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
《新文章会》董礼彬、刘永清等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1956-06
乙 老不见你,这几个月在哪儿?
甲 没出去呀,在家嘛。
乙 在家啊?干吗?
甲 手不释卷,笔不停挥,埋头苦干,钻研文学。
乙 噢,在家用功,瞧不出你倒是一个研究文学的人。
甲 怎么啦,研究文学的人脸上还挂招牌?
乙 不是这么说的。我说你一共念过几年书?
甲 我……(凝想,屈指)56年书。
乙 啊!你今年多大年龄?
甲 42岁。
乙 (向台下观众)同志们请听,42岁能读56年书吗?我倒要问他怎么个算法。(向甲)你小学读几年?
甲 包括幼儿园,七年。
乙 中学几年?
甲 八年。
乙 中学没听说有八年,只有六年的。
甲 同志,你不了解情况,我两年留级也算在里面!
乙 不怕难为情。那么凭你说,也不过一共十五年啦!
甲 七跟八,不是七八五十六吗?我说没错吧!
乙 应当加法。
甲 乘法,才能超额完成!
乙 别强调。你研究些什么文学?
甲 我最喜欢吟诗答对,小品文章,研究很有心得。
乙 噢,还是那老一套的东西!
甲 你才是老一套的冬烘脑筋,用旧眼光看新事物!
乙 你不是说吟诗答对,来一篇风花雪月的玩意儿,有什么了不起?
甲 你说了半天,还是门缝里瞧人,有句老古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今天这时代,还能隔三天看问题?
乙 口气倒不小。
甲 我呀,不瞒你说,吟诗要从李白读到普希金,文学从四书五经一直看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乙 好了,好了,我先向你请教几副对联好吗?
甲 行啊,对对联有个规矩你懂吗?
乙 又是什么规矩?
甲 先得有上联,才能对下联,末了还得加上一道横批。
乙 这横批是什么?
甲 这横批是一副对联的总结,有着画龙点睛的妙处。
乙 别啰嗦,我出上联。
甲 我对下联,还奉送横批。
乙 我说:“天”。
甲 (向下指)当然是“地”。
乙 我说:“高”。
甲 不用说是“低”。
乙 我说:“上”。
甲 (向乙瞪)“下”。
乙 “上山”。
甲 “下乡”。喂,这是热火朝天的群众运动,谁知道?我要求你出题再高深些。
乙 瞧不出你倒是挺聪敏,真有一手。
甲 其实叫小孩儿他也能对!
乙 好,我正式上联来了,我说:“干部上山,山上要干部”,你对!
甲 (学一遍)噢,“干部上山”我懂,可是“山上要干部”却不懂。
乙 山上不要干部,干部上山去干吗?
甲 对啦!山上不要干部,干部上山去,难道是乘风凉去的吗?
乙 对不出,干脆服输。
甲 叫我服输,我能对得起56年书吗?(略想)有啦,你听了。
乙 好。
甲 下联是:“教授下乡,乡下等教授”。
乙 教授为什么要下乡?
甲 干部能上山,教授就不能下乡吗?
乙 你得解释!
甲 科学院科学工作者第一批下放就有五百名,还有大学教授、技术员、先进工作者、文艺工作者,下乡的不知有多少,要很快的使农业机械化,早日实现农业纲要四十条,所以说“教授下乡,乡下也在等着教授”呢!
乙 有道理。
甲 本来就有道理嘛。
乙 那横批是……
甲 “又红又专”。
乙 对,这样才能使知识分子和农民弟兄建立感情,打成一片,做到又红又专。
甲 本来对嘛!
乙 再来一副,我说“三颗人造卫星飞上天,刺刺”。
甲 这对联还有声音?
乙 你下联也得要有声音。
甲 那倒便当,我说“一只阿特拉斯掉下地,蹬蹬”。
乙 什么叫“阿特拉斯”?
甲 说你没学问嘛,你太不关心世界时事知识(拍乙肩)还得好好学习,学习!
乙 就请你指教。
甲 你但知苏联老大哥人造卫星飞上天,却忘了美帝国主义也有发明啊!
乙 美国发明了什么?
甲 他们在去年六月间,那只“举世轰动”的洲际火箭不也上了天吗?
乙 叫什么名称?
甲 就叫“阿特拉斯”,价值二百五十万美元。
乙 上了天吗?
甲 上去了啦!很高。
乙 多高?
甲 大约有五……
乙 五千公里?
甲 五公里!
乙 五公里啊?为什么不再上去?
甲 那你要求不能太高,能上去他们也不傻,上得了才上呢!
乙 上不了怎么样?
