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内容记录自唱片录音,部分用词不确定处参照《戏考大王》,有出入处从录音。)
来源信息
张寿臣 陶湘茹《开粥厂》高亭唱片 20世纪30年代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J411J7B7/
(参考)《戏考大王》戏剧研究社编 中华出版社 1936年
甲 高亭公司聘请张寿臣、陶湘茹说一段对口相声,这玩意儿叫《开粥场》、又名《乐善好施》。
甲 陶先生。
乙 岂敢!
甲 台甫怎么称呼啊?
乙 草字湘茹啊。
甲 贵处的?
乙 北京。
甲 噢,咱们同乡!
乙 您也是北京吗?
甲 我在京西呀,有个房山县。
乙 哦,您那儿人。
甲 我新晋到您这贵宝地。
乙 您到这有什么公事?
甲 在这个下边啊,英国的有美丰*!
美丰洋行。当时有名的汽车行。
乙 是啊?
甲 打了一打汽车。
乙 您要开车行?
甲 哎!我还开车行呢?一打汽车,个个儿坐还不够呢,开车行?
乙 您哪坐得了一打汽车?
甲 这往后阴天下雨,冬天下雪,上那茅房解手去,不得坐车呀?
乙 您上茅房解手都坐汽车去!
甲 哎,我那茅房宽敞。
乙 多宽的茅房?
甲 我那茅房方圆占四里地。
乙 茅房四里?
甲 我那院墙一门八里地。
乙 嗯嗯。
甲 后花园的水通着护城河。
乙 嚯。
甲 我家那养的龙井鱼啊,都赛过叫驴。
乙 嗯嗯
甲 蛤蟆秧子比骆驼个大。
乙 没看见过!
甲 净看家的狗四千多条。
乙 院子大了。
甲 使唤老妈儿三千多个。
乙 老妈儿?
甲 啊,我那比老妈儿厂*还热闹!
《戏考大王》作“老孤堂”,但总觉不像。
乙 嗬!
甲 听说粥厂,我就开了六个粥厂。
乙 怎么着,您还要施舍施舍?
甲 那那么富余几个钱,要他干什么呀?
乙 那么您那儿也就十月开张腊月完哪?
甲 那是官粥厂的,我这私立的!
乙 怎么个意思?
甲 一年三百六十天呢,长期老有。
乙 嗯嗯。
甲 正月初一开,开腊月三十,过年间老有。
乙 哦。
甲 养活九万多难民。
乙 要说一天,这小米儿施舍都不在少数。
甲 小米儿?
乙 嗯。
甲 一点儿粥也没有!
乙 不是粥厂吗?
甲 应名粥厂,没粥!
乙 给他们什么呀?
甲 一天三遍!
乙 都什么呀?
甲 早先包饺子、上午打卤面、晚么眼儿炖肉烙饼。
乙 嗯。
甲 礼拜就烧鸭子。初一十五啊,遛一桌燕菜席。吃完了,会爱打牌的呢,给十块钱打牌,不会打牌坐着飞艇,外头溜达溜达再回来。
乙 没听过这事!
甲 开粥厂舍嘛。20多岁给娶个媳妇。
乙 还管娶个媳妇?
甲 平常是这么舍,这还不要紧。到节了年了,还单舍。
乙 到节年还得预备预备?
甲 哎一节一节的。
乙 那么这个五月节,您施舍什么呢?
甲 五月节是每人一份!
乙 给他们什么呢?
甲 九万多难民。那九万多份。
乙 啊。
甲 每一份儿有江米粽子一百。(嗯。)神符一张、一碟黑桑葚、一碟白桑葚、一碟带把儿甜樱桃、山樱桃一蒲包。(嗯。)大杏儿二百、蒲子六把、艾子六把、雄黄四两、五毒饽饽四盒、玫瑰饼、藤萝饼一样五斤、山海关的汽水两打、两打灵丹,两打双妹花露水、有三十五斤黄花鱼。
乙 真齐全!
甲 舍嘛!
乙 六月呢?
甲 六月有俩大褂儿。
乙 七月喽?
甲 扯个软夹袄。
乙 八月呢?
甲 八月麻烦了,中秋节呀。
乙 也得预备呀。
甲 舍呀。
乙 八月节给他们什么?
甲 每一份有五斤一个的团圆饼。(嗯。)月亮码一张、白酥锭一封、大双包一对、鸡冠子花一朵、毛豆枝儿一枝。(哦?)白花藕一只、白月饼十五斤、红月饼一个、三十自来白、五十自来红。蜜桃、苹果、石榴、柿子、槟子、鸭儿梨、白梨、虎拉车一样五个。酸梨、沙果、沙果梨一样五十个。一斤英娄枣、二斤嘎嘎枣、二斤红葡萄、斤半白葡萄、三白的西瓜一个、老白干儿、状元红、莲花白、葡萄绿、玫瑰露一样五斤。河螃蟹八斤半,大个儿的圆脐,满是活的!
