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楚剧 - 董铁良演出 本薛永年记

复制本页链接

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小段汇集》薛永年、陈新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楚剧是咱们湖北的地方剧。

对。

湖北人最喜欢看楚剧。

家乡戏嘛。

楚戏有位名家叫“菲律宾”。

还“新加坡”哪。

怎么又出来个“新加坡”?

“菲律宾”怎么回事儿?

楚剧表演艺术家“菲律宾”。

什么呀,你说的楚剧名家他叫“关啸彬”。

“菲律宾”!

那是国名。

“关啸彬”。

这是人名。

两码事儿。

对啦。

那你提“菲律宾”干吗?

我提呀,是你说的。

我说的就算了。

嘿,什么人都有。

对,楚剧名家关啸彬。

称为“关派”。

对。观众形容他的嗓子为云遮月的嗓子。

有特点。

现在学他的人很多。

但是学得像的没有。

不!不!据我调查了解还真有一位学得跟关啸彬一模一样的。

谁呀?

就是我!

你还活着哪!

什么意思?

你别说像关啸彬啦,你就是能唱两口儿楚剧我就佩服您。

小看人儿。今儿我是不争馒头,争口气,非给你唱一段儿楚剧让你见识见识真人。

好!

关啸彬的拿手戏多啦!像什么《大访友》、《双玉蝉》、《蓝桥会》、《白扇记》、《百日缘》……

行,我就听《百日缘》。

哟,内行啊。

过去我常听。

知道什么词儿吗?

“上写着——”

好,知道怎么唱吗?

他是——,咱俩谁唱啊?

看来你是真内行。好啦,你注意听着啊。

你唱吧。

(唱)“啊,啊,啊,啊……”

像,像,太像啦!就这音儿我听过。

在哪儿?

北京动物园儿野狼馆……

噢,我这是狼叫唤哪!

野狼寻找配偶的声音都这样儿。

不像话,外行啦!我这是找调儿。

您那是找调儿?

对呀!

你这么找调儿非把狼招来不可!

关派唱腔好唱吗?

好听不好唱。

对呀,唱高了不行,唱低了也不行。往日我有胡琴伴奏,胡琴一拉,我一张嘴正是那个调门儿。今儿个有胡琴吗?

没有。

这就得自己找调儿,看在哪吊合适——

还是上吊。

看哪个调门儿合适是“关调”。

好好!你慢慢儿找吧。

你别着急呀。

我没着急。

你不着急,我也不着急。有手绢吗?

干吗?

擦擦汗。

好么,还不着急哪!

(唱)“上写着——”

您唱的这是

噢,对啦,这是京剧

《四进士》。

(唱)“上写着——”

河北梆子。

(唱)“上写着——”

评剧呀!

(唱)“上写着——”

又改黄梅戏啦!

嗳,这就过来啦!

过来啦?

快到湖北啦!

噢,寒潮哇!

(唱)“上,上……上写着哇……”

有门儿。

(唱)“上写着哇,拜上了噢,董郎夫晓哇,拜上了我的董郎夫哇,你莫要吃香蕉哇啊……”

吃香蕉啊!

吃什么?

什么也不吃!原词儿是你莫要心焦。

对,(唱)“你莫要吃新香蕉哇啊……”

咳!

(接唱)“只等得春暖花开呀,送子来到,夫妻们哪,要相逢在汉水铁桥哇啊⋯⋯”

汉水铁桥哇,不对!

噢,对啦,(唱)“在长江大桥哇……”

去你的吧。

(董铁良演出 本薛永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