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话 - 苏文茂 朱相臣合作整理

复制本页链接

来源信息
《苏文茂相声选》苏文茂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3

与朱相臣合作整理。

说相声哪,必须得说普通话。

那是为什么呢?

因为普通话能使全国的观众都听得懂。

哎,对。

看来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很重要。

那是。

如果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对我们的工作、学习、贸易各方面,都有好处。

便于互相交流嘛。

可是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我个人认为,地方语言也可以同时存在。

那是为什么呢?

因为地方语言有地方语言的特点。看有的地方人讲话呀,纯朴雄壮;有的地方人讲出话来优美动听。

一个地方一个特点。

我是专门研究语言的。最近我把它总结了一下,我认为咱们中国呀,有这么一个地方的人讲话最好听。

噢,什么地方啊?

浙江宁波。

噢,宁波话,有什么特点呢?

宁波人讲出话来,富有音乐感,节奏特别鲜明。

是吗?

而且宁波人讲话离不开音符。

离不开音符?

就是我们学的那简谱:1234567(兜来迷发搜拉希),宁波人讲话就离不开这兜来迷发搜拉希。

是呀?您给举个例子。

宁波人管妹妹叫“迷迷”。

管妹妹叫“迷迷”?

嗯,是不是音符?

是音符。

管嫂嫂叫“搜搜”。

管嫂子叫“搜搜”呀!也是音符。

我再给你举个例子:我们门口住着一户宁波人,父子爷俩;父亲喜欢轧缝纫。有一天礼拜天,我到他那儿去了。他有一个小孩儿,十二三岁,他想让孩子给拿点儿东西。

拿什么东西呢?

拿线。

什么线?

棉纱线,咱北方叫棉花线。叫他拿线,他贪玩儿不给拿。

是呀?

他父亲说,你要不拿线,去,淘米去!

让他淘米做饭。

让他淘米,他也不去。他父亲很不满意呀,说你这孩子太懒惰啦。这个故事就是这样的。可是这两个人用宁波话一说,就离不开音符啦。

是呀?您给学一学。

学学啊。他父亲正在轧缝纫,叫那孩子:“来发!”

哎,来发?

叫这小孩,小孩的名字叫“来发”。

小孩名字叫“来发”?

对。

噢,兜来迷发……噢,这孩子叫二四。

这人有叫二四的吗?

噢,就是叫“来发”。

“‘来发’!”——叫他。这孩子说话啦。

说什么呢?

“搜希?”

噢,孩子稍息。

稍息干嘛?“搜希?”,就是什么事呀?

噢,什么事。

“兜来!”

“兜来”是不是拿来?

对对对,就是拿来的意思。哎,你怎么懂宁波话呀?

您这三句宁波话一过去呀,我联想起来了,前几年我到宁波去过,当地人说话,一般的我能听得懂,但是我讲不好。

哎哟,那太好啦。这么办:我用宁波话来讲这个小故事,你给大家解释解释怎么样?

咱们试试看。

“来发!”

这是叫那孩子哪。

“搜希?”

什么事呀?

“兜来!”

拿来!

“搜兜来?”

什么拿来?

“希兜来。”

线拿来。

“搜希兜来?”

什么线拿来?

“咪搜希兜来。”

棉纱线拿来。

“搜咪搜希兜来?”

什么棉纱线拿来?

“来咪搜希兜来。”

蓝棉纱线拿来。

“发兜,发兜。”

不拿,不拿。

“发兜希兜咪!”

不拿去淘米!

“发兜咪,发兜咪。”

不淘米,不淘米。

“来发,来兜来兜!”

来发,懒惰懒……我成了翻译啦。

行啊,你是句句全能听得懂。我这是慢慢儿说,我要是快说,把它联起来,你就听不懂啦。

是呀?

那就跟奏乐一样。

噢,那您快说一回。

来发!搜希?兜来。搜兜来?希兜来。搜希兜来?咪搜希,兜来。搜咪搜希兜来?来咪搜希兜来。发兜,发兜。发兜希兜咪!发兜咪,发兜咪。来发,来兜来兜!来兜来兜!——你听是奏乐不是?

(刘国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