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王爷 - 刘宝瑞述 殷文硕整理

复制本页链接

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小段汇集》薛永年,陈新 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19

在旧社会呀,人们都迷信,家家户户起码都供灶王爷。

那时候,封建统治阶级为了麻醉人民,净宣扬这些个。愣说:天底下的人哪,都归玉皇大帝管着。灶王爷哪,是玉皇大帝从天上派下来的,到谁家就是谁家的“一家之主”!这不是胡说吗?灶王爷算一家之主,可哪家儿的户口本儿上也没他!

要真给他往上写,还麻烦。怎么?他没准姓啊!

那位同志说了,我知道:灶王爷姓“张”,常言说“灶王爷本姓张,一碗清茶三炷香”嘛。

哎,您说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张奎把守渑池县,姜太公斩将封神封他为炉王爷,灶王奶奶叫高兰英。这是按《封神演义》的说法,灶王爷叫张奎,姓张。

可《礼记》上说,灶王爷不姓张,也不叫张奎,灶王爷叫祝融。再瞅《五经异义》——灶王爷姓苏,叫吉利。

哎!出来仨灶王爷啦。究竟哪个是真的,这让高兰英也为难哪,仨灶王爷一个灶王奶奶,您说她到底嫁谁呀?!

其实要按南方的习惯哪,她谁也没嫁。怎么呢?在黄河南边儿是“独龛”。没有灶王奶奶,就灶王爷一个人儿。合着是光棍儿灶王爷!

到了黄河北岸变双座儿啦,有灶王奶奶啦。从哪儿分界呢?以济南洛口桥为界。我细这么一琢磨,敢情灶王爷是过了黄河才结的婚!

到了黄河北边儿,灶王龛儿上人多啦。不但有灶王奶奶,两边儿还有俩小童儿,一人儿捧着一个小罐儿,罐儿上写着字儿,一个写“善”,一个写“恶”,这叫善恶罐儿。前边儿还有些零碎儿,这边儿画条狗,那边儿画只鸡。这是什么意思呢?“犬守夜,鸡司晨”嘛。就是说,灶王爷有休息的时候,一早一晚让鸡跟狗替他值会儿班儿!

嘿!

这家儿,每天干了些什么,灶王爷全部记下来。办好事儿,写一条儿,放善罐儿里头;办了坏事儿,写一条儿,放恶罐儿里头,要是坏事儿干得太多了,恶罐儿就装满啦。您听有这么句话“恶贯满盈”,哎,八成儿就是从这儿留下的!

这灶王爷专门记录人间善、恶,到时候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什么时候上天汇报呢?旧历腊月二十三,老百姓管这天叫小年。小年,小年,就是“小”结这一“年”!

这天家家都祭灶,欢送灶王爷。还贴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那意思是:让灶王爷上天多多美言,拣好事儿汇报,下地就能保平安。如果上天净说坏话,那下地就……非摔死不可!

还得上供,买些糖瓜儿,草节儿,料豆儿,往那儿一摆。这是干吗呀?有用。灶王爷上天怎么去呀?又不趁汽车,得骑马。草节儿、料豆儿,是喂马的。您想天地之间那么远,马不吃饱了行吗?不然回头马一卧槽,灶王爷就趴半道上啦!

干吗买糖瓜儿呢?糖瓜儿甜哪,让灶王爷嘴一甜,就净说好话了。常言说:吃了人家的嘴短嘛!

还有的人哪,不放心,死乞白赖往灶王爷嘴上抹糖稀。他那意思是:我把你嘴糊上啦,到天上你就说不了我的坏话啦。其实这人也糊涂,糖把嘴糊住了,坏话是说不了啦,可好话也说不成啦!

哎,这不是瞎掰嘛!

(刘宝瑞述 殷文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