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录音对缺少的部分重要段落补足,出入不太大的仍按原书。)
来源信息
《马三立表演相声精品集》 王文章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
对应录音:马三立 王凤山《白事会》(少量字句有出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t4y1P7u2/
甲 为什么一个演员,说也好,唱也好,为什么先鞠一个躬啊?
乙 是啊!
甲 不是得罪谁了,赔不是来了吧?为了学艺先学礼,上台鞠个躬什么意思啊?
乙 什么意思?
甲 尊敬的观众欢迎我们,鼓掌,你们来了。你们好!我们鞠躬要认真,要45度,这样就90度了,看看各位。
乙 给观众敬礼。
甲 鞠躬的时候不要看,(做像)这叫杂技的顶碗。你好,你找谁啊?我也好!
乙 你干吗呀?
甲 省得你问我了,家里都好啊?都谁好啊?
乙 不知道,什么叫都谁好啊?您问谁谁好!
甲 老太太好?大娘好?婶子好?
乙 好!好!好!
甲 大嫂子好?弟妹好?
乙 我们家是寡妇大院,都是女的,没有男的。
甲 我们家男的多。
乙 咱搬一块住去。
甲 我回家商量商量。
乙 别商量了。
甲 老爷子好?
乙 我爸爸过去了。
甲 过哪边去了?
乙 刚走过去。
甲 解手去了吧!我去叫,刚走过一个去。
乙 过哪边去,不是走过去了,是下世了。
甲 上自由市场了,做买卖,卖果仁。
乙 谁说的?
甲 卖傻子瓜子,那是傻子。
乙 下世,就没了。
甲 找找去,手绢儿没了还得找找呢①。
① 原书作“手指没了还不找找”,从录音。
乙 怎么找?
甲 告示,登报声明,写个寻人启事,写呀!
乙 怎么写呀?
甲 行了,您听词儿,上边写四个大字,寻人那个人字要倒写着。
乙 那干吗?
甲 为的是吉利,人到了啊!人到了,再画一道;忠不顾身,孝不顾耻。忠当尽命,孝当竭力。羊羔跪乳,三年集养,王凤山幼读诗书,通知礼仪,未敢忘怀,昨晚偶不留神走失亲爹一个,是亲爹。
乙 是亲爹。
甲 走失亲爹一名,呈报公安局通报查找外,特登报端,望求四方仁人君子如有知其下落,把我全爹送回。
乙 怎么还全爹呀?
甲 不全可不行,不缺须不短尾儿的。
乙 那是蛐蛐。
甲 全爹送回者,酬金一百块,酬款已备,决不食言,王凤山,详细地址。
乙 我听着都新鲜。
甲 底下还要写清楚。
乙 干吗呀?
甲 写清楚,你爸爸是什么模样,什么长相,穿什么衣裳,有什么特征,最好有张相片。
乙 哟。
甲 你别马马虎虎,想省事可就费事了。
乙 怎么呢?
甲 简单:王凤山有爸一个,把老头送到家去酬谢一百元。老头儿多了,公园大椅上三四十个,呼啦呼啦都去了,到你们家一百元一个,得两三千块钱。
乙 我一个都不要,都给你送去。
甲 你不是告诉没了吗?没了就这么找。
乙 没了,不懂,干脆说,死了。
甲 不能,你爸没死过。
乙 死了。
甲 对,你爸解放前就死了,打你爸爸有病我常去,你爸爸的白事谁给办的,我。
乙 是啊,听说你没少受累。
甲 哎,咱过得着,受累。那年你没在家,省事了。
乙 我干吗省事了,叫汽车给撞了得了。我上外地给别人应了点事。
甲 你没在此地!你跟你老伴、媳妇在广州,给你打电报你也来不了。
乙 来不及。
甲 你大哥兄弟,你大嫂,兄弟媳妇,你们老二,你大姐比你大哥大二岁,对不对?
