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
《众友十年 相声茶馆》一默编 海河文化编辑部 2009
甲 干什么都不容易。
乙 那是啊!
甲 做小买卖,也不容易,也不简单。
乙 还真是。
甲 你光看人家挣钱了,你看来回试试。你进货容易,货进来你得卖去。不会卖都不行。拿卖青菜来说吧!
乙 卖菜的。
甲 看着没什么,进货赶早黑咕隆咚起来,弄一辆三轮车,菜上的不少。可你得把它卖出去。外行没地方卖去,推着一车菜大街小巷来回转悠。
乙 下街道卖去。
甲 人家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人家以为你给谁送菜的呢!
乙 怎么办呢?
甲 你得吆喝呢,你光看人家喝的挺好,人家常干,你没做过买卖,推着一车菜他还不敢吆喝。
乙 张不开嘴。
甲 他害,吆喝是报君知,你喊出来就为人人知道。可他喝还怕人听见,你说哪能开张吗?你看他那模样。不想卖菜的像小偷,怕熟人看见。帽沿拉的挺低,实在没辙了。
乙 也得吆喝哪。
甲 吆喝吧!不会呀!一车菜哪!看见什么吆喝什么。吆喝吧!卖韭菜、卖芽菜、卖菠菜、卖冬瓜。山药豆子卖黄瓜。
乙 啊,怎么吆喝。
甲 到晚上一看才都卖出去了,就黄瓜剩下了。
乙 怎么没人买那。
甲 谁敢买呀!谁买山药豆子。
乙 看来哪行也不易。
甲 这吆喝不易,有时候我上农贸市场转弯去。卖什么的都有,还有卖服装的哪。你看那卖服装的下那功夫。服装陈列的就跟一朵花一样。真漂亮。
乙 摆的一件一件的。
甲 可就是陈列完了就完了,别的能耐没有,陈列完了没人买,他坐那一边打盹,我看着着急。我替他着急。这买卖不是我的。
乙 要是你的。
甲 要是我的,管有多少件,一上午我都把它卖出去。
乙 你这么有本事?
甲 我会吆喝。
乙 能吆喝。
甲 我吆喝那太特殊了。
乙 怎么呢?
甲 你打农贸市场路过,不是买东西来的,我这一吆喝,你就走不了,你就得过来、你就得看看、你就得买。
乙 这么大的吸引力。
甲 就这么大能耐。
乙 那你怎么吆喝。
甲 我是唱着吆喝。
乙 哦,唱着吆喝唱点京剧。
甲 京剧干嘛。
乙 引人呢?
甲 京剧不行。
乙 唱评戏。
甲 评戏更不行了,京剧评戏现在拥有的观众更少了。也就是爱听京剧的少了,你得我找那都爱听的唱。
乙 那唱什么呢?
甲 唱什么呀!流行歌曲。
乙 对。
甲 男的女的大人小孩都爱听。感兴趣吗?
乙 干嘛?
甲 感兴趣这买卖是咱俩的。咱俩人吆喝。
乙 咱俩人吆喝。
甲 咱俩人合作一会。
乙 可以呀!
甲 行吗?
乙 行呀!
甲 我就这么一说,我唱的是流行歌曲。
乙 我听明白了,流行歌曲我照样随着唱。
甲 您这岁数也能唱流行歌曲。
乙 你别看不起人,这样,你有上句我能给你接个下句。也让你听听。
甲 是吗?我唱上句,你接下句。流行歌曲咱来回试试?
乙 行吗!
甲 你知道我唱那段。
乙 你爱唱什么唱什么,让你难不住。
甲 我想什么唱什么。你接下句。
乙 对呀!
甲 听着!“妹妹你坐船头”。
乙 “哥哥在岸上走”
甲 “恩恩爱爱”
乙 “纤绳荡悠悠”。这没什么。
甲 没想到你真行,还会唱这个歌。
乙 怎么样。
甲 咱拿这两句就够用的了。
乙 咱那这两句吆喝?
甲 咱就用它这个调,不用他的词,那词变成做买卖的词。
乙 那咱卖什么呢?
甲 我想:卖什么呢?咱卖牛仔裤怎么样?
乙 行呀。
甲 男女来少都能穿。
乙 行,咱就卖牛仔裤啦!
甲 这词,咱随机应变。
乙 现编词。
甲 对想想,不过你吆喝的词得捧着我这个词。
乙 行呀。牛仔裤啊。来吧!
