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逍遥 - 康达夫 李如刚 刘际

复制本页链接

来源信息
《全国获奖相声选 1984》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5

(甲以农民身分出现,用地方语)

我给大家表演一段相声。

同志,你在这干嘛呢?

我演出呐!

好!我麻烦你点事儿行吗?

什么事儿?

我跟你打听个道儿!

可以啊!你想到哪去?

我想到那个……你说呢?

我说!?不是你打听道吗?你得说个准地方啊!

准地方倒是有啊!

说啊!

我还没想好呢!

嗐!没想好你就问啊?

你是不知道呀,我从小长在农村没出过远门儿,我想用农闲的时间到大城市里转转,名胜古迹看看,有名儿山上站站,把太极拳练练,再把脑袋换换……

换脑袋!换成塑料的?

再把脑筋换换!

换脑筋?

到各处转转,开扩开扩眼界!

你这一折腾得花多少钱?

现在我们农民富裕了。那真是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兜里有钱,喜气洋洋!

对。农民现在都有钱啦!印怎么样?你来点花花!

我不要。

别客气,来点花!

我不要。

真不要?

我真不要!

你真不要那就对啦。

怎么呢?

你真要我还不给你呢!

哎!拿我开玩笑!

不是,你要用钱到我家拿去,我带的不多,只能够当盘缠的。

行啦,您带好了吧!

我让你出个主意,我到嘛地方好呢?

噢!这么回事。要我说你先受受革命传统教育,到西柏坡去看看!

西柏坡?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开会的地方?

革命纪念地!

我刚从那出来。

噢!那是你的老家。

对啦。

要不你就到保定府瞧瞧。

保定!

对,保定有三宝……

铁球,面酱,春不老!

这也知道?

我外甥在那酱菜厂工作。

噢!那你就到张家口。

张家口?

对!张家口也有三宝……

油面、蘑菇、大皮袄。

这也清楚?

我侄儿媳妇在那上班。

全有亲戚!干脆你说想看点什么!

我想逛逛风景。

那你到风景优美的苍岩山!

那我不去!

为什么?

我跑那么远看苍蝇做嘛!

什么苍蝇啊!那叫苍岩山!

苍岩山!那好吗?

嘿!太美啦,那有悬崖峭壁,巨石怪奇,山高水险,鸟多林密!

好!这算一个地方!

逛完苍岩山你再到“赵州桥”看看。

赵州石桥在哪儿?

在河北的赵县。

赵州桥我可了解,我是听我老伴说的,她比我知道的多!

她怎么说的?

这座桥世界有名,外国人都要参观参观,民间流传的“小放牛”唱的就是这儿的事!

怎么唱?

(唱)赵州石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佬骑驴桥上走……土地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你等吧!不是土地爷……

……财神爷……

也不是!

阎王爷……

不对!

二大爷……

二大爷?!哪位爷?

人家是柴王爷!

对!柴王爷!

那怎么又是土地爷、二大爷的?

它是这么回事,柴王爷推的车上装着三山五岳,他要试试这桥经得住经不住。推着推着他推不动啦。汗也下来啦,脸也白啦,腿也哆嗦啦,眼看就要趴下啦,这时候阎王爷来啦,土地爷、财神爷、二大爷全来啦,老哥几个一铆劲儿,这小车吱吱扭扭就算推过去啦!

嗬!他说的还挺热闹。

要不怎么说群众力量大无边呢!

行啦。你就别发挥啦!

这是我老伴跟我说的。

他老伴知道的还真不少。

我不但要看看这个桥,我还要在桥上转几个圈儿。

转圈干嘛?

人家说的人要不会走道,到这桥上一学就会啦!

学走道儿?

有名的学步桥嘛!

学步桥啊?你说错啦!

怎么呢?

学步桥可没在赵县。

在哪儿呢?

学步桥在邯郸!

嘛时候挪邯郸去啦?

昨天……嗐,根本就没挪!

噢!还在赵县!

没在赵县!

还是挪啦!

没挪!……挪不……不能挪……挪……

怎么回事儿?

你挪挪吧!

你看说着说着又急啦!

桥有挪的吗?

这不是跟你开个玩笑吗。

别说笑话。

学步桥在邯郸我知道!“邯郸学步”吗。

这是句成语也是个典故。

邯郸在战国时期是赵国都城,工农业兴旺,文化发达,个个都能歌善舞。

文明古国。

特别是人家走道的姿式也好看,就象风摆柳,水上漂一样。

就和舞台上跑圆场一样?

