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
《李金斗陈涌泉给您说过的相声》 李金斗、陈涌泉 文物出版社 2011-10
甲 您是相声演员陈涌泉先生吧?
乙 可不是嘛。
甲 了不起。提起陈涌泉三个字,那真是如雷贯耳、皓月当空、名驰宇宙、南北尽知、天下第一、环球无二。总想与阁下见面,怎奈我终不得暇,今日一见陈先生庐山面目真乃是——
乙 三生有幸。
甲 也不怎么样!
乙 我招你啦!有你这么捧人的吗?
甲 这是跟您开个玩笑。
乙 说了半天,你是干什么的呀?
甲 您看我像搞什么工作的?
乙 根据您的言谈话语、举止端方、五官相貌、穿着打扮,两个字的称呼——
甲 噢,教授?
乙 小偷儿!
甲 像话吗?
乙 我这也是开个玩笑。
甲 告诉你,我是一位诗人。
乙 噢,诗人。
甲 对呀,喜欢做诗,而且是坐到哪儿哪儿湿。
乙 那您作的诗,是论首哇?还是论篇哪?
甲 我做诗既不论首,也不论篇。
乙 那论什么呀?
甲 论片儿。
乙 论片儿?有多大片儿呀?
甲 多大片儿吗?那得看,头天晚上水喝得多少啦!
乙 这跟喝水有什么关系呀?
甲 水喝得多,片儿就大,水喝得少,片儿就小。
乙 噢,尿床啊?
甲 然也!
乙 还然也哪?说了半天您就是这尿床的湿人哪?
甲 这是说个笑话儿,我确实喜欢做诗。
乙 您最近有什么大作吗?
甲 谈不到大作,就是今年夏天,我到北海去散步。站在五龙亭,望着那秀丽的风景真使我陶醉,当时我的诗兴大发,立刻就——
乙 作了一首诗?
甲 坐了一屁股泥。
乙 怎么坐了一屁股泥呀?
甲 我踩在香蕉皮上啦!
乙 你倒留点神哪?
甲 爬起来以后,我即兴朗诵了一首打油诗。
乙 这诗句您还记得吗?
甲 记得。干吗呀?
乙 您能不能朗诵一下,我也欣赏欣赏啊?
甲 可以。不过我这诗句比较深奥,你如果有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向我请教。
乙 那当然啦……请您朗诵吧。
甲 “妙噢!”
乙 这是什么声音?
甲 这是诗人,朗诵前在抒发自己的感情,发出的一种声音。
乙 我以为谁踩了猫了哪!
甲 “妙噢!”
乙 又踩一只!
甲 “远瞧北海像盆儿水”明白吗?
乙 明白、明白,我要连这个都不明白,那我成白痴啦!第二句?
甲 “近瞧北海是盆儿水。”
乙 这就两盆儿水啦!
甲 “像盆儿水呀!是盆儿水,结果弄了一身水。”
乙 怎么弄了一身水呀?
甲 我掉海里啦!
乙 就这个呀?
甲 你如果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我可以给你讲一讲。
乙 行啦!您角讲啦,你什么诗人哪?我看你是个地地道道的小偷儿!
甲 小偷儿?!
乙 没错,小偷儿是俗名儿,学名儿管你们叫“扒手”。
甲 你说完了吗?
乙 说完了。
甲 还有什么没交代的遗瞩吗?
乙 没有啦!我要死啊!你这是怎么说话哪?太不礼貌啦!
甲 我不礼貌,那你说话礼貌吗?
乙 我哪点儿不礼貌啦?
甲 你为什么说我是小偷儿呀?
乙 我有根据。
甲 你有什么根据?我偷东西的时候你看见啦?
乙 没有。
甲 还是我偷的东西都放你们家啦?
乙 可不是没有,我们家不窝脏。
甲 那你凭什么说我是小偷哇?
乙 刚才你朗诵的那首打油诗,是你做的吗?
甲 不是我做的,是谁做的?
乙 我听人家侯跃文朗诵过。
甲 侯跃文朗诵过,就一定是他做的吗!
