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小段汇集》薛永年、陈新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甲 作为一个相声演员,要无不知,百行通。
乙 对啦!
甲 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
乙 什么特点?
甲 要有状元才、英雄胆、城墙厚的一张脸。
乙 怎么讲?
甲 状元才,要有点儿文化。
乙 文化也不太高。
甲 英雄胆,要胆子大,不管什么样的场合,不管台下坐着什么样的人物,不怯场。
乙 胆小就怯场。
甲 还要有城墙厚的一张脸。
乙 噢,我们说相声的,都是厚脸皮?
甲 也没多厚,也就是一指多厚!
乙 一个手指那么厚?
甲 不,用手一指,指到哪算哪。
乙 那还不厚哇!
甲 反正是不害臊,不怕台下叫倒好。
乙 怎么呢?
甲 台下观众叫倒好,你们也按正好听。
乙 我们演员都这样。
甲 不对!只有你们相声演员这么厚脸皮,不能说演员都这样。
乙 这倒是。
甲 戏剧演员跟你们就不同。
乙 是吗?
甲 当然了。戏剧演员要在台上听见一个倒好,那是唱砸了,丢面子,下次再唱就得换地方。
乙 再唱就没人买票了。
甲 前几年我听过这么一出戏。
乙 什么戏呀?
甲 《青石山》。
乙 这是一出老戏。
甲 人物不多,就三个。
乙 哪三个人呢?
甲 关公、关平、周仓。关公当中一坐,关平在左边抱着印,关公喊一声:“周将,看刀来。”
乙 对。
甲 那天周仓就唱砸了。
乙 怎么呢?
甲 那天周仓扮好了,把刀立到上场门儿那儿,把胡子也挂在旁边儿,他坐在那儿睡着啦。
乙 他睡啦!?
甲 台上关公喊:“周将看刀来。”他还没醒呢!
乙 误场了。
甲 后台管事儿的推他一把:“哎,上场了!”他一慌,拿着刀就出来了:“来也。”他这一慌,可忘了戴胡子了。
乙 周仓不戴胡子多难看哪!
甲 四起头上场,“来也。”打仓巴打仓场仓。一亮相儿,往台口一站,台下的观众吓了一跳:“哎,周仓怎么今天没戴胡子呀!”
乙 大花脸不戴胡子多难看哪。
甲 旁边儿还有一位说:“噢,周仓刮脸啦。”那一位明白啦:“他忘了戴胡子啦,咱们给他叫个倒好。”后边儿坐的那位才损呢,
说:“哎,别给叫倒好,你一叫倒好,他下台了。咱们不给叫倒好,看他怎么下去!”
乙 对,这手儿损哪。
甲 台下观众来了个满场笑。
乙 那还不笑哇。
甲 关平这个演员有经验。台下一场笑,关平一看:哟,周仓没戴胡子出来了,台下一叫倒好,是你砸了,还是我们砸了?这不行,得落到你身上。他把印往桌上一放,往前走了两步,冲周仓一指:“吹!来将通名。”
乙 叫他报名。
甲 周仓心说:这戏别唱了,关平不认识周仓啦。
乙 没听说过的事儿。
甲 周仓心想你要砸我,没门儿,你问俺:“俺乃是周……”他一抓胡子,没有,这才想起来。哟,我忘了戴胡子了。他说了周……往下仓字说不出来啦,“周⋯⋯”
乙 没词儿啦!
甲 关平又追了一句:“周什么?讲。”“我乃是周仓的儿子。”
乙 他儿子!
甲 关平说:“不要你,换你爸爸前来!”“得令!”他又回去啦。
乙 是呀!
(杨松林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