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
《一支香烟(相声)》陈志鹏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1958
甲 相声这门艺术,讲究说、学、逗、唱。
乙 对。
甲 要说得好,学得像,逗得乐,唱得绝,就得下功夫,深入群众,刻苦钻研。
乙 不错。
甲 要不然你上台胡说八道,观众非把你哄下来不可。
乙 这么说,做个相声演员还真不容易。
甲 不容易,不容易!对此会上一人一物,一举一动,一草一木,都得琢磨研究;昨天我琢磨了一整天时间,跑了不少地方,才把今天要说的词儿想好啦。
乙 昨天你上那儿啦?
甲 到了汉口。
乙 那么远啊!
甲 穿过汉口,在重庆吃的早饭;拐弯到了福州,路过山东,顺便到了南京,中午在北京京面摊儿上吃水饺,吃完了,抹抹嘴,溜溜达达,一看已经到了四川。
乙 啊?
甲 跑累了我才坐车,经过西藏,从西康直到澳门,下午六点才到家。
乙 你家在那儿?
甲 天津。
乙 你有病了吧?
甲 我那有病?
乙 没病?你怎么胡说八道啊?上午在重庆路吃早饭,中午在上海路吃水饺,晚上在天津路吃水饺,家在天津路。
甲 我没疯,就是漏了一个字。
乙 啥?
甲 路。
乙 路?
甲 嗯。我在重庆路吃早饭,北京路吃水饺,家在天津路。
乙 唷!这么说话,你幸而住在天津路,要是住在盆汤里呢?“同志”你家住那呀?
甲 盆汤。
乙 你家几个人?
甲 八个。
乙 八个人住盆汤里受得了呢?
甲 去!
乙 这是笑话。说真的,你跑那么多地方,干什么呀?
甲 逛马路。
乙 逛马路?
甲 嗯。逛马路是我的爱好,看看马路,看看商店,看看行人,总而言之,看看上海的一切。
乙 就这么看看看?
甲 就这幺看看看。
乙 咳!无聊啊无聊!遗憾啊遗憾!
甲 你说谁无聊啊无聊?
乙 你呀!
甲 你替谁可借?跟谁遗憾哪?
乙 我为你可惜,跟你遗憾哪。
甲 这话怎么说?
乙 古人说得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想不到你竟用宝贵的时间去游荡马路。无聊啊无聊!看你长得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那知道是绣花枕头一包草。可惜啊可惜!跟你交朋友,真是遗憾哪遗憾!
甲 听你这么说,我逛马路不好?
乙 不好。马路就是马路,有什么可逛的?人嘛!就是两个眼睛一张嘴,有什么可看的?交通车辆,你又不是没见过,岂不是无聊之至吗?
甲 喔!听君一席話,胜读十年书。
乙 好说,好说。
甲 真是金玉良言,使我如梦初醒,顿开茅塞。
乙 那里,那里!
甲 到今天我才知道你真是一个……
乙 别夸奖,别夸奖!
甲 草包!
乙 啊?
甲 你见过马路没有?
乙 我连马路还没见过吗?
甲 哈哈!你真是麻木不仁,觉悟不高,认识不清,是非不分。不折不扣是个大草包。
乙 你别骂人啊!
甲 不是骂你,跟你讲理。难道你没看出上海的巨大变化?
乙 什么变化?
甲 从有到无,从无到有,从多到少,从少到多。
乙 嘿呀!从这话就看出你没学问。
甲 怎么?
乙 话都说矛盾嘛!怎么从少到多,又是从多到少,又从无到有啊?
甲 你听我说嘛!想当初……
乙 干啥?想当初?
甲 解放以前嘛!想当初,高楼大厦里有的是官僚买办,黄浦江上有的是美国军舰,证券大楼里有的是投机倒把、黄金买卖,市场上有的是美国剩余物资,破破烂烂。咚咚咚,解放炮声响。扑通通!哗啦啦!
乙 这是什么响?
甲 帝国主义反动派吓得屁滚尿流,一个个跳入大海逃到台湾,现在你能给我找只美国军舰来吗?