对!远近驰名,当时寿陵有个少年不远千里到邯郸学走道儿。在桥这儿学了三个多月也没学会。

那就回去吧。

回不去啦!

怎么呢?

把他原来走道的姿势也忘啦!

那怎么办?

最后他爬着回去啦!

这也太笨啦。

要怎么说办什么事不能生搬硬套!

这就是这典故的意义!

那儿还有仆么呢?

多啦,有磁州窑、黄梁梦、南北响堂、黑隆洞、蔺相如回车巷,武灵丛台赵王城!

赵王城我知道,那城墙上还修了个厢,是为纪念“白毛女”修的。

白毛女?

对!白毛女哭她的丈夫,这一哭不要紧城墙就倒了一截子。

哭倒城墙?

白毛女哭倒万里长城嘛!

什么呀?那是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

孟姜女?对对是孟姜女!

再说这个典故传说也不是发生在邯郸。

在哪呢?

发生在山海关。

噢!天下第一关。

对呀!

这我可得看看去。

看看姜女庙。印哎!孟姜女是怎么回事儿知道吗?

你知道?

我是听我老伴说的。

他老伴知道的还真不少!

孟姜女她的丈夫叫范西良。

对!

范西良让黄世仁抓去当民工……

等等,让谁?

黄世仁!

嗐!错啦,那是让秦始皇!

仁世黄?

秦始皇!

对!让秦始皇抓去当民工去啦,修长城,一去不回。孟姜女在家里坐卧不安,千里寻夫来到山海关,听说他丈夫累死啦,她就放声大哭。哭得那个惨啊,那真是肠哭断、泪哭干,哭的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正在这时候赵二婶来了说:“闺女,别哭啦,少东家他没安好心,你快跑吧……”

行啦,行啦,少东家?赵二婶?你又说成白毛女啦!

是白毛女呀!

你不是说孟姜女吗?

是孟姜女呀!

那怎么说成白毛女啦?

孟姜女就是白毛女!你又不懂瞎搅乎嘛呢?

谁不懂?

你听我说呀!孟姜女正哭着,赵二婶叫她跑啦,没处去啊,她就钻进山洞了。这时间一长,慢慢儿、慢慢儿地她那个头上呀……

就长出白毛来啦!

看!你也知道不是?

什么呀!人家是哭着哭着一狠心跳海自尽啦!

别管怎么死的,姜女庙我得看看,万里长城我得瞧瞧,不到长城非好汉嘛!咱得当当好汉。

应该去一趟!

看完长城我就回来啦!

别介!既然到那啦,你再到北戴河看看呀!

那好吗?

太好啦,你到了北戴河早晨起来登上鹰角亭看一看茫茫的大海,观一观海上的日出呀!中午你还可以洗个海澡!

我老伴不让我下去!

为什么?

怕大鲨鱼咬着我。

嗐!人家浴场都有保护网!

那也不敢下去!

怎么呢?

我不会凫水!

边上很浅。就为避避暑!那是有名的避暑胜地!

避暑胜地?让咱们老百姓去吗?

谁去都可以。人家专门接待工农群众。

那就不对啦!我看过电影“火烧圆明园”。圆明园被烧之后懿贵妃和咸丰皇帝到那去避暑去啦。那是皇上去的地方!

避暑回来慈禧就当皇上啦?

什么!她儿子当皇上啦!

对!虽然她儿子是一国之主,但是真正掌权的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嘛!

对!

对什么呀!你说皇上避暑那地方那是承德!避暑山庄!跟北戴河是两个地方!

那个地方咱也得去看看!

太应该去啦。

那好吗?

那是咱们国家最大的古典园林,太好啦。有外八庙佛象神奇,六合塔巧夺天工,棒槌山奇特无比,热河泉四季蒸腾!可游览的地方太多啦!

这个地方可得去!

你赶快旅游去吧!

我先回家一趟。

回家干吗?

我出门旅游得换身衣裳。

你穿的这身就挺好。

……我得剃剃头,洗洗澡!

用不着。推头、洗澡那都有。

……那也得先回家。

为什么?

……我得跟我老伴打个招呼!

嗐!说这么热闹敢情他做不了主!

哎!你这叫什么话!当这么多人寒我,我是一家之主。在我们家我就是皇上!

你做的了主干嘛要跟老伴打个招呼?

你这个死心眼儿,我是一家之主这是肯定的啦。

还是的!

可是老伴在我们家……

啊!

“垂帘听政”啊!

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