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店的字号 - 张寿臣述 李磊记

复制本页链接

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小段汇集》薛永年、陈新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买卖家儿的字号起出来得好听,迎合顾客心理,这买卖准发达。

是啊!

旧社会的商业竞争,在给商号起名字上也反映出来了。

您给举个例子。

一条街上好几个大饭庄,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你叫“会宾楼”,我叫“悦宾楼”。

会见宾客,喜悦宾客,这名字好。

又开了一家儿,名字上既要合乎饭馆的职业特征,又带有竞争的意思。

叫什么?

“鸿宾楼”!

鸿宾大宴,多有气魄!

开鞋店,你叫“千里”,我叫“远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穿上这鞋远征,没个开绽!

太结实了!

有个百货店叫“大有”,这名字多好,规模大,应有尽有。

像个百货店的名字。

对过儿又开了一家儿百货店,从名字上就要压倒它。

叫什么?

大字上边加一横。

“天有”啊!

天生就有,源源不断。

这名字不错。

又开了一家儿百货店叫“大伦”,开市后业务挺好。对面又开一家叫“天伦”。

也是大字上边加了一横。

开市没几天就倒闭了!

怎么?

这名字叫起来别扭。“您这暖瓶哪儿买的?”“大伦。您呢?”“我刚在天伦那儿——”探亲去了!

是不好听!

(张寿臣述 李磊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