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偷 - 孙少臣忆记

复制本页链接

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小段汇集》薛永年、陈新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小偷最可气了,你一不小心,东西就没了。

是得防备点。

还有明偷的,当你面愣把东西拿走了。

是啊!

你听,有这么一回事。

什么事?

有一位老太太,用个大铜盆洗衣服,小偷就看上这铜盆了。老太太洗完衣服得泼水,端着盆就出来了。小偷赶紧跑过去:“大妈,您怎么自己出来倒水呀?孩子呢?”这话就有学问。

什么学问?

你要问你儿子呢?人家要是没有儿子不就漏馅了!问儿媳妇,人家儿子要没结婚呢?问“孩子”肯定错不了。老太太一看不认识:“你是谁呀?”“大妈,你怎么连我都不认识了?我不就是”二百五“吗?”

二百五?

“我小时候您还常领着我买糖吃呢。”老太太一想:不错,是有个“二百五”。老太太也糊涂,“二百五”那是《大劈棺》里的‘二百五’。老太太说:“噢,你就是‘二百五’啊!我真想不起来了。”“大妈,您这么大岁数了,端个盆多沉哪?来,我替您端吧!”老太太也是不放心:“不用了,不用了!”“大妈,您跟我还客气什么?我不就跟您的孩子一样吗?来来,我给您倒。”说着把盆就接过来了,把水倒了。一句话不说,拿着铜盆就

走。老太太一看怎么走了?“哎,你别走哇!……你叫什么来着?……对,‘二百五’。二百五!二百五!你回来呀!二百五!”小偷不慌不忙地一回头!“老太太,二百五哇?您给三百我也不卖呀!”

噢,他成卖盆的啦?

还有的瞪着两眼看着叫小偷拿走的。

还有这事儿?

过去,买卖家儿柜台上都摆着大煤油灯,大玻璃罩子非常好看。这盛灯,要买也得十块八块的。小偷愣叫掌柜的看着把灯端走了。

那怎么端呢?

有办法。掌柜的正在柜台里坐着呢,小偷由外头进来。掌柜的马上站起来:“先生,买什么?”“不买什么。掌柜的,告诉你个新鲜事儿,对过儿那家买卖,好几个人看着,愣叫人家把灯偷走了。您这儿灯也得留神,小心别丢了!”掌柜的一听:“嗐!哪儿有这事儿?瞪着眼睛叫人家把灯端走了?我不信。他是怎么端走的?”“掌柜的,他是这么端走的:他把灯端起来(做端灯的姿势),就这么一吹(学吹灯的样子),把灯就给端走了(往外走)!”

真端走了?

(孙少臣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