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小段汇集》薛永年、陈新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甲 旧社会有很多老封建的风俗、礼节,在婆媳关系上也反映出来了。
乙 旧社会的儿媳妇儿不好当。
甲 有这么句话:“多年的大道走成河,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嘛!
乙 熬成婆以后再接着管儿媳妇儿。
甲 清朝末年,不论满人汉人,见面都讲究请安问好。
乙 这是当时的礼节。
甲 男的请安这样,单手下垂一猫腰:“请老爷安!”
乙 是这样儿。
甲 女的不行,得半蹲半站:“您好啊!”
乙 这多难受。
甲 赶上有喜寿事连着请安,你看,这可真够累的。
乙 演清装戏有这动作。
甲 那时候的儿媳妇儿,按正常的生活习惯来说,一天得给婆婆请十遍安。
乙 用得着吗?
甲 要不怎么叫封建礼节呢?
乙 怎么个一天十遍安?
甲 先说早晨起来,儿媳妇儿到婆婆房里先请安:“奶奶,您睡得好。”请完安再去叠被,收拾屋子。
乙 这是第一遍。第二遍呢?
甲 “奶奶,请您用早点。”
乙 这也请安哪?
甲 两遍了吧!等婆婆吃完了,儿媳妇儿喝点汤啊水儿的,赶紧把梳妆盒打开:“奶奶!请您梳头!”
乙 三遍了!
甲 梳完头儿媳妇儿去做饭,得说一句:“奶奶,我少陪了。”
乙 四遍了!
甲 做好了饭,端上来,摆好了筷子、碗,又得一遍安:“奶奶,您用饭。”“你也一块儿吃吧!”儿媳妇儿得欠身坐着,就这样儿。
乙 干吗欠身儿?
甲 好盯着盛饭哪!
乙 也就是跨着点儿椅子边儿。
甲 儿媳妇儿光吃饭,不敢夹菜。
乙 婆婆不让吃菜?
甲 不是。可是婆婆让她,她也不敢夹。
乙 又是封建意识。
甲 夹菜也只能“骑马夹”,不能“抬轿夹”。
乙 怎么还分骑马、抬轿呢?
甲 “骑马夹”是在上边轻轻一过,“抬轿夹”是抄底儿。儿媳妇夹菜也就是“骑马夹”,比如吃“红烧鱼”,挑点儿鱼皮就走,真要一抬鱼背,婆婆马上就瞪眼:“哼!”
乙 你冲我瞪眼干吗?
甲 吃完饭还得请一遍安:“谢奶奶的饭。”
乙 这就六遍了!
甲 晚饭照旧请这么两次。那就八遍了!
乙 还短两遍呢?
甲 “请奶奶休息。”把被窝铺好了,临出来请最后一遍:“奶奶,跟您告假啦!”这才能回到自己屋里去。你算算,是不是整整十遍安?
乙 纯粹是折腾人!
甲 这还得赶上婆婆顺心。
乙 要不顺心呢?
甲 一次就十遍。
乙 怎么?
甲 “奶奶,请您用饭。”“什么,我还吃饭?气也让你气饱了!从打娶你过门,我没过一天舒心日子。你说,我怎么看见你心里就发堵呢?”这下儿麻烦啦:“奶奶,您别生气,怪我不好,我下次再也不敢啦,您快趁热儿吃吧!”
乙 这就五遍了!
甲 “我不吃!”“奶奶,您可别这样,我们这儿给您请安啦!”
乙 又两遍!
甲 “您可别不吃饭,气坏了身子我们可担当不起!”“少费话,我不吃!”“您要一准儿不吃啊⋯⋯”
乙 怎么样?
甲 “不吃活该!”她腿都酸啦!
乙 是啊!
(张寿臣述 陈笑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