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
《侯宝林自选相声集》侯宝林 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7
甲 唱戏呀,不管是文戏是武戏,哪样,也得有功夫。
乙 当然,没有功夫唱不了。
甲 现在你看戏,台上很少出事故。
乙 演员对艺术负责。
甲 谁也不敢说一生任何事故也没出过。
乙 那谁也不敢那么说。
甲 这是很难讲的,有的时候演员一个精神不集中,那就坏了。
乙 或者有个什么事给差忽了。
甲 还有的时候演员精神高度集中,也能把词忘了。
乙 太集中了也容易忘词。
甲 也能出事故啊,他把自己忘了。
乙 紧张啊!
甲 自己是演员,他忘了,完全钻进角色了。
乙 钻进去退不出来了。
甲 你看这演员还得钻进去,当时的时代背景,具体的环境,具体的人物,在这个戏里这个人物都有什么活动,应该怎么活动,应该在艺术上怎么夸张。
乙 在艺术上还是很复杂了。
甲 你比如《武松打虎》……
乙 这是武戏。
甲 精神高度集中了,真把老虎给打死了。
乙 是啊?
甲 那老虎不是真老虎啊!也是后台演员扮的呀!
乙 那是一个演员钻虎形吗。
甲 您就拿这出戏来说吧!
乙 怎么样?
甲 过去唱法跟现在唱法不一样。
乙 过去唱法跟现在唱法怎么不一样啊?
甲 过去这《武松打虎》,武松的活不多,这老虎可够累的。
乙 那当然了,钻虎形热呀!
甲 象夏天儿就够戗,钻到虎形里边去,满头大汗。
乙 真是。
甲 还没上台哪,就吃两包仁丹了。
乙 噢!都热晕了。
甲 就是呀!那只老虎还得来个走场呀。
乙 噢!还有走场呀!
甲 单有这么一场戏,上阴锣,“呛呛呛”,老虎就溜达出来了。
乙 他也得露一面啊,在景阳冈上露一面啊!
甲 这老虎走场呀,出来之后这边瞧瞧,那边瞧瞧,回头摸摸痒痒,喝点水呀,打个滚儿啊,完了以后,一看那边有人,下去了。
乙 啊,这是过场。
甲 等武松上来以后,想坐那儿休息一会儿,老虎上来了,景阳冈碰上那老虎,嗐,这老虎也不怎么瞧见这武松,老虎就站起来了。
乙 老虎要吃他吗!
甲 过去演戏就到这点虎形站起来,两个人开打,过来过去,又,一二三,打,一腿踢翻了,抓住了,有的还揪住老虎尾巴转两圈,有的是按下就打,三拳两脚将虎打死,打完以后,武松感觉累了。
乙 这儿有这么一场亮相,打虎就算结束。
甲 猎户们上来把这个老虎捆好,抬走。
乙 这戏就算完了。
甲 这场戏就完了。现在演哪,比那会儿简单了。
乙 现在怎么演?
甲 老虎不往起站了,合理了。
乙 不往起站。
甲 老虎不能往起站,象狗熊似的两人打仗。
乙 这倒也是。
甲 现在艺术夸张都有根据,有生活的根据,不能胡来,所以现在好。现在你看《武松打虎》,俩人的功夫全露得出来,过去就讲究露这武松,那虎就是配搭,弄两下,论能耐比那狗大不了多少。
乙 反正爱怎么打就怎么打。
甲 你看不出劲来,那会儿有一回我看《武松打虎》也出错了。
乙 《武松打虎》也至于出错?
甲 这事都让我赶上了。
乙 这也是奇遇。
甲 这武松也够棒的。
乙 演得好。
甲 演虎形的,那天喝醉了。
乙 这可不应该,你要有戏就不能喝酒呀。
甲 自己知道,今儿我喝了酒了。
乙 喝多了。
甲 今儿还够劲。
乙 好嘛!
甲 今儿酒是真好嘛!
乙 是啊!
甲 我得早点下后台。
乙 早点去。
甲 别耽误事。
乙 这还不错。
甲 到后台还有俩戏没上哪!
乙 他哪?
甲 他就扮上了。
乙 钻了虎形了。
甲 唉,对了,虎形钻好了,脑袋没套,躺到旮旯那儿就睡了。他本想:我来了,谁还看不见我吗?我扮上了,到时候谁还不叫我一声吗?
