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笑临 整理)
来源信息
《祝妈长寿(相声集)》 景图等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1-05
旧社会有这么一句话,叫“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就是说那时候男女成亲必须要有媒人,讲究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嘛。当时就有这么一种人,什么人?媒婆。这种人就是专靠说媒拉纤吃饭的。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媒婆媒婆,两头说合,先为赚钱,后为吃喝。她是只顾赚钱了,可就不顾人家死活啦!坑害了不少人哪。
从前我们街坊就有一个媒婆,她姓黄,小名叫巧儿。她可真是能说会道,她要是说起媒来,真能说的天花乱坠,死人流泪。厉害吧?!她没事儿就到处乱串,给人说媒。说起媒来,她那嘴就跟小梆子似的:“哟!大嫂子,您的姑娘可不小啦,也该给她找个婆家了。常言说的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姑娘大了不可留,留来留去做冤仇。您要是找不着合适的,我能找着。我们街东头有个小伙子,甭提多好了!又忠厚,又老实,又聪明,又能干。要本事有本事,要模样有模样。长的是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重眉毛、大眼睛,太漂亮啦!”——就是没鼻子!没鼻子这句话是我说的。黄巧儿说媒可不这么说。碰上没鼻子的主儿,她能当着女方的面把男的没鼻子说出来,还叫女方听不出来,事后你还问不住她。怎么呢?她会说呀。“哟!大嫂子,这小伙子太能干了,两只手又巧又快,一天能赚好几块钱,省吃俭用会过日子,您要找这么个好女婿呀,今后您跟着享福吧!不过,这小伙子眼下可没什么。”女方父母一听,这小伙子又有本事又本份,眼下没什么没关系,过几年不就什么都有了。就这么办吧,婚事这就说成了。成亲三天以后,姑娘一回门,她父母可气炸了。气冲冲地找到媒婆:“黄巧儿,你怎么给我闺女找的婆家?新郎怎么没鼻子?”媒婆一听不慌不忙,“这不怪我呀,事先我告诉你新郎没鼻子啦。”“你多会儿告诉我了?”“我不是说了吗,小伙子又有本事又本份,不过眼下没什么。我问你,眼下边是什么?”“啊······眼下边是鼻子呀。”“是呀,这不告诉你他没鼻子吗?”“噢,这么个眼下没什么呀?!”
只要有钱,黄巧儿什么缺德事都干得出来。有一家财主,儿子是个一只眼,就这模样还非要娶个漂亮媳妇不可。他找着了黄巧儿,答应她事成以后酬谢她两百块大洋。黄巧儿发现一家姑娘长的很漂亮,她就找着了姑娘爹妈,把财主儿子夸的是仪表非凡:“哟!老哥、老嫂子,我给你们姑娘找的这个主儿,是个大户人家的儿子,那真是人是人才,文是文才,学问可大哪。人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问一答十,对答如流,五经四书,他是一目了然。”就这样,这门亲事又叫黄巧儿给说成了。姑娘过了门儿,才发现新郎是一只眼。姑娘的爹妈这份几气呀,找着黄巧儿:“黄巧儿,你为什么骗人?”黄巧儿不着急:“谁骗你了?”“没骗我们,新郎怎么一只眼?”“他一只眼我早告诉你们了。”“你多咱告诉我们了?”“提亲的时候我不是说了吗?我说他五经四书“‘一目’了然,一目不是一只眼吗?”说了半天是这么个“一目了然”!
