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小段汇集》薛永年、陈新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甲 过去有句老话:“北京天桥逛一趟,除了生意就是当。”
乙 旧社会天桥尽是骗人的。
甲 是呀,像算卦的、相面的、传偏方的、卖假药的、卖膏药的、卖大力丸的——
乙 全是假的。
甲 啊,卖膏药的先打把式。小伙子二十多岁,脱个大光膀子,脯子肉翻着,翅子肉横着,太阳穴鼓着,眼睛瞪着。说话嗡声嗡气的,(倒山东口)“列位,这回俺哥俩练一趟单刀破花枪。俺练完了,练罢了,俺是分文不取毫厘不要。要真好,你给俺喊一嗓子,俺不能叫你白叫好,离家的时候,师傅给我一样宝贝东西——
乙 什么宝贝东西?
甲 “我带来了膏药。俺的膏药是祖传秘方,全是地道药材熬的,什么人参、鹿茸、犀牛角、羚羊、珍珠、琥珀、牛黄、狗宝。那位又问了,你这膏药能治病吗?列位,俺这膏药,能治的病治,不能治的不治。”
乙 废话!
甲 他一说,没有不治的。
乙 都治什么病呢?
甲 “你要是打着、压着、扯着、碰着、牛顶着、马踩着、车轧着、鸭子踢着——
乙 鸭子能踢人吗?
甲“ 闪腰、岔气、睡落枕、男人的肾寒、女人的血寒、小孩子的食积、奶积、大肚子脾积、跑肚拉稀红白痢疾、迎风流泪、暴发火眼——”
乙 啊,害眼病贴膏药呀!
甲 “你要有蹲着脚后跟的、扭了脚脖子的、掰了手腕子的、拙了手指头的,贴上俺这膏药,当时就好咧!”他这膏药这么好,你信吗?
乙 说得太神了。
甲 哪位上同仁堂买药,看人家售货员带练把式的?
乙 哪有这事呀!
甲 “先生,来两盒乌鸡白风丸”。售货员从药柜里拿出一把单刀来。
乙 干吗?
甲 “稍等,我给您练练。这叫‘怀中抱子’,来个‘缠头裹脑’,帮我搬开桌子,我打个‘飞脚’。”
乙 嗐!
甲 他这么一说,还真有捧场的。有位拄着棍儿:“先生,您看看,我脚脖子歪了。”一看这位脚脖子肿得比发面馒头还大。“你是打算去根儿,还是留点解闷呢?”
乙 啊,当然是去根儿。
甲 “好,今天算来巧了!”他拿出一贴膏药,在火炉子旁边一面烤,一面说:“真金不怕火炼,好货不怕试验,人叫人千声不语,货叫人点手自来!”他把膏药斑开,这只手托着这位脚,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这下子,那位差点背过气去。“你就这儿疼!”“哟!”
乙 好嘛。
甲 他这手托着这位脚后跟,那手攥着脚尖,使劲儿揉,那位疼得直学油葫芦叫唤:“唷⋯⋯”心说:“这么治,说死我也不治!”
乙 那可不是。
甲 “站起来。把棍扔了。使劲儿跺脚。使劲儿!跺!还疼不
疼?先生,不疼了!“
乙 好了?
甲 都跺跶木了!
乙 是啊!
(于连仲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