甲 上不了,到了五公里就一蓬烟火,“蹬”的开了花,接着第二个“蹬”。
乙 又开花了?
甲 掉下啦!完蛋。
乙 噢,我明白,美帝又发明了一种新式烟火,只是价钱太贵些。
甲 没关系,反正放这高级烟火的钱出在美国人民头上。
乙 那么这对联的横批是……
甲 “东风压倒西风”。
乙 对!有道理。
甲 本来就有道理嘛。
乙 再换一副,我说:“大中华轮胎拳打‘邓禄普’”。
甲 这“邓禄普”三字有些面熟陌生,是……
乙 (扯甲颊)就相等这个。
甲 噢,英国老头牌进口厚皮轮胎,可我的脸皮哪有这样厚?
乙 这是好有一比。你快对下联,也要有具体事实。
甲 过去英国这个老牌帝国主义就在这轮胎上面刮去中国人民的血汗不知有多少呢?现在可天翻地覆啊!
乙 我先不问你这个,你对得了么?
甲 有啦,你听了:“解放牌汽车脚踢‘希佛兰’”。
乙 这“希佛兰”是什么玩意儿?
甲 你只知“邓禄普”,不知“希佛兰”?
乙 讲吧!
甲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出品的希佛兰汽车,行销全世界,挺有名啊!
乙 现在这有名的汽车为什么不来啊?
甲 现在你叫它进来,它死也不敢来了,所以名叫“死勿来”。
乙 这名儿是你替它起的?
甲 不,是我替它翻译的。非但它今后来不了,而且我们的解放牌汽车还出口啦!
乙 这对比简直没法想像。
甲 是啊!解放前我们坐的汽车,缺一个螺丝钉,也得要进口来。
乙 我们新中国的人民,值得骄傲,而且光荣,那么这横批是 ……
甲 “东风压倒西风”。
乙 怎么还是这一句?
甲 拳打邓禄普,脚踢希佛兰,这不是东风压倒西风是什么?
乙 对,正确!还来一副……
甲 你这对下去,老没停啊?
乙 最后一副,上联“骑上千里马,跃进,跃进,再跃进”。(作势表演)
甲 噢,这是指生产大跃进,那很容易,你听着:“出现一条龙,急煞急煞,真急煞”。
乙 有问题啊,人家在跃进,你却在急煞,这是什么思想?
甲 说了半天,你还是不关心时事。我们在跃进,却是有人在着急!
乙 谁在着急?这人一定有问题。
甲 这人不但有问题,而且跟我们水火不相容!
乙 这人到底是谁?你说。
甲 告诉你,这是英国泰晤士报负责人!
乙 噢,原来是帝国主义的报纸,当然有矛盾,那他们着什么急?
甲 泰晤士报曾经这样发表:“我们最好要注意,紧跟在我们后面有一条巨龙,恐怕不到15年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失败!”
乙 英国泰晤士报也讲普通话吗?
甲 不,这是我翻译的。
乙 那末,横批是……
甲乙 (合喊)“东风压倒西风”。
甲 你怎样也知道的?
乙 受了你的启发,多少有些体会了。你那对联文学是有些成就。
甲 可我那小品文还没有发挥。
乙 谈起小品文我也很喜爱,我还要向你请教。
甲 咱俩再来研究研究。
乙 我再出题。
甲 我做文章?
乙 不,做造句。
甲 像话吗?这是小学生做的。
乙 看似容易,要求很高。
甲 你出题吧。
乙 题很简单,是从 1—10,每个数字,做一句子。
甲 那简直太容易,我可以马上唱给你听。(唱梨膏糖调)一块糖来四角方,两国相争楚霸王。三气周瑜葫芦荡,四郎探母杨四郎……
乙 喂,谁希罕听你这陈词滥调?要求高呢。每一句要结合当前时事,簇崭全新的啊!
甲 噢,要新的,那也难不了我。你听着……
乙 一——
甲 一定要追先进,比先进。
乙 两——
甲 两条道路的斗争。
乙 马上就套去,本领大。那末三——
甲 “三大主义”是资产阶级思想的残余。
乙 四——
甲 四面八方掀起新的生产高潮。
乙 五——
甲 五年计划第二个早已开始。
乙 六——
甲 六亿人民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
乙 七——
甲 七害要除尽。
乙 对,除七害运动是要紧。八——
甲 八年要比100年。
乙 这句未……
甲 你还在木而觉之!现在已经八年不止100年啦!
乙 对对。九——
甲 九九归一,右派分子低头认罪。
乙 十——
甲 十五年……
乙 赶上英国。
甲 超过英国!你又落后形势了,三月廿日报纸上载着“赶上英国不用十五年”吗?