还有这么一档子缺德事,也是黄巧儿干的。什么事呀?我们那儿附近有一家姓钱的财主,跟前只有一个儿子。孩子眼看到了成亲的岁数了,就是没找到媳妇。为什么呢?因为财主家里有钱啊,别看这少爷长的不怎么样,还一心想娶一个漂亮的大美人。钱家太太一连相了二十多个姑娘,可连一个满意的也没有。眼太高了!有的姑娘长的挺好,就是瘦了一点儿。按理说瘦点儿有什么?钱太太看了把嘴一撇:“哼!太瘦了,跟猴儿似的!”嫌太瘦了。胖一点儿也不行:“太胖了,快成面包了!”这位姑娘长的倒是不胖不瘦,就是矮了一点儿:“哎,还是这姑娘长的好,——还没水桶高呢!”个儿高了也不行:“嗬!快成电线杆子啦!”也太挑剔了。就这样,一个合适的也没有。钱家太太也着急呀!最后找着了黄巧儿,让她帮着给说一个。条件讲好了,只要这姑娘长的漂亮,事成之后,酬谢黄巧儿三百块大洋。
就为这三百块钱,黄巧儿差点儿没跑断了腿。连着说了好几个都没说成。这一天,黄巧儿忽然想起她娘家嫂子庄上有一个漂亮姑娘,这个姑娘长的是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唇红齿白,眉清目秀。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古代四大美人:笑褒姒,病西施,狠妲己,醉贵妃是望尘莫及。崔莺莺、林黛玉见了这位姑娘也要倒退三步。这么漂亮的姑娘可就是找不着婆家。为什么呢?她是个瘫子。这姑娘还有一个姐姐,她这姐姐倒是一点儿毛病没有,就是长的丑点儿。其实也不算太丑,反正能气死母夜叉,吓坏孙二娘,谁看见都得吓一跳。姑娘的妈为了这俩姑娘的亲事可愁坏喽。她心想,大姑娘虽然丑,还能找到婆家,可二姑娘瘫的一点儿不能动,上哪儿找婆家去?!正发愁呢,黄巧儿来啦。姑娘妈一看媒婆来了,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哟!她黄大婶来啦,快坐下!黄大婶呀,我正想请您帮忙哪!”“什么事啊?”“您看我这两个闺女怎么办呀,大的早晚还能碰上一个主儿,可这二的瘫得不能动,可怎么找婆家呀?黄大婶,您只要能给她找个婆家,我酬谢您二百块钱。”黄巧儿一听,心里说,这倒是个一箭双雕的好生意,里外里尽赚五百块!又一想,不行!怎么呢?她知道钱家太太的脾气,她非要亲自相亲不可。这一相不就完了嘛。黄巧儿仔细琢磨了半天,哎!有主意啦!“大嫂子,钱大户家有个儿子,跟您二姑娘到是年貌相当。不过人家要上门亲自相一相。”姑娘妈一听忙说:“黄大婶,那一相不就吹了吗?”黄巧儿说:“吹不了,这事包在我身上啦!不过您得听我的,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今天是十二,十五那天我领钱家太太来相亲,您什么也别准备,钱太太最爱吃煎饼,您就让二姑娘坐那儿摊煎饼,叫大姑娘把摊好的煎饼往屋里端。你就照我说的那样去准备,这门亲事就算成啦!”一番话把姑娘妈说的莫名其妙,既然这样,就照着黄巧儿说的准备吧。
转眼间到了十五。姑娘妈一大早就准备好了。等到十点多钟,黄巧儿陪着钱太太还真来了。走在路上,黄巧儿对钱太太说:“钱太太,相亲有个规矩,看几眼就得走,您要是一个劲儿地看人家,姑娘害臊。”钱太太说:“黄巧儿,你放心吧,我看看就走。”说着说着就到了。一进门,黄巧儿就喊上啦:“哟!大嫂子在家吗?钱太太看你来了。”姑娘妈赶紧出来,热情接待:“您好哇,钱太太!快请屋里坐,我给您沏茶去。”趁姑娘妈不在,屋里没人,钱太太问媒婆:“黄巧儿,你说的气死四大美人的姑娘在哪儿呢?”媒婆用手一指:“瞧,那不在厨房门口依饭嘛!”钱太太抬头往厨房门口一看,只见有俩姑娘,一个坐那儿摊煎饼,一个把煎饼往屋里端。一看端煎饼的姑娘,钱太太差点儿没叫出来:“哎哟我的奶奶!这位长的什么模样啊?”再一看那个摊煎饼的:“哟!这不是仙女下凡吗?”钱太太越看越好看,俩眼都看直了。媒婆一看时候到了,趁热打铁问她:“钱太太,您看这俩姑娘,是坐那儿摊的好,还是往屋里端的好?”钱太太说:“那还用问,当然是坐那儿摊的好啦!”媒婆又问上了:“钱太太,您可看准了,您是要那个端的,还是要那个摊(瘫)的?”钱太太马上说:“我要那个摊的。”“您可别后悔呀?”“嗨!我后悔什么?说好了,我就要这个摊的。”“那咱可就一言为定?”“决不反悔!”就这么着,这门亲事就算说成了。
到了婚期这一天,花轿把新娘抬到了喜房门口。新娘一下轿,这下可就热闹喽!怎么?新娘不会走路呀!伴娘刚把新娘搀下轿,就听得“噗通”一声,新娘一屁股坐地下了。钱太太急忙上前,扶了半天也没扶起来。那能扶起来嘛?!钱太太这才发现新娘原来是个瘫子,心里这份儿气呀!揪着媒婆就问:“好哇,黄巧儿,我花了三百块钱,你给我说了一个瘫媳妇,我跟你没完!”黄巧儿听了却不慌不忙:“钱太太,我问您,亲是谁去相的?”钱太太说:“啊……是我相的。”媒婆一听来劲儿了:“就是,您相亲的时候我可是再三的问您,叫您看准了,别后悔。我问您,您是要端的,还是要摊(瘫)的?您一个劲儿地要摊(瘫)的,这不,瘫的来了吗?”“噢,这么个“瘫”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