,把这俩大拇指掐好了,“劳驾,少回身,留神蹭油,靠边往里您哪?”这不就端来了吗?

还这不就端来了吗?我看你这不是端汤哪?

那我这是?

你这是洗手呢!

洗手?

您这俩大拇指在汤里哪?您说这汤还能喝吗?

那应该怎么端?

把这碗汤端起来,这五个手指头都得有用。

有什么用啊?

这大拇指在碗边上,可不能沾这个汤。

啊!

第四、第五个手指头要抠住这个碗底儿。

那俩手指呢?

第二、第三个手指头在这儿掌握它的平衡。

嘿,全有用哪!

端起来这碗汤来,不能晃,不能洒,用左手在前边这护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就来了:“劳驾,少回身,留神蹭油,靠边往里您哪!您的汤来啦!”

真挺利索!

我兄弟外行啊!和你一样,也不会端。

他也把手放汤里啦?

他倒没把手放汤里,可是端起这碗汤来,脑袋就晕了,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了,“劳驾,少回身……留神蹭边、靠油……”

蹭边,靠油啊?

不是……靠边蹭油,小孩儿,小孩儿,你跑什么?哎哟,啪嚓!

怎么了?

这碗汤全扣地上了,连碗都打了!

看来要想当个跑堂的也不简单!

我兄弟也知道啦!不会上菜、端汤,那就开始练!

怎么练?

每天回到家里,找一个大茶壶沏好了茶,给我爸、我妈送茶。

就拿那小茶碗练啊?

小茶碗儿怎么练啊?都是盛汤的大海碗。

跟盆似的那个?

差不多少,哗……这就倒好了,然后挨个送茶,“劳驾,少回身,留神蹭油,靠边往里您哪,妈,您喝汤!”

什么?

“这大晚上的,我喝什么汤啊?”

说的是呀?

“噢,妈,我说错了,您喝茶!”

这还差不多。

哎,我喝茶……哎?这茶怎么这么大的碗呀?

是啊?

妈,这您还不知道吗?您没听人说这大碗茶,大碗茶吗?

好吗,大碗茶都卖到家里来啦?

爸爸您还没喝哪!我给您也端一碗,“劳驾,少回身,留神蹭油,靠边往里您哪,爸爸您喝茶!”哟,哥哥,您还没喝哪!我再给您也端一碗,“劳驾,少回身,留神蹭油,靠边往里您哪,哥哥,您喝茶。”

还每人一碗!

哎,妈呀!您快喝呀?待会儿凉了就不能喝了,喝凉茶闹肚子,哎,这还剩半碗哪!您快喝呀!哎……这不就行了吗?

这往下灌呀?

“劳驾,少回身,留神蹭油,靠边往里您哪!妈,您喝茶。”

快喝吧!

喝,我喝什么呀,我喝?

怎么啦?

这么会儿,我都喝六碗了。

咳!别说你兄弟还挺用心。

端汤是会了,可算账还不行。

怎么哪?

饭馆里的账是口念账,他这么算。

怎么算?

三十二,四十六这是七十八,七十八加一百零四这是一百八十二,一百八十二加三十四这是二百一十六。

嚯!真快呀!

这我兄弟不行。

你兄弟怎么算?

人家吃完了,“哎,伙计,算账啊!”“哎,好您哪!您,您今天可吃的不少啊!这是三十二,三十二这个,哎!掌柜的,熘三样多少钱哪!”

好嘛,还不知道价呢?

四十六,四十六,这个……怎么这菜都带零啊?

带零也不行啊?

三十二,四十六,三十二,四十六,三十二,三的三呀!(数手指)

噢,数手指头啊?

干脆咱先算整吧,整是三十,对三十,这是四十,三四一十二。

乘法啊?

不对,这个,三十,四十……唉,要不您等会儿。

您干吗?

我脱袜子拿脚给您算?

有那么算的吗?

您也真是,没事吃这么多菜干什么呀?

还怨人家?

干脆您到门口柜台上算去吧!

他算不上来啦!

没关系,回去练去。

这又怎么练?

早上起来,我说相声啊!每天练绕口令,我兄弟那边练算账。

是啊?

我这边是打南边来个喇嘛,手里提拉五斤鳎目,起北边来个哑巴,腰里别个喇叭……我兄弟那边是,三十二,四十六,这是七十八您哪……

有点儿意思啊!

有时候练着练着我兄弟串了。

怎么串啦?

三十二,四十六,从南边来了三十二个喇嘛,起北边来了四十六个哑巴……

要打架呀?

您别瞧这么串,可进步挺大,没练多少日,我兄弟算账也行了!

还真不容易。

可干跑堂你会算账还不行。

还得会什么?

还得会照顾客人。

那是!

照顾客人,你得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让客人满意,下回还来,你要是不会,客人不但不在你这吃了,而且以后都不来了。

这话对!

因为我兄弟不会照顾客人,结果又闹笑话了。

怎么回事?

那天有位老先生上他那吃饭去了,嗬!这位老先生大概有七十多啦!

岁数不小了。

老先生腿脚也不太利索了,牙口也不行了。

年纪大了吗?

满口就剩一颗牙啦!

是啊!

老先生在家里吃呀,老是不对牙口,今天想到饭馆吃点儿顺口的!

换换口味。

刚进门,正赶上我兄弟照顾客人。

赶紧让进来吧!

老先生,你刚来呀?您楼上请吧!

请老先生上楼!

上楼?你不抬我是上不去呀,我都七十多啦!这走道还不利索哪!要再上楼哇,我就“娄”了。

好嘛!

干脆就在楼下吃吧。

就这吧。

“老先生,您吃点什么呀?”“你们这都有什么菜呀?”“我们这的菜可多了,有红丸子,白丸子,南煎丸子,四喜丸子,坛肉,扣肉,米粉肉,红烧肉,红烧排骨……”

真不少。

我最愿意吃红烧的东西。好了,你就给我点个红烧肉吧!

这软和。

“好了,一碗红烧肉。”不一会的工夫,红烧肉上来了,老先生也是真馋了,用筷子夹起来一块儿放到嘴里“咔嚓”就是一口,“哎哟……”乙 怎么啦?

老先生最后一颗牙也掉了,“我说伙计,你这是红烧肉吗?”

那不是红烧肉吗?

哪呀,我兄弟一着急,给端了碗红烧排骨。

咳!

(魏龙豪 吴兆南录音稿 新纪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