甲 (吆喝)“看这条牛仔裤”。“看这条牛仔裤”。(乙看)你干嘛呢!
乙 你那牛仔裤在哪呢。你没牛仔裤。
甲 我这哪有牛仔裤,我拿着手绢代替那牛仔裤。
乙 这就是牛仔裤,我看像包袱皮。
甲 你别光看,你得吆喝。
乙 你有上句,我就有下句。
甲 你得吆喝。
乙 来呀!
甲 “看这条牛仔裤”——
乙 “真正是外国布”。怎么样。
甲 还真行。
乙 外国的布,进口的。
甲 好。这一句这档次提高了。再来,“穿上我的牛仔裤。,
乙 “后边漏屁股”。
甲 完了完了这买卖黄了。
乙 完了完了!这不就是快布,这穿上后边不漏着吗?
甲 你这脑子太慢了,我都告诉你啦!这这不是包袱皮,也不是手绢,这代表是牛仔裤。
乙 这就是牛仔裤。
甲 还是大号的,又肥又大的牛仔裤。
乙 我就随着你得吆喝。
甲 你别老琢磨仨包袱皮。
乙 这回错不了啦。
甲 改词呀。
乙 你放心,随着你。
甲 “穿上我的牛仔裤”。
乙 “合适又舒服”。又合适又舒服怎么样。
甲 往下喝价钱了,你得跟上。
乙 行,来呀!
甲 “要问卖多少钱”。
乙 “一条就一毛五”。
甲 行了行了这买卖全赔进去了。有一毛五一条的裤子吗?
乙 卖得快吗?
甲 你卖得快我赔死了,我还几十块钱来的,买一毛五一条,我吃饱了撑的。
乙 那我吆喝的这个价。
甲 往上涨。
乙 想要高价好办,“一条就一万五”。
甲 你起哄怎么样。
乙 谁起哄了。
甲 谁花——万五买条牛仔裤。
乙 你不是多赚钱吗?
甲 他没有人买呀!往下落。
乙 “一条就八千五”
甲 八千五也不行。落,落。
乙 还高“一条就五千五”。
甲 五千五也贵,还得落。
乙 “一条就三千五”
甲 买身皮尔卡丹西服才多少钱,你得卖贱点。
乙 贱,“一条就一毛五”
甲 又回来了,你要起哄咱别吆喝了。
乙 我知道进价。
甲 知道你吆喝那。
乙 放心我吆喝出来,得叫你有钱可赚。
甲 你知道啊!“要问多少钱?”
乙 “你买二百五”。
甲 你二百五你二百五。
乙 买二百五十元钱。
甲 瞧着倒霉价,我就不爱听这个价。
乙 改改,“一条就一百五”。这个价行了吧!
甲 这个价行“要问卖多少钱”。
乙 “一条就一百五”。
甲 纯粹是外国的货。
乙 生产在咸水沽。
甲 你怎么把说实话说出来了。
乙 我从咸水沽来的。
甲 这咸水沽是哪个国家。
乙 中国,天津。
甲 还说那,我这“纯粹是外国货”你来个咸水沽这明摆着假冒伪劣,你找个外国地名。
乙 找个外国的,可以再来。
甲 “纯粹是外国货”。
乙 “生产在秘鲁”。秘鲁,南美洲怎么样?
甲 这行,咱打头再来一遍,“看这条牛仔裤”
乙 “真正是外国布”。
甲 “穿上我的牛仔裤”。
乙 “合适又舒服”。
甲 “要问他买多少钱”
乙 “一条就一百五”
甲 “纯粹是外国货”。
乙 “生产在秘鲁”。
甲 好,往下咱说说穿上牛仔裤有什么好处。
乙 可以呀!
甲 词得叮住喽。
乙 来呀!
甲 “学生穿上它”
乙 考试就考第五,前五名。
甲 怎么单考第五应该考第一。
乙 考第一他不是不合辙吗?咱得有辙。
甲 行,“工人穿上它”。
乙 干活就突突突。
甲 连外国都说出来了,什么就突突突哇。
乙 那缝纫机一开突突突,那生产多呢。
甲 行,“学生穿上它”
乙 “考试就考第五”。
甲 “工人穿上它”。
乙 “干活就突突突”。
甲 “老头穿上它”。
乙 “脸上就不长胡”。
甲 “老婆穿上它”。
乙 “后边就漏屁股”。
甲 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