乙 对。
甲 大姐出阁了,二妹妹三妹妹还没出阁。
乙 是。
甲 现在三妹妹都当上姥姥了。打你爸爸有病我天天去,不吃饭,尽吃药,变模样了。
乙 走形了。
甲 我就跟大哥说:凤山可没在着。家里老头老吃汤药,虽说也管点事,我跟老三商量商量让老头住医院啊?老三说他没住过医院,他不去,我说我问问。
乙 哎。
甲 老爷子,您天天喝汤药一天一天见好!您住医院吧,再吃点西药。
乙 哎。
甲 摇头,不去,我呀不行了。
乙 爸爸不行了。
甲 我不行了。
乙 你呀!早就不行了,不是现在不行。
甲 我找你三兄弟,让你三兄弟说,医院比这条件好。
乙 哎。
甲 老三,走走停停,爸爸。
乙 哎。
甲 答应的倒脆生,老三叫你父亲,再答应就踹你,别打岔。
乙 不打岔。
甲 送您上医院找个车,有护士照顾您。“不去,你们要好好孝敬你妈。”闭上眼,不说话了,不言语了。
我过去一瞧啊,咽气了,无常了,亡故了,不在了;没了,没有了;完了,完事了,完事大吉了;吹了,吹灯了,吹灯拔蜡了;嗝了,嗝屁了,嗝屁着凉了;撂了,撂挑子了;皮儿了,皮儿两张了;土了,土点了;无常到了,万事休了,俩六一个幺——眼儿猴了。
乙 嗐!你就说死了不就完了。
甲 我赶紧跑到厨房叫你大哥,你大哥还在厨房熬药呢,煎汤药呢。“大哥别煎了,老头完了”,你哥就一愣,“啊!老头死了”,你大哥一听,当时,哗哗,哭了。
乙 有这么哭的吗,不知道的以为是尿了。
甲 泪如泉涌,哗哗,啪嗒啪嗒掉了十一个眼泪。
乙 他还给数着呢。
甲 你哥哥大小眼儿嘛。
乙 哎!
甲 听北屋都哇哇地哭起来了,你大嫂子,兄弟媳妇,姐儿俩也哭。我说,先别哭,把你大姐给请来。你姐姐来了,四十多岁,很胖,哭两声就哭两声。大姐呀,先别哭,咱们研究这事怎么办,等安排好了,你们兄弟姐妹上坟地里哭去。就大姐你岁数大,这白事咱怎么办?大姐说,我呀,岁数大了怎么也出了门了,也是外人,还是听大哥的吧!凤山没在家,老大老三说怎么好,就怎么好!叫我拿多少钱,我就拿多少钱,我随着。我说,好!大姐说话漂亮,我爱听。大哥怎么办,该吃吃,该喝喝,熬了一锅粥,扑差,扑差,喝了两碗。
乙 有这么喝粥的吗?扑差,扑差的?
甲 哗啦哗啦。
乙 干嘛?下雨……
甲 哇呀呀呀……
乙 好,张飞来了。
甲 怎么着?
乙 就喝粥就得了。
甲 大家出主意吧!你哥哥说呀,(慢)“反正红白喜事无尽无休,怎么叫大办,怎么叫小办,只要说过得去就行了。‘心到神知,上供人吃’,怎么出这个殡,办这个白事,不就是让街坊四邻看吗,亡人不也是不知道吗,我说咱们简简单单的,说得过去呀我看就差不多。”
老三说(急)“不能!穷人不可富葬,富人不可穷埋!咱们虽然不是财主啊,咱不趁钱,但是咱们也不算太穷,咱不能用四块板把老爷子给抬出去呀,咱们得像个样儿啊,有大姐兜着,不管花多少钱,不够让她添。大姐夫家里有钱。”
大姐说,“没关系,用多少钱我拿,不管花多少钱,我添一半都行。”
我说“好,这不这么说,交我了,我办。钱少花,事要办得好,让你们哥几个姐几个,露脸!”
