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小段汇集》薛永年、陈新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说笑话离不开唐宋元明清。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个进士叫纪昀,字晓岚,官拜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他当过《四库全书》的“总纂”,就是主编。
《四库全书》汇集了我国三千年的典籍,分经、史、子、集四部分,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共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抄成三万六千三百册,有九百九十七万多字,一律用毛笔蝇头小楷抄写。什么叫蝇头小楷?就是把毛笔字儿写得跟苍蝇脑袋那么大。这套书抄了多少日子?不多,十年。您说这得花多大的工夫!
纪晓岚这个人有才学,好诙谐,博古通今,能言善辩。他呀,最怕天儿热。怎么?因为他长得特别胖!一般瘦人怕冷,胖人都怕热。
有一天,各位学士都在“修书馆”抄书哪。时值三伏,又闷又热,人人汗流浃背。汗还不能滴在纸上。纸上掉一个汗珠儿那叫“黵卷”,脏啦!别人还好办,弄块手巾擦着点儿就行啦。纪晓岚可不行,他太胖啊!汗出得连擦都来不及,干脆把衣服一脱,小辫儿一盘,来个光板儿脊梁。哎,这回他可凉快啦,可凉快大发啦!怎么?他正低着头抄书哪,乾隆来啦。现穿衣服来不及啦,这下儿他可抓瞎啦。光着脊梁见皇上,赤膊接驾有失仪之罪,按律当斩!这可不是玩儿的。纪晓岚急中生智,嗞溜!钻案子底下去啦。
乾隆来,怎么不事先传旨接驾哪?乾隆这个人哪,好文。还爱作个诗,一辈子作了四万多首诗,一首也没流传下来。您就知道这诗作得怎么样啦。还特别爱写字,走到哪儿写到哪儿。您逛故宫、
北海留神看,挂的匾差不多都是乾隆写的。皇上写的字,谁敢不说好哇?大伙儿这么一夸他,哎,他写上没完啦!
这天散朝之后,没传旨摆驾修书馆,怕一传旨耽误抄书。恩,溜达着就进来啦。进门儿一看,纪晓岚钻案子底下去啦。乾隆一想:噢,你这儿跟我“藏蒙哥儿”哪!随即一摆手,让各位学士不必离座接驾,继续伏案抄书。乾隆哪,来到纪晓岚的书案前头,一屁股就坐那儿啦。
纪晓岗在外头坐着还热哪,往案子底下一跃,腰哈着,脖子窝着,连气儿都喘不上来呀。乾隆再往案子前边一坐,得,连风全挡住啦。嗬,这份儿罪孽!
纪晓岚心想:谁这么缺德呀?挡得连点风儿都不透哇!噢,这是成心挡着我怕皇上瞧见。怎么半天也听不见动静啊?皇上走没走哇?走了倒告诉我一声啊!照这么再问一会儿,我没在午门外头斩首示众啊,非在案子底下憋死活人不可!
纪晓岗实在憋不住啦,小声儿问了一句:“哎,老头子走了吗?”众人都没敢说话,乾隆搭碴儿啦:“朕躬在此。”纪晓岚一听:得,还是没躲过去!赶紧由案子底下钻出来跪在近前,口称:“万岁!臣接驾来迟,罪该万死。”乾隆一看纪晓岚这模样儿,愣气乐啦。怎么?他光着脊梁,满头大汗,脸憋得跟紫茄子似的。要是换了别人哪,二话甭说,推出去就砍啦!对纪晓岚不能这样,乾隆他爱才呀,《四库全书》还指着他编哪。
旁边的人一看,全吓俊啦。这心都呼的一下提到嗓子眼儿啦!
乾隆说:“纪昀!”
“臣在。”
“你叫我‘老头子’是何道理?讲出则生,讲不出则死!”
别人都替纪晓岚捏着一把汗哪,“老头子”怎么讲啊?纪晓岚说:“启奏万岁。‘老’乃长寿之意,万年长寿为老也;‘头’为万物之首,天下万物之首领称为头矣。‘子’是圣贤之称,孔子、孟子均称子焉!连在一起——老头子!”
嗯,他愣给讲上来啦!
乾隆一听都是好词儿,气儿也消啦。人称纪昀能言善辩,果不虚传。“好,恕你无罪。”
嘿!没事啦。
(刘宝瑞述 殷文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