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小段汇集》薛永年、陈新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甲 你认识字儿吗?
乙 我这么大个子不认识字儿成傻子了。
甲 那我考你个象形字儿可以吧?
乙 象形字儿?行啊,考吧。
甲 门窗的門字儿知道吗?
乙 知道哇!不就这么(比划)写的吗?
甲 对。那我考考你:半拉门儿念什么?
乙 这考字儿还考一半儿呀?
甲 学问就在这里嘛!
乙 这半拉门儿我还真不认识。
甲 考住了吧?
乙 那你说半拉门儿念什么?
甲 你问我?
乙 当然了。你既然考我,就肯定得认识。
甲 不认识能考你吗?
乙 那你说吧,半拉门儿念什么?
甲 那得看你问哪半拉。
乙 这还有区别?
甲 那可不。左半拉没勾儿,右半拉有勾儿,有勾儿的和没勾儿的当然不一样了。
乙 好。那我问左半拉没勾儿的。
甲 左半拉念“瓦”(袜)。
乙 怎么念“瓦”呢?
甲 象形字嘛!瓦匠师傅用的那瓦刀,你看这(門左半边)上边儿是刀头,下边儿是刀把儿。
乙 嘿,别说,还挺像。
甲 我是象形字专家。
乙 吹上了。我再问问你,右边儿那带勾儿的(門右半边)念什么?
甲 那念“提斗”。
乙 “提斗”?怎么讲?
甲 就打油、打醋那提斗。
乙 也不像啊。
甲 你把它倒过来,头朝下看哪。
乙 嘿!还带翻个儿的。
甲 (做打油动作)一提斗半斤,两提斗一斤,你喝多少醋?
乙 不喝。我受得了吗?
甲 像提斗了吧?
乙 哎,那还有个勾儿呢?
甲 打完了挂起来呀。
乙 还都有用。真不愧自称是象形字专家。
甲 你讽刺我。
乙 你呀,不怎么样。
甲 我再考你一个。
乙 又是半拉门儿?
甲 这回是个整门儿。门字儿里加个“一”字儿念什么?
乙 念“闩”,门闩的闩。
甲 再加一竖念什么?
乙 加一竖?——不认识。
甲 我告诉你,那是“顶门杠”。
乙 顶门杠也上来了!
甲 象形字嘛。
乙 你可真有学问。
甲 门字里加一个人念什么?
乙 闪。
甲 加俩人儿呢?
乙 加俩人儿?——怎么尽是这别扭字儿呀?不认识。
甲 念“躲”。
乙 “躲”?
甲 门里边儿俩人儿了,那个一闪,那个一躲,都过去了。
乙 噢,那门里边儿仨人儿呢?
甲 念“挤”。这个一闪,那个一躲,当间儿的一挤,过去了。
乙 门里边儿四个人儿。
甲 念“碰”。这个一闪,那个一躲,这个一碰,那个一碰,全过去了。
乙 门里边儿五个人儿。
甲 念“躺”。
乙 怎么讲?
甲 人太多了,闪也闪不开啦,躲也躲不了啦,这边儿一挤,那边儿一碰,砰啦!门就倒了,倒乃躺也。
乙 还转哪!那门里加六个人呢?
甲 你加六六三十六个人也没关系。
乙 怎么呢?
甲 你想啊,门都倒了,就走豁子吧。
乙 没听说过。
(纪元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