乙 诶!
甲 我办当然我不行。
乙 噢。
甲 我得找内行。
乙 哦,还有内行?
甲 红、白、喜、寿、事,这个没有内行办,你是白费钱,办不好。
乙 对。
甲 我找熟人,我有朋友啊。王十二,翟鹤灵,李文清,崇四爷,这都是久帮给人办红白喜寿事的,把这几位请来,我们打算花多少钱,您看怎么办,咱们要对得起老头儿!对得起老爷子!
乙 对。
甲 老爷子不易。这一辈子真是为家为业操劳过度,他老人家年老气衰,心脏之症,痛疼剧烈,经著名医师:肖如友孔伯华杨好茹施今墨等十大名医会诊,结果是医药无效,你父亲西方接引,与世长辞,够奔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乙 哎,就说死了,不就行了吗?
甲 他这一死,报丧的讣闻撒出去,各地的亲友都来吊唁,花圈、挽联、帐子、纸盘,简直的不计其数。你父亲的装裹,新鲜,我没见过,不是一般的死人穿的袍套靴帽,你爸爸信佛!
乙 对。
甲 穿的这身佛啊可太好了,这身衣裳,这装裹,定做的。
乙 哦。
甲 早先做的,早就预备好了。
乙 对,早做的。
甲 你爸爸信佛嘛,穿的全身道服,整部金刚经,陀罗经被,水袜银鞋,蓝呢子盘金线,厚底儿福字履,你爸爸这口棺材讲究,讲究!北京前门外打磨厂万意祥买的。
乙 对!
甲 材料叫金丝楠挂荫陈里。
乙 嗬。
甲 上黑漆,三道大漆,挂金边,头顶福字,脚踩莲花,棺材头了写着白字,是你爸爸名字,是宋体,扁字。
乙 啊。
甲 每一个字这么宽,这么扁,上写“清封”,清封两字用红色。清封登侍郎,王太公,讳——致和。
乙 我爸爸叫王致和。
甲 入殓!入殓入响殓,不是无声无色地,把死人抬起来,往棺材里一放就完了。响殓!
乙 奏大乐。
甲 找来二十多个吹锅手。
乙 吹锅手啊?
甲 吹广……吹……吹鬼手……
乙 得得得您别乱说了!
甲 吹什么手?
乙 吹鼓手。
甲 吹鼓手!吹唢呐,打大锣,咣咣咣咣,敲的震天震地,掐尸的入殓的四位师傅到床板那儿,托你父亲这尸首,托起来,“请大爷!”,就叫你大哥,叫你大哥过来干嘛?托着你父亲的脑袋。
乙 这叫长子抱头。
甲 对了,长子抱头。嘱咐好了,“师傅们!准备!”,“(学京剧调音)嗒,滴滴,嗒,嘀嘀嘀……”都准备好了,请大爷!起家伙!走,起——!(哼京剧尾声)“哒嘀哒嘀……答滴拉嗒滴——滴——哒——”
乙 散戏了这个!
甲 反正吹唢呐,我不知道吹什么牌子。
乙 那也不能吹这个。
甲 入响殓,到第三天,接三经,找来了四十个大和尚。
乙 怎么还要大和尚,不要那大和尚。
甲 找四十个和尚来念经,念什么呀!放焰口施食,六张八仙桌子放在一起,一大条,两边和尚坐满了,敲打着乐器,吹管子的,吹笙的,打九音锣的,打铜钹的,“垮——切——垮——,切垮——切垮切垮……”当间儿坐一个,戴着个五佛冠,他帽子上有五个小佛爷。
乙 对。
甲 这叫大帽,咽口施食的头一篇,我给你念念:道场成就,赈济疆场,斋主虔诚,上香设拜,坛下海众,俱扬圣号,这是前六句。
乙 嗯。嗯。
甲 当间大段唱,接唱,
(唱)道场成就,赈济疆场,
斋主虔诚,上香设拜,
坛下海众,俱扬圣号,
苦海滔滔孽自招,迷人不醒半分毫。
世人不把弥陀念,枉在世上走一遭。
施功德再惹茗香,再伸召请,
召请亡灵来赴会,趁此上莲台。
一心召请啊唉——
嘣嘣嘣嘣……咣——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施功德再惹茗香,再伸召请,
召请那清封登侍郎(蹬死狼),踹死狗,压死耗子,踢死猫#$@%……
……来受甘露法事诶——
乙 (扇子打甲头)
甲 你这是念完经打和尚!
