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架 - 朱相臣口述 蔡培生整理

复制本页链接

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小段汇集》薛永年、陈新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生活当中,两口子吵几句嘴也是常有的事。

舌头没有碰不着牙的,发生这样的事要互相让一句两句,有一个人不吱声了就完了。

作为街坊邻居的遇上,劝劝也就拉开了。

是呀。

可也得会劝。通常男的过去劝,得向着男的;女的过去劝,得向着女的。

还有这一说?

那当然啦!比方说,街坊二姐过去劝架:“哟!嫂子,因为什么呀,吵起来啦!怎么了?大哥,别跟我嫂子吵啦!真是的,还要我嫂子怎么着,你在外头忙一天,我嫂子也没闲着呀!做菜做饭,洗洗涮澜,哪样不是我嫂子呀!再说看看这仨孩子,多干净呀!多规矩呀!不是我说你,你一个月才进多少钱呀?我嫂子省吃俭用,把家弄成这样,这多不容易啊!亏你还跟嫂子吵呢,什么了不起的事呀!得了嫂子,你也别生气了,其实我大哥也就是这脾气,吵过就完。你也不是不知道,话说开了就得。你先到我屋里坐会儿,消消气儿再回来。”你看怎么样,女的向着女的。

好!那男的向着男的呢?

我再学学。街坊三爷过去了:“什么事呀,吵起来啦?怎么了大哥,跟谁呀?跟我嫂子呀!要说嫂子你也别生那么大气,像我哥哥这样的就算不错了,一天到晚地奔忙,不错花一个钱,

为的是谁呢?还不都是为了你们娘几个吗!他要是在外头遇上啥别扭了,到家里,你不安慰他,谁安慰他呀?行啦。大哥,我嫂子也不容易,也是一天忙到晚的,可能对你要求过高了,那也是出于对你的信任,你也不该得理不让人。别吵了,到我屋里去歇会儿,哎,我可有瓶好酒,咱哥俩喝两盅。走吧,大哥。”怎么样?

好!是得这样劝。

可劝架男的不能向着女的,女的也不能向着男的。

为了他们好,向着谁有什么关系?

不信,咱试试,非吵乱套了不可。

我看不见得。

比方街坊的两口子吵起来了,这位三爷过去了:“嫂子,怎么啦?又跟谁怄气呀?噢,大哥你呀!你怎么回来啦?”

废话!人家的家嘛,人家不回来!?

“你可倒好,经常不回家,一回家就找碴儿。”

啊?

“你也真不像话,像我嫂子这样漂亮又能干的,你哪儿找去呀?你还不知足哪!你也没找块镜子照照,配得上我嫂子嘛!嫂子,别生气了,你身体又不好,就当他没回来。走,你跟我走⋯⋯”

“找你弟妹去。”

“蹓蹓马路去。”

啊?不像话!

是不是不行?女的向着男的也不行。

是吗?

比如街坊两口子吵起来了,二姐过去,进门就帮着男的说:“哟大哥,跟谁吵起来了?甭说,又是跟我嫂子。你干么呀,跟她一般见识!你在外头累一天了,回来看着顺眼就在家里待会儿,不顺眼就到别屋坐坐,犯得上跟她怄这么大气吗?”

有这么劝的吗?

“真是的,就做点饭呗,指东骂西的,一天没个好脸。你再看看孩子们造的这样!嫂子,不是我做妹妹的说你,我大哥脾气够好的了,搁别人早不要你啦!”“得了大哥,你别气坏了身体。走,跟我走⋯⋯”

干什么去?

咱俩看电影去。

啊!这是劝架?

这是插足!

(朱相臣口述 蔡培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