乙 真不少啊!
甲 九月?
乙 舍舍棉衣裳。
甲 你要到了十月?
乙 十月有个皮袄,没什么好的。
甲 老羊皮吗?
乙 哎,狐腿的,您凑合穿。
甲 嗬!
乙 十一月。
甲 十一月?舍一个大氅啊,随着两个海龙帽子。
乙 海龙的帽子?
甲 啊。
乙 得了,这腊月您就甭舍喽!
甲 哎?大丰满的(?),到年下了,腊月过年了,怎么倒不舍了?
乙 怎么年下您还得施舍呢?
甲 那“君子遵道而行,则能择乎善也!半途而废,则力之不足也。”
乙 这两句嘛?还拽两句。
甲 修好您得修得了啊(?)。
乙 那是喽。
甲 今天我这开粥厂九万多人。
乙 嗯。
甲 人家不许开吗?
乙 谁不许呢?
甲 给别人开一家粥厂,我这人倒多了。
乙 嗯。
甲 一天多花几个钱,那心里倒没什么关系啊,我这开粥厂九万多人,人家开粥厂了,我这没人啦?全那边儿去啦?
乙 怎么样呢?
甲 修好一家挨一家的,谁让谁啊?
乙 这修好还大竞争啊?
甲 什么话?什么不是人多好哪?
乙 像这个腊月,您施舍什么呢?
甲 腊月可多了。
乙 好。
甲 这个佛教人呢,先打这个佛前书。
乙 给佛前的预备。
甲 三十儿晚上啊,直盯这个正月初五六这几天,荤素馅的包饺子。
乙 啊。
甲 初八顺星、十五元宵节、二十五填仓、二月二龙抬头吃薄饼,全有!
乙 满在其内?
甲 全在其内。
乙 给他们什么呢?
甲 九万多份。
乙 是啊。
甲 每一份有八寸宽五尺高五碗蜜供。
乙 五碗?
甲 元字苹果二十五个为一堂、面馅五碗、素菜五碗、月饼二十五斤。神纸老佛供、天地供、灶王供、马王供一样三碗、祠堂供三堂、春橘二十五个一堂、白蜜供五碗一堂、白玉灯*二十五斤一堂。财神供一桌、供花一堂。佛花一对、金童一对、大殿香一柱、细殿香一把。檀香四两、降香四两、云香二两、炭饼五十个、万寿香五束、白素锭五封。(嗯。)高香五封、线香两封、五斤重通宵蜡一对、套花白蜡一对。(嗬。)大双包四对、小双包四对、钱粮四封、万头鞭一挂。五把麻雷子、五把二踢脚、卦钱一百张。大画五张、小画十张、石印名片一百张、烧纸钱粮一份。(嗯。)街门对、屋门对、大佛对、灶王对、横披福字。抬头见喜、出门见喜、春条全份、黄白年糕十斤。煤球五百斤、硬煤三百斤、大炭二百斤、两包白米、四口袋公斤面*、五百馒头。(嗬。)猪头一个、鲤鱼一尾、红公鸡一只、五十斤羊肉、三十斤猪肉、二十斤牛肉、四挂肘子、五斤猪油、下水全份。五封羊腿、十只小鸡、五只鸭子、三只野鸡、一只野猫。(嗯。)鹿尾一对、冰鱼两包、海参、燕窝四两、口蘑半斤、五十鸡子儿、三十鸭子儿、二十松花、二十鸽子蛋。(嗯。)半斤黄花、四两木耳、四两金针、四两鹿角菜、四两冬菜、四两大虾米、五钱胡椒面、一两豆豉、半斤芝麻、一斤紫苋、半斤片苋(?)、五张油皮、三斤海带菜。香干五十块、菜干五十块、软筋三十块、面筋五条、烙炸五十块、豆腐五十块。一斤磨盐、五斤黄酱、三斤黑酱油、二斤白酱油。一斤料酒、五斤米醋、三斤香油、两瓶白兰地、一百江米大元宵。一百斤白菜、五斤味韮、两对黄瓜、半斤香椿、一个金表、两桶老炮台、一通麻将牌。
白玉灯:《戏考大王》作“白月饼”,听起来总觉不像。
四口袋公斤面:《戏考大王》作“四袋白面”,感觉不像,但又不确定正确的字是什么。
乙 真齐全!
甲 平常日子不算过年过节。我家里开开门得三百多万。
乙 得吗。
甲 今早起我把被窝当了一块钱。换了三百多子儿。吃了一顿饭没钱了。
乙 您不是都施舍么。
甲 我打算那么舍。我还没发财哪!
乙 别挨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