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小段汇集》薛永年,陈新 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09
北京有位王爷,姓王,外号叫“古董王”。“古董王”是怎么问事哪?因为他好开玩笑,一肚子古董。古董就是古玩,他的名字叫王慎斋。
这事儿是光绪末年的事,古董王住东安门里,经常去茶馆喝茶。这一天,他正喝茶哪,对过儿桌上有甲乙二人说闲话,俩人越说越抬杠。因为什么?因为听戏。
甲某说:“昨天听谭鑫培这出戏真好,全部《失空斩》,谭鑫培去诸葛亮跟活的一样!”
乙某听完了一撇嘴:“你别说啦,我也去听了,谭鑫培唱正角,哪儿能去诸葛亮啊。”
“去谁?”
“去孔明啊!”
甲某说:“诸葛亮不就是孔明嘛?这是一个人哪!”
乙某把眼睛瞪得灯泡那么大:“谁说的,诸葛亮和孔明是俩人,诸葛亮姓诸,孔明姓孔。”
俩人越说越僵啊!
甲某说:“这么着,咱俩也别抬杠,咱们赌两块钱,诸葛亮跟孔明要是俩人,我输两块钱,要是一个人?”
“我输你两块呀!”
一人掏两块钱,放桌子上了。俩人说:“咱找个人问问,就间这句话。”一抬头,看见古董王了。
“王爷,跟您打听件事。”
“什么事?”
两个人把如何说话儿,如何打赌,由头至尾一说,古董王沉得住气。
“这就不好说了,我一说,你们二位我必然得罪一位。我放俩人不交,我何必交一个人哪!”
“没关系,就听您这句话,我们俩人明白明白”
“那么说,我可不向着谁了啊,诸葛亮姓诸,孔明姓孔,两个人。”
乙某逮住理了:“怎么样您哪,您听明白了没有!”
甲某肚子快气破了:“好好好,您赢了,您走!”
乙某连本带利拿走四块钱,甲某把茶壶茶碗一拿,上古董王这桌上来了。
“来吧您哪,咱俩一块儿喝吧,咱们打听别人,诸葛亮跟孔明要是俩人,我把脑袋输了都成!要是一个人,甭费话,你赔我两块钱!”
古董王一瞧赢钱的走了,沉住了气:“您别着急,诸葛亮啊,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一个人,诸葛亮就是孔明。”
“为什么刚才你不那么说?”
“跟你们开玩笑。”
“开玩笑!我两块钱没了!”
“那也是你便宜。”
“怎么?”
“你就输了两块钱哪,那小子糊涂这一辈子!”
(张寿臣述 张立林、陈笑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