乙 这叫什么?
甲 这叫咽口施食!
乙 咽口施食就完了,念点就得了!
甲 每七天来一次,迎七!迎七经,二七经,三七经,搁到七七四九天,才出殡。出殡那天赶上了一个好天,在院里搭了一个大天棚,搭什么呀!起脊大棚,门口外立了三棵白杉篙,两边是钟鼓二楼过街牌楼。
乙 噢。
甲 大牌楼是什么搭的,用白兰纸搭的彩牌楼,正当中写三个字”当大事”,孔子①曰:“惟送死者,以当大事”,两边是音乐齐奏鼓乐喧天。两个黑红帽,在灵堂引路,请来了文官点主,武将祭门,连放三声铁炮,先由杠夫二十四名,将金棺请出门外,上小杠四十八杠,后换大罩八十人杠!杠夫满都是红缨帽绿架衣、剃头、洗澡、穿靴子、挽穿套裤,八十人杠换三班二百四十人!
① 应为孟子,《孟子·离娄下·第十三章》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原文未提,录音为“孔子曰”。
乙 嗬!
甲 这殡,摆开了一字长蛇五里地!
最前面是三丈六的明旌幡,写着你父亲的官衔。接着就是纸人纸马,都纸糊的,开路鬼、打路鬼、英雄斗志百鹤图(bo hao tu)、方弼方相哼哈二将、秦琼敬德(dei)神荼郁垒四大门神,有羊角哀、左伯桃、伯夷、叔齐名为四贤。
旗罗伞扇奏大乐,两堂彩谱,一顶引魂轿,有军乐队、铜管乐、管弦乐,还有打击乐,童音法鼓子弟文场,七个大座带家庙!
松鹤(hao)松鹿松亭子,松伞松幡松轿子,花伞花幡花轿子,金瓜钺斧朝天镫,缨舞缨幡缨罩缨,肃静回避牌一样五十对。黄缎子绣花伞一堂,上绣金福字儿。
飞龙旗,飞凤旗,飞虎旗,飞豹旗,飞彪旗,飞熊旗,飞鱼旗,飞鳌旗,四对香幡,八对香伞。
尼姑二十名,道姑二十名,和尚四十名,老道四十名,喇嘛四十名,北京佛教会居士林的居士也来送殡,童子雪柳一百五十对,花圈四百对,挽联四百对。
当中有影亭一座。上摆着你父亲的相片——
(学猴相)
乙 猴儿啊!成了成了。
甲 各界亲友送殡的两千多位,送殡的亲友胸前都戴着白纸花,两个白帷幕,白帷幕里头两个架着你哥哥,两个搀着你兄弟,哥俩头戴麻冠,身穿重孝,手拿哭丧棒,你哥哥左手还扛着引魂幡,哭的是泣不成声,洒纸钱的是北京的一撮毛,撒纸钱、三层开花、节节高。
乙 嘿。
甲 大棺罩过来了,二个打响尺的倒退着走,蓬,蓬,蓬,八十人杠,刷刷刷,走的是又整齐又稳当,棺罩车过去,有六十辆洋马车,家属女眷出来送殡。这个殡早晨九点发引,下午四点半才到你们家。
乙 啊,怎么又抬回来了?
甲 是……没找着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