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酸梅汤 - 金涛述 新纪元记

复制本页链接

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小段汇集》薛永年、陈新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听书有书迷,听戏有戏迷。我们街坊有一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戏迷。这位平时说话上戏韵,走路打家伙点儿,干什么都离不开戏,可以说是生活戏剧化了。

早上起来,他妈叫他吃饭。吃什么饭呢?大米饭,余丸子。戏迷一看这丸子,拿起汤勺,大台,怎么的了?进嘴里一个丸子。“大台”,又进去一个。“大台,大台,台台台台衣台台”,这盘丸子全台进去了。

吃完了饭,戏迷觉着肚子疼,要上厕所。上厕所他也上戏韵:“啊,妈妈,孩儿腹内疼痛,要出大恭,给儿一张手纸。”他妈差点儿没把鼻子气歪了,上厕所也上戏韵:“给你。”“接旨。”那位说了,“接圣旨呀?”哪呀,接手纸。

戏迷上完厕所,他爸说啦,别老在家呆着,出去做买卖去吧。戏迷做什么买卖呀?卖酸梅汤。这买卖好做,买点儿桂花、酸梅,再放点儿糖,用水一熬就成酸梅汤了。熬了这么一大桶,放到马路边,再放一张桌子,上面放一些水碗,手里拿个铁勺,哪位要喝,把汤盛到碗里,这就行了。可戏迷卖酸梅汤和别人不一样。怎么呢?他吆喝正和唱京戏一样。词儿是卖酸梅汤的词儿,味儿是京剧的味儿。一吆喝是这样,我给您学学:

站立大街高声嚷,

尊一声列位听端详:

我这里卖的本是酸梅汤,

天下第一美名扬。

您要不信请尝尝,

我在里边加的是青丝、玫瑰、薄荷糖。

一个子儿一碗,某就不要谎。

“仓七大七,贝,贝,贝”,他打破仨碗。

(金涛述 新纪元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