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
《苏文茂相声选》苏文茂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3
在很早以前有一个县官。这个县官没什么文化,认字很少,而且经常用错别字。那位说了,没有文化怎么能做官呢?因为他家里有财有势,花钱买了个官做。他审案子时连状子都读不了,所以他又花钱雇了个师爷。师爷帮他阅读文件,整理公文,相当于现在的秘书。这县官离开了师爷,就像八十老翁离开拐棍,走不了道儿。问案子,师爷不在旁边他就没有主心骨。
有一天,来了三个人打官司。一个原告,一个被告,一个保人。什么事呢?因为房产地业的事。三个人的名字,大家要记住了:原告姓金,金银的金,叫金止未,禁止的止,未来的未。被告叫郁卞丢,姓郁,郁金香的郁,下是上下的下字上边加一点,丢是丢失的丢。保人姓于,干勾于,叫于斧,斧子的斧,就是父亲的父下边加个一斤二斤的斤字。三个人一击堂鼓,老爷升堂,三班衔役全站好了。县官一看:“哟,师爷哪去了?”衙役赶紧答:“回禀老爷,师爷今天闹肚子,上厕所了。”这怎么办呀?不能等着呀!县官看了看状纸,看不懂,不过三个人名他倒看清楚了。他一想:我先把原告叫上来问问。原告叫金止未,他一念可全念错了:“全上来!”三个人一听:全让上去,那就上去吧!仨人都上来了。县官一看:怎么我叫一个来仨呀!也许我叫错了,我叫叫被告吧。被告郁卞丢,他一喊又错了,“都下去!”仨打官司的一听:这什么毛病?让全上来,刚上来一句话没问,又让都下去。既然让下去,就下去吧!三个人又都下去了。县官生气了:我还没问呢,怎么都走了?“全上来!”三个都上来了。“都下去!”三个人又都下去了。来回叫了四五次。师爷在厕所听着大堂怎么这么乱呢?赶快往前边跑,一进大堂见县官还在喊呢:“全上来!”“都下去!”师爷过来一看:“哎哟,县太爷,您别喊了,您念错了,原告叫金止未,被告叫郁卞丢,不是全上来、都下去。”县官赶紧问:“那这保人呢?”“叫于斧。”县官恍然大悟,说:“师爷,幸亏你来得早,你要是晚来一步,这保人于斧,我非叫他干爹不可。”
(宋晓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