乙 那倒不一定。
甲 还是的呀!那你有什么根据,说我是小偷儿哪?
乙 啊……
甲 说呀……说呀!
乙 你什么呀?
甲 你这是损害我的名誉,名誉乃人生第二条生命,你要在报纸上公开向我赔礼道歉,并赔偿我的名誉损失费——
乙 多少?
甲 五百万元。
乙 啊?!讹上我啦?
甲 我就问你,凭什么说我是小偷儿?马上回答我。
乙 说起来也是我不对,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就说人家是小偷儿,是有点儿不礼貌,干脆说两句好话,把他对付走就得啦。先生!
甲 完不了!
乙 您吓我一跳,告诉您,我从小学艺,不大会讲话,因为我是个江湖人。
甲 江湖人,你可不能比,那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
乙 是啊!他叫什么呀?
甲 话说咸丰年间,京都来了一位壮士,此人身怀绝技,武艺超群。他就是威震武林的京城义侠大刀王五。王五爷在珠市口,开设源顺镖局,广交各方志士,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一些维新人士常来镖局,习武论文,商讨变法之大计。可恨窃国大盗袁世凯,出卖了光绪皇帝,使戊戌变法彻底失败。将光绪囚禁瀛台,并下令严惩维新派,血雨腥风,情况危急,王五爷言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在这天晚上,谭嗣同正在灯下奋笔疾书:“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忽听竹帘一响,走进一人,见此人细腰乍背,双肩抱拢,面如古铜,浓眉大眼,身高六尺开外,鼻直口阔,颏下一部短钢髯,上身穿紧身小袄,下配兜裆滚裤,足下一双薄底青绒快靴,身后背着一把金背砍山刀,真是威风凛凛,光彩照人。谭嗣同连忙拱手相称:老师深夜到此,有何见教?王五爷言道:“到谭大人变法维新,人心所向,此次虽遭险阻,可来日方长,如今事不宜迟,我王某愿保大人,脱离虎口,平安出京。”谭嗣同仰天长笑:“老师啊,您想凡是环球各国维新派,流血牺牲者多,唯我中华未见,以致大事难成。我谭某横刀向天笑,愿做流血第一人。”说完摘下宝剑,双手高高举起:“老师,红粉送佳人,宝剑赠英雄,你我师生,来世再见。”王五爷接过龙泉剑,眼含热泪,口称:“谭大人哪,谭大人,我王五虽是江湖武士草莽村夫,可是俺知道谁好谁坏,谁忠谁奸,谁是谁非,谁美谁丑,谁善谁恶,谁高谁低,犹如泾渭,清浊分明,请大人放心,我要用此剑劈开一条阳关道,捍卫华夏做栋梁。”谭嗣同等六君子,英勇就义后,王五爷冒着生命危险,给六位志士收埋葬。就在一九〇〇年八国联军侵犯了北京城。大刀王五率领镖局全体壮士,攻打帝国主义使馆,取得胜利,是大震京城。联军司令威胁清政府,限三天之内交出大刀王五,否则将杀尽全城百姓。王五爷为人耿直,忠厚,当夜晚间,只身一人闯人联军兵营,杀了一个血染钢锋,可惜寡不敌众,才落人敌穴。最可恨清政府崇洋媚外,将王五爷斩首,把人头悬挂在正阳门城楼之上,为的是杀一儆百。幸有王五爷生前好友,名冠中外迷宗神拳大侠霍元甲,施展绝技,飞身上城楼盗走了王五爷首级,并安放在东直门外灵官古庙内,祭奠这位不朽英灵。后来武林英雄们有诗赞之日:
金刀挥舞震乾坤,抗敌舍命献忠魂。
支持变法标青史,爱国爱民江湖人。
乙 好,真了不起。
甲 大刀王五,你比得了吗?
乙 甭说王五啦,我连王六都比不了。
甲 我看你也好有一比,
乙 比从何来?
甲 好比是面茶锅里头煮蜜桃!
乙 此话怎讲?
甲 你是糊涂歪歪嘴,外带一身毛。
乙 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