乙 这……我上那儿去找啊?
甲 这不是从有到无吗?
乙 不错。
甲 是我有学问还是你有学问?
乙 是……是你有学问。我又问啦:这从无到有又是怎么一同事呀?
甲 你听我说嘛!想当初……
乙 又想起当初来了!
甲 想当初,坐的汽车是福特、道奇,满街都是美国小吉普,汽车的翰胎都是英国邓普,秒厂的棉花、机器另(零)件都要依靠进口货。如今你看看:马路上出现了中国自己造的解放牌卡车、三轮运货车、吉普车。黄浦江上有我们自己造的大轮船,成套纺织机织出的花布、呢子超过进口货,一万五千斑的汽输机也试制成功。这还不算,还有爱克司光、钢性玻璃、低压锅炉、炼钢技术、柴油机、电容器、显微镜、华达呢都达到了国际水平,就说过去我们所没有的床吧!新产品也一天天增多……
乙 你等等!你前边说得很有对,后边一句啥可胡说啦!你说我们们过去没有床,没床你睡那儿啊?
甲 你说有?
乙 那家没有床?
甲 我是指外圆磨床、内圆磨床、精密磨床。
乙 你……你原来说的是做机器的磨床啊?
甲 上面所说不是从无到有吗?再谈劳动人民生活提高,文化娱乐业多又好,如今我们已经掌握了三宫六院。
乙 你等等说,什么咱们劳动人民掌握了三宫六院,咱们成了皇上啦?
甲 你不信,听我说:文化宫、青年宫、少年宫,这不是三宫!京剧院、越剧院、歌剧院、音乐院、戏剧院、人民艺术剧院,这不是六院!这还不算……。
乙 还不算?
甲 劳动人民还有三台、四场、七池、十一团,一百零八个院。
乙 那三台?
甲 共舞台、天蟾舞台、人民大舞台。
乙 那四场?
甲 大新游乐场、先施游乐场、人民游乐场,文化广场。
乙 那七个池?
甲 新成、虹口、黄浦、斜桥、常熟、邯郸路、人民公园七个游泳池。
乙 再说那十一团?
甲 杂技团、沪剧团、淮剧团、评弹团、民族乐团、合唱团、交响乐团、歌舞团、铜管乐团、京剧团,还有演给孩子看的儿童剧团。
乙 那一百零八个院?
甲 大光明、新华、美琪、沪光……。
乙 得啦,得啦!等你背完了,观众也就睡着了。
甲 想当初,有钱的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山珍海味,花天酒地。没钱的冰天雪地,饿着肚皮,没吃没穿,冻死在马路边。如今哪!有吃有穿,生活安定,生老病死,劳保福利。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能有这些吗?
乙 当然没有。
甲 这不是从无到有吗?
乙 对。
甲 是谁没有学问哪?
乙 又来了!是……是我没学问。
甲 看看新社会,想想旧社会,这都是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才有今天这么好。你还说这是无聊啊无聊?是我无聊还是你草包?
乙 是……算我草包!我那想到逛马路会有这么多学问哪!
甲 学问!学问多着呐!想当初……
乙 又想起当初的什么呀?
甲 想起解放以前那个多呀!
乙 什么多呀?多什么呀?
甲 你随便说什么,都会碰上这个多。不信的话,咱们来试试。
乙 好。我也逛马路。
甲 交通事故多,一不留神,美国吉普把你压死。
乙 我走便道。
甲 它跟上便道。
乙 那……
甲 何况便道上妓女多,一不小心把你拖。
乙 我在半夜没人的时候逛马路。
甲 那就更倒了霉,强盗多,绑票多,“剥猪猡”的多。
乙 我……我坐车。不走啦!
甲 车上扒手多,车外“抛顶宫”的多。
乙 这“抛顶宫”是什么?
甲 抢帽子。
乙 那末,我……我睡觉。
甲 啊呀!那就更多啦!
乙 多什么呀?