乙 造句内容尚称满意,只是小品文听你介绍最拿手,还要请你发挥一下。
甲 小品文也要题目。
乙 题目已准备好,只八个字。
甲 请你念出来,可以当面做文。
乙 听了: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甲 你对人家要求内容要新,你自己却把“百家姓”老古董也搬出来!
乙 你先别下结论,这要求还没有向你说明。
甲 你说吧,什么要求?
乙 从赵钱孙李,到周吴郑王,这两句之间,要嵌进几十句子,每一句尾字,要衔接下一句首字。
甲 你说了半天,我根本不懂,同志们也不会懂的,请你先打个样子看看。
乙 可以末,请你抓尾。(以后,乙喊一句,甲须抓住末尾一字)“赵钱孙李,李少春,春天一片新气象,像一朵美丽的鲜花,花好月圆,圆满幸福,福星高照(指三颗苏联大福星),照耀五大洲——周吴郑王。
甲 噢,你这样周吴郑王的!可是你那内容不够具体,应当充实。
乙 我这是样品,对你要求又高一些了,我要求你从赵钱孙李到周吴郑王,要结合一个中心主题,从反右、整改、上山下乡、双反、新的生产高潮,一气呵成,簇崭新鲜。做得满意,我请你大光明电影票一张。
甲 做不出呢?
乙 你请我看。
甲 好,一言为定。你听着:(以后,甲喊一句,乙抓住末尾一字,类推到底)“赵钱孙李,李康年利用整风向党进攻,公然提出定息二十年的建议书,书上说赎买是政府欠了资本家的债,债款二十二亿元要一次付清,清产核资银贷两讫,七年定息他说:只算还三分之一,一面污蔑政府揩了三分之二的油,有他的如意算盘,盘来盘去想袋袋里麦克麦克……
乙 你这文章里还有“麦克,麦克”?
甲 我的文章很通俗,男女老少都懂。
乙 好好,“麦克,麦克”克下去……
甲 揢掉资产阶级帽子,只想在六亿人民头上去刮,刮下来的钱想享受一辈子,志同道合的章乃器……
乙 又是一个右派分子嘛。
甲 你说要新鲜嘛!
乙 “章乃器下去……”
甲 “气焰嚣张,张着口嚷说‘定息不是剥削’,削尖头说‘资产阶级没有两面性’,心里念念不忘走资本主义道路,罗隆基和章伯钧是一条心,……”
乙 又是两个大右派。
甲 新鲜嘛!
乙 对对,“心”下去……
甲 “心肠最狠毒,毒计在‘政治设计院’的阴谋,贸贸然发起‘平反委员会’,会后组织‘章罗大联盟’,盟兄盟弟露出了野心欲望,黄绍竑原是个杀人魔王……”
乙 又是一个大右派!
甲 你扯什么?你就都要新鲜东西呀。
乙 对对,“杀人魔王,‘王’下去……”
甲 “妄想做军阀的美梦,懵懵懂懂说‘法院判案有冤枉’,妄想抓住缺点夸大,大胆狂徒辱葛佩琦,歧视政府仇恨共产党,党员成了他的眼中钉,顶顶可恨的是他说‘党员都可以杀’,杀气腾腾真疯狂,狂妄嚣张,张开血盆大口,口口声声反对党,党天下”是储安平的谬论……”
乙 右派大集会啦!
甲 你说要一气呵成。
乙 对对,“谬论论下去……”
甲 论调是散毒放火,火炮向党向人民乱轰,轰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怒气勃勃一致声讨,讨伐右派分子是一场尖锐的政治斗争,真理只有一条,条条道路通向社会主义,伲要提高警惕克服麻痹思想,向第二个五年计划迈步前进,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勤俭办一切事业,热火朝天上山下乡……
乙 干部下放啦。“乡下去……”
甲 向农民弟兄学习,习惯农民的劳动生活,活泼愉快劲头十足,作一个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战士,自己要经得起考验,你要反浪费反保守……
乙 “双反”运动啦。
甲 你题目的要求嘛。
乙 对对,“守下去……”
甲 手搀手全面大跃进,经常要六比……
乙 这六比是怎样比法?
甲 比革命干劲。少年、青年、壮年、老年、妇女、干部都有一个比法。
乙 少年比——
甲 罗成。
乙 青年比——
甲 赵云。
乙 壮年比——
甲 武松。
乙 老将比——
甲 黄忠。
乙 妇女比——
甲 穆桂英。
乙 干部呢——
甲 诸葛亮!
乙 有道理,六比比下去……
甲 比干劲还要加钻劲,进一步掀起新的生产高潮,朝美丽幸福的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周吴郑王。
乙 噢,你是这样周吴郑王的。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