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小段汇集》薛永年、陈新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甲 相声演员也得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乙 没文化干什么都不行。
甲 排个新段子也要自己先看脚本,背好了词。
乙 然后两个人再对词排动作。
甲 所以得认字,而且得认准了。
乙 上台讲白字让人笑话。
甲 特别现在这批青年演员文化更高了。
乙 新社会都能有机会上学。
甲 过去想念书念不起呀!
乙 没钱。
甲 有些有钱的人想让孩子念,可孩子不好好念。家长一想,不念就不念吧。
乙 为什么?
甲 有钱哪!“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认几个字,将来花几个钱就能“运动”个官当。
乙 噢,他有他的算盘。
甲 我们那儿就有这么一位,大伙儿背后叫他白字先生。
乙 白字先生?
甲 “泰山石敢当”他念“秦川右取当(音荡)”;“孔夫子”他念“扎天了”;“太医院”(太醫院)他念“大酱碗”。最可乐的“糖炒栗子”他念“糖炒票子”!
乙 没法吃!
甲 就这位竟花三千两银子捐了个知县。
乙 当知县?那批个公文什么的怎么办哪?
甲 他有个师爷呀。什么事都师爷给办。师爷懂吗?就像现在这秘书似的。
乙 噢。
甲 有一天师爷闹肚子没上班,出了个大笑话。
乙 什么笑话?
甲 来了几个打官司的,这名字叫得都挺绝,不常见。
乙 叫什么名字?
甲 原告叫金止未:金银的金,禁止的止,辰已午未的未。
乙 金止未。被告呢?
甲 叫郁卞丢:郁是没有的有字右边加个耳刀儿,卞是上下的下字上边一点,丢是丢东西的丢。
乙 郁卞丢。证人呢?
甲 证人姓干勾于,叫于斧,斧子的斧。
乙 这仨人名是够新鲜的。
甲 所以才出笑话啦。
乙 出笑话?
甲 他一看原告叫金止未,他给念白了,“全上来!”
乙 全上来?
甲 衙役连原告、被告、证人全给带上来了。
乙 这可热闹。
甲 他不知道自己把字念白了,还纳闷哪!心说“怎么叫一个来仨呀?我再叫被告,看还把谁带上来。”
乙 对,叫郁卞丢吧?
甲 “都下去!”
乙 都下去?又念白了。
甲 衙役又都给带下去了。
乙 好嘛!
甲 就这样“全上来”、“都下去”,打官司的跑了二十多趟。
乙 这份倒霉!
甲 这会儿师爷带病来了。知县的水平他知道哇,不放心,来看看。一看这“全上来”“都下去”,唏噜呼噜,越看越别扭。绕到知县后头一看公文:敢情全念白了!赶紧冲知县嘀咕:“老爷,那不是‘全上来’‘都下去’,那是金止未、郁卞丢,证人叫于斧。”
乙 知县说什么?
甲 “哎呀!多亏你来得及时呀。”
乙 要来晚了呢?
甲 “我非管于斧叫干爹不可呀!”
乙 嗐!
(大良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