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小段汇集》薛永年、陈新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甲 山东军阀韩复榘治军非常严。
乙 这我倒头回听说。
甲 他要求士兵衣帽整齐,不准抽大烟,更不准喝酒。
乙 喝酒爱误事。
甲 当兵的一天两天不喝酒还行,时间长了就憋不住了。
乙 受不了。
甲 这天晚上值班,四个当兵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闲着实在无聊,酒瘾可就上来了。
乙 那怎么办?
甲 赵一酒瘾最大,首先开口:“弟兄们坐着太没意思,干得慌。”钱二说:“那喝点茶。”赵一说:“喝茶不过瘾,那玩艺儿通过喉咙管儿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
乙 要想有感觉,那只有喝酒哇。
甲 赵一打怀里掏出一瓶酒来,说:“这几天太闷得慌,我把酒带来了。”
乙 嗬,早准备好啦。
甲 钱二笑眯眯地打怀里掏出四袋花生米,孙三拿出一碟牛肉干,李四端出一盘猪尾巴。
乙 好嘛,酒菜齐了。
甲 四人刚斟上,只听“当”的一声响,班长把门踹开了:“干什么哪?”四个人赶忙立正:“报告班长,喝一点散酒。”班长端起杯子一喝:“散酒,说假话。这是散酒吗?正宗的北京‘二锅
头’,”
乙 这位是行家。
甲 “哼!想骗我,没门。我天天喝二锅头,给我也满上。”
乙 他也喝呀?
甲 班长刚一端杯,“当!”排长一踹门进来了:“干吗呢?”班长和四个当兵的连忙立正:“报告排长,咱们憋得太厉害,想喝两口。”“你们喝酒划拳没有?”“没有。”排长说:“五个人单数,是不好作对划拳,我来一个,凑成双数,这样就好划拳了。”
乙 真有两下子。
甲 排长刚要喝,“当!”连长一踹门,打外边进来了:“好哇!你们胆子不小啊,是认打呀还是认罚?”
乙 这回要麻烦。
甲 大家一想,认打那多疼哇,别说打屁股,就是弹脑瓜门儿也不好受。“我们认罚。您说,怎么罚我们吧?”连长说:“这也怪我带兵不严,要罚也得先罚我。”
乙 怎么罚?
甲 “罚我喝酒三杯。”
乙 酒鬼呀!?
甲 连长一扬脖儿,第一杯酒下去了。刚端起第二杯酒,“噔!噔!噔!”就瞧见从外边走进一个人来。
乙 哎,怎么不踹门啦?
甲 门都给踹烂了。
乙 好嘛。
甲 大伙儿一看这人,都吓得如同筛糠一样,头上的冷汗“滋、滋”往外冒。
乙 谁呀?
甲 韩复榘。
乙 得!这回看怎么办。
甲 大伙儿都吓得不得了,惟独这连长与众不同,一点儿也不慌张。
乙 行啊!
甲 当着韩复榘的面儿,端起一杯酒“吱喽”一声,喝下去啦。一转身给排长、班长和四个当兵的一人一个大嘴巴:“混蛋,还说不是酒,你们胆敢违抗韩主席的命令,全给我关禁闭!”
乙 嗯。
甲 连长走到韩复榘面前“啪”一个立正:“报告主席,他们喝酒还不承认,说喝的是白开水。我端起来一尝,确实是酒,还是七十五度的。”
乙 啊?七十五度的都尝出来了!
甲 韩复榘一拍连长的肩膀(学山东话):“好小子,还是你听我的命令,你现在是什么职务?”“报告主席我现在是连长。”(学山东话)“明天到军部报到,弄个团长当当。”韩复榘说完转身走了。
乙 什么事儿都有。
甲 这时候,勤务兵问连长:“连长,主席都走了,咱们走不走?”连长一整军帽:“慌什么,那儿不还有两包花生米吗?走的时候别忘了带上,我回家用得着。”
乙 嘿,他还想喝呢!
(薛永年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