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
《相声垫话选集》中国曲艺研究会主編 作家出版社 1958-09
甲 要学相声也不容易吧?
乙 看怎么不容易啦。
甲 有什么条件呀?
乙 头一样儿,你得说得好北京话;二一样儿,你得口齿没有毛病;三一样儿,你还得认字。
甲 这话我倒爱听,不认字是睁眼儿瞎子。提起不认字来,我想起一档子事来。
乙 什么事呀?
甲 在我们隔壁有个油盐店,一个掌柜的,一个学买卖的,俩人全不认字。
乙 那怎么做买卖呀?
甲 有一天,去了一位老太太:“掌柜的,您把豆腐干赊给我一块吧!”豆腐干这三字他不会写。
乙 那怎么办哪?
甲 他有他的办法,在账本上画了个四方块儿。
乙 这路账谁看得明白呀?
甲 没过几天,这位老太太又赊了一股高香去,他在四方块儿底下画了个长道儿。
乙 嘿!真可乐。
甲 到五月节老太太还账来啦:“掌柜的,您看我该多少钱哪?”掌柜的打开账本看了半天:“大娘啊,您不该钱,您借了把铁锹去!”
乙 嗳!这买卖干个什么劲儿呀!
甲 老太太说:“一块豆腐干,一股高香,你让我给买铁锹呀?我赔不起你。”日久天长,谁也不上那儿买东西去啦。
乙 多新鲜呀,搁着我也不上这儿买去啦。
甲 不到一年,买卖关张啦,把学买卖的散了,把家具也卖了,他找了个事由儿。
乙 干嘛去了?
甲 给学校当厨子去。
乙 这倒不用写账了。
甲 谁说的?买菜赊账不得记上点儿吗?
乙 那怎么办哪?
甲 画画儿吧!他有各种颜色,买茄子画个茄子,买冬瓜画个冬瓜,买韭菜画捆韭菜,天天儿买菜,一样儿也错不了。
乙 这不是厨师,这成画画的了。
甲 有一天,他拿着菜篮子到菜市买菜去了,到了菜市一想:“哎哟!账本儿忘在厨房里了。昨天买的菜还没给人家钱哪,我回去拿账本儿去吧。”正赶上学校里头检查卫生,老师来到厨房一看,挺好的一张纸写得乱七八糟的。他不知道是厨师傅的账啊。老师赌气子把红笔拿起来,就来了两杠子。老师走啦,厨师傅回来了,拿起账本儿,翻开账篇儿一看,一捆韭菜,两个冬瓜,仨茄子。“哎呀!谁买的俩根儿胡萝卜写到我的账上啦!”
(胡仲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