甲 蚊子多,老鼠多,臭虫多。
乙 有这么多呀!
甲 还多呐!反动统治时期还有赌台多,骗子多,流氓阿飞多,就是你坐在家里也有事。
乙 什么呀?
甲 敲竹杠的人多!
乙 唉呀!
甲 解放以后,妓女、赌台、绑票、“剥猪猡”全部消灭;还有那除七害运动声势浩大,老鼠、蚊子、血吸虫也将彻底消灭。这不是事实吗?
乙 对。那从少到多呢?
甲 你这还不知道啊!例子说不完:你看上海长寿桥,铁路旱桥,一座座新桥从少到多。机器制造,化学肥料,一座座新建工厂从少到多。交通南北纵横,陆海四通八达,铁路输船从少到多。开动脑筋找窍门,新产品从少到多。生产提高,生活改善,劳动人民银行里的存款从少到多。就说那电话吧!也是从少到多,如今多方便啊!公用电话传呼电话到处都有,你打电话,才收费五分,传呼分;自从电话改成六字号码,无论你打市区、郊区,南区、北区,只须一次拨完,既方便,又便宜……
乙 (打甲)你这是做广告啊!
甲 说顺嘴啦!这些都是我逛马路所看到和想到的,你说我无聊吗?你为谁可惜?跟谁遗憾哪?
乙 我……我跟我自己遗憾啊!
甲 你遗憾什么呀?
乙 我遗憾我自己没你看得那幺深,那么远。我刚才说错了,还不行吗?
甲 你错什么呀?
乙 我不该说你逛马路是无聊,行了吧?
甲 照你这么说,我在马路上看看人还是无聊的罗!
乙 这个……看人……哈,我认为是无聊!人嘛!两个眼睛一张嘴,有什么可看的,还不都跟我一个样。
甲 跟你一个样?啊哈!呀!呀!呸!
乙 唷!我碰上黄天霸啦!
甲 古人说得好:人为万物之灵,没人,世界上的一切谁来创造?看你长得五官端正,相貌堂堂,那知道是绣花枕头一包草。
乙 好哇!我刚才说的一套被他用上啦!
甲 想当初,1925年五卅运动,日寇枪杀工人倾袖顾正红,全市人民情怒,在共产党领导下,发动罢工、罢课、罢市的三罢运动,影响了省港二十五万人大罢工。1927年,三次武装起义,打败军阀,吓得帝国主义心惊胆寒,这就是上海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这是无聊吗?
乙 这……这不是无聊。
甲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遭到灾难,多少烈士牺牲在屠刀下边。1939年,英勇抗战。1946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上海人民掀起了“三反”运动。
乙 等等!“三反”运动是解放以后的事,你把日子搞错了。
甲 错不了,此“三反”非那“三反”。我说的是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的“三反”运动。配合解放军,解放了大上海,这就是上海人民的斗争传统,这是无聊吗?
乙 这……你就饶了我吧!
甲 解放后,工人当家,觉悟提高;生产搞得好。不信,听我说:钱芳娣四十个月不出一匹次布;盛利的高速切削法新记录不断的提高。他们也是两个眼睛一张嘴,你比得了他们吗?
乙 我……我比不了。
甲 你凭什么说我无聊?跟我遗憾哪?
乙 你就饶了我这一遭吧!
甲 谁是绣花枕头一包草哇?
乙 是……是我。好了,好了!大人不记小人过。
甲 你比不了他们,你就能比得了我吗?
乙 你又怎么啦?
甲 我也是个创造先进工作法的人啊!
乙 你创造什么先进工作法呀?
甲 刚才说的三宫六院,四场七池十一团,一百零八个院,这些数字就是我用快速记数法一个一个数下来的。
乙 嗨!说了半天一个一个数下来,那谁不会啊?
甲 你会啊?那给你一个小时你去数。
乙 一个小时那么多剧场、那么多地方,坐飞机也不行啊?
甲 这不就是了,用我这个先进工作法,半个小时不到就够了。
乙 你告诉我,那是怎么数的?
甲 我在电话簿上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