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小段汇集》薛永年,陈新 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13
说一档子真事。说相声的有个刘德智,有一天,从天桥下地回家,走到半道儿,从对面走过来一个人。这个人哪,身上穿得挺破,背着一个筐,筐里头不到一筐煤,有个一百多斤。刘德智走到跟前一看:哎,这不是我那筐煤吗?
他怎么认出来的哪?筐上有记号。到了北京啊,住大杂院,院里头每家都有个煤筐,送煤的时候,怕掺和了,自己在筐上都做个记号,拴个布条啊,系个线绳啊,所以,刘德智一眼就看出来了。
“啊,这是个贼。”刘德智心里想:我要是一喊,这个贼一定跑啊,他跑了,这筐煤我还得背家去。刘德智沉得住气,过去一拍贼的肩膀:“唉,你这煤卖不卖呀?”
贼吓了一跳,一听有人买煤,放心了。
“卖呀。”
“这筐煤多少钱哪?”
“您要买,给一百法币吧。”那时候,市场上的价,-百斤煤二百七十法币。贼想这个:甭管贵贱,卖给你,我白落俩钱花得了。
刘德智说:“倒是便宜,便宜是便宜呀,你得给我送家去。到了家,我再给你钱。”
贼说:“行,怎么走啊?”
刘德智往前一指:“前边儿不远了,一会儿就到。”这个贼背着筐,刘德智在旁边儿跟着,一边儿走一边儿还说话:“你这煤倒是便宜,就是湿点儿。”
来到胡同口儿,贼沉不住气了:“先生,还有多远哪?”
“这就到了,进了口儿,第三个门儿就是。”
“啊!”贼扔下筐就要跑,刘德智一把把他抓住了:“别跑!要是抓你,我早就抓你了,你在哪儿偷的煤?”
“就在西墙根儿。”
“照原样儿,还给我放那儿。”
(张寿臣述张立林、陈笑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