乙 这话也对。
甲 我也躺不了多会儿,我就是稍微打一个盹。一眯登就过来了。
乙 睡着了时间就长了。
甲 想的挺好啊,武松都上去了,那儿还没醒哪!
乙 这盹儿够多长。
甲 “谁的虎形,噢,噢,这儿哪?”
乙 噢,瞧见了。
甲 “哎,哎,别睡了,打虎的上去了!”“噢,怎么?到了吗?”这就上去了。
乙 上去了。
甲 你想啊!他正睡着哪!酒又喝多了,临时这么一叫他,“噌”下子就起来,“嗡”下子,这酒就上来了。
乙 麻烦了。
甲 到台上糊涂了,这虎也没趴下,站着就来了。
乙 好嘛,这老虎。
甲 站着来,那会儿台下看戏的也特别。
乙 是啊。
甲 “好啊,今天这对儿有意思。”
乙 怎么?
甲 “你看人家演的不俗啊!”
乙 怎么不俗哪?
甲 “今儿这虎不是爬着来的,站着来的。”
乙 老虎有两条腿走着来的?
甲 “这老虎晃悠点好,怎么哪,它新鲜。”
乙 人家还给他胡出主意哪!
甲 武松这么一瞧他,瞧不见他的脸,也不知道他喝醉没醉了,那就打吧。
乙 打吧。
甲 过来过去,两个人就叉上了,一二三,这么一打,“叭”,这么一脚。
乙 给踢翻了。
甲 这跟头应该虎形自己翻,他喝得晕头转向的,酒就上来了。
乙 怎么样?
甲 没转过身来,这脚就踢上了,“啪嚓”就倒下了。
乙 也没翻跟头。
甲 武松就过去了,一比划,不能往身上真打,三拳两脚就打完了。
乙 武松一亮相,这就演的满好,得了。
甲 台底下看戏的说,这戏呀,不大好,这老虎不大得劲,这老虎没劲,显不出武松的本事啊,你看,这武松还费了挺大劲似的,不就一脚吗?三拳两脚怎么一脚就完了!
乙 可也是。
甲 这儿看着武松哪!那老虎啊,晃晃悠悠起来了。
乙 老虎又起来了,这是什么毛病呀!
甲 瞧这武松,“哗”一个敞笑儿!
乙 那还不乐呀!
甲 武松不知道怎么回事呀,心说我这亮相没有什么可乐啊!怎么……,往那边一瞧,坏了,心说:他怎么又起来了。
乙 老虎又起来了。
甲 怎么不死啊!
乙 就是啊!
甲 台底下看戏的琢磨呀!这怎么回事?
乙 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甲 这老虎怎么没打死啊?
乙 没打死嘛!
甲 那位还给这位解释:“不是没打死,他这玩艺……它又缓过来了。”
乙 没听说过。
甲 “缓过来不行,这和书上不一样啊,书上是三拳两脚将猛虎打死啊!”
乙 给他捆上抬走。
甲 “嗐,你怎么抬这个杠啊,书上三拳两脚将它打死,那不猎户来就把它捆上了吗,就给抬走了吗,所以它就缓不过来了,这不打死它没捆吗!所以就缓过来了。”
乙 那也不行呀!
甲 武松这么一瞧,既然你活过来了,那还得打呀!
乙 还得打呀!
甲 唉,又比划上了,过来过去,一二三,又给叉上了,它又趴下了,过去一撩,三拳两脚一比划,一亮相。
乙 这回算完了。
甲 武松心里想:这叫什么戏哪!
乙 多打一回。
甲 瞧我赚钱赚得多,瞧我的戏太轻省了。
乙 是啊!
甲 让我多打一回。
乙 瞧瞧。
甲 下来我就得跟他说,我找后台老板,这出戏怎么演的,哪有这么一回事呀!
乙 就是。
甲 它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又起来了。
乙 他怎么又起来了。
甲 武松心说:“戏也甭上了,咱们俩包圆儿了。咱们就打吧!打到哪儿算哪儿,没完了。”
乙 好嘛!
甲 过来过去,打,这个气呀!
乙 那还不生气。
甲 这不过来过去吗!武松趁着俩人一错的工夫对他说:“你怎么回事!你死了,你知道吗?”虎形这才明白,“噢,早死了。”恍然大悟,“啪嚓”一下倒下了,武松回头一看……这戏又砸了。
乙 他不死了吗?
甲 没打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