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 - 佟守本整理 佟守本 汪恩禄表演

复制本页链接

来源信息
《众友十年 相声茶馆》一默编 海河文化编辑部 2009

您是老先生。

不敢当。

这么着吧,我跟您一块儿合作吧,帮您咱表演吧。

好啊。

我会数来宝。

您会数来宝。

我给您数两下,有备而来。

你呀?这么办,我带着家伙,你先打几下板我先听听。打几下板我听听,打几下,打好了咱俩合作。

真舍不得打啊,我这是文物。听着,怎么样?

行。

这是快板书的点儿。

对。

还有数来宝的点儿。

也打两下。

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节奏明快。怎么样?

行。旧社会也要过饭。

讨厌、可气、大胆、缺德、挨刀。

这什么词,这是。

记住数来宝不要饭。

不要饭。

要钱。

那不一样嘛。

怎么样?

光你自己打不行。

干嘛?

得跟我一块儿打。

跟你一块儿打,你会打板吗?

我会打板吗?你跟我一块儿打,那算你会唱。跟我一块打。

那有什么了,来来来,打板……

下饺子来了,这个。

什么叫下饺子。

你这打得不齐啊。

不齐啊,你还要多不齐啊。

像话吗?

应该呢。

打齐了。

打齐了咱会啊。打……

又下一锅。

我自己打得齐呀,怎么跟你打不齐呢。

你别费劲了,你打不齐了。你要打齐了,我是茄子。

这个咱得试试了,再试一回。

试你也打不齐。打板……你是茄子。你这儿下套儿,诓我。

这还没瞧出来吗?这主动权在我这儿,说打齐就打齐了,说打不齐就打不齐。打齐了不算,给您唱两句。

还能唱。

叫你也学习学习。以快板书、七块板伴奏的曲种有的是,其中有莲花落,还有东北二人转哪。

没错。

还有竹板书,今天我给你唱两句竹板书。

竹板书。

叫你饱一饱耳福,沾大家的光。听着啊,唉。

这唉是怎么回事?

这叫书头。

书头。

过去叫竹板书,这个,叫书头。可没有裹脚啊。

光梳头。

唉。咱们唱一回,闲来要是没有事,去趟南郊。在南郊看见了,看见两个耗子在那儿摔跤。这个耗子抱着那个耗子腿,那个耗子就搂着这个耗子腰,两个耗子摔跤摔得可就正高兴。可不好了,从那边过来了一只大狸猫。两个耗子一见,心说不好,咱们俩的小命这就玩儿完了。两个耗子吓得浑身打颤,这个狸猫大摇大摆走过去了,为什么那狸猫不把耗子咬?原来它没看见,那个猫是个瞎猫。

唱半天是个瞎猫。

它得碰个死耗子才行呢。这是竹板书。

竹板书。

再有就是数来宝,数来宝那阵儿讲究什么,走街串户。

对。

看到什么唱什么,一般都是活词。

活词。

数来宝也分多种多样,有山西数来宝,有上海数来宝,各有各的味道。

还都不一样,今天您不说出来了吗。

我既然说出来,我就给您多少唱两句,山西数来宝。

山西数来宝。

说从西、话从东,山西有一个太谷城。这个太谷城有一个人,名字就叫王二迎。王二迎不是好人,他三更半夜拿着刀子挖人门。走鼻音。

山西味儿的数来宝。

还有就是上海数来宝。

上海数来宝,给您也学上两句。

毛竹打来打毛竹,众老板听阿拉讲阿务。侬把钞票给阿拉,阿拉一定谢谢侬,阿拉一定谢谢侬。

一句我都听不懂。

这是上海的数来宝。

上海数来宝。

最普通的就是丐帮留下来的,走街串巷的数来宝。

走街串巷。

别惹我,我是丐帮。

我呀。

怎么样?

这么办,这个水平,你那个数来宝不新鲜。咱这回,别开生面。不唱那一般的数来宝,专唱那中华老字号。怎么样?老门脸,走大街串小巷,老买卖,看见一家唱一家,挨着唱。

你呀,撞我枪口上了。

没这话。

我最拿手的是就是唱这个。

是这话。

没问题。等会儿,你先等会儿,你叫我唱数来宝,你得给我起头

那当然。

数来宝的点儿会打吗?

没问题。打板……你看啊,怎么样?

好。你也要过饭。

什么叫我也要过饭。

师兄、师兄,师兄请了。

来,跟着我走。

跟你走。

竹板一打响连环,我迈步开到了大街上,抬头一看全是那个买卖家,一家挨着一家,这家是个,这家是个铁匠炉。来这个,来这个。

您等会吧,我有点乱,您唱的什么?

我唱数来宝。

数来宝,数来宝讲究有辙、有韵,十三道大辙。

没错,我这是十三不靠。

赌徒,问您是哪道辙?

我这是花辙。

花辙?

花辙。

今年多大了?

六十五了。

打哪年花的?

什么叫打哪年花的。

废话,花辙我们懂。两句一变辙,那叫花辙。

我这叫插花辙。

没听说过,一句一变,插花辙。您说的什么买卖?

铁匠炉。

那您再插一回。

再插一回,我不见得插得上来。竹板一打响连环,我迈步来到了大街上。看见了买卖一家跟着一家,眼前来到了铁匠炉。

这插花插得好难受啊。行行行,什么买卖?

铁匠炉。

铁匠炉,我连祖师爷都能唱出来,听着吧。
竹板打响连天,师兄在屋里听我言,
打起了毛竹我就唱。先有了三皇后有了天,
三皇五帝造世界,老君爷生在甲子年,
老君爷随身带五行,他是金木水火土占全。
老君爷五行先用的火,他拿嘴当风箱手当钳,膝盖打铁整三年。
打得老君疼痛难忍,上方就刷下了旨一幡,赐给你洪炉整一盘,
赐你的砧,赐你的剪,赐给你六块合页板,
四块长的两块短,四块长挡四面,两块短的有凤眼。
公鸡毛母鸡毛,来回来去把风摇,
公鸡尖母鸡尖,来回来去把风扇。
能打锄能打镰,能打这个马掌滴溜圆。
打烧箍和烧鋬,铁锅出在获鹿县。
大云眼、小云眼、门鼻、钌铞、铁勺,还有铲锅铲。

我不管那铁锅和铁铲,眼前看见个大鞋铺。你来这大鞋铺。

您那个花辙,唱得我身上有一个部位不好受。

什么部位?

脚气犯了。

我这玩艺儿勾脚气。

多新鲜。什么买卖您了?

大鞋铺。

二月二三月三,王禅老祖进了高山。
王禅老祖真有份,收了位徒弟叫孙膑。
孙膑爷把山下,这才留下鞋和袜。
孙老祖下山早.随身就带了几宗宝。
锥子、剪子、月牙刀,
月牙刀亮堂堂,先裁底来后裁帮,四合页子是一双。
大师傅干活真有样,他的屁股坐在马扎上,
左一扎右一拉,你这个买卖有财发。
扎一锥子过一线,十年八年不开绽。

迈步出了大鞋铺,眼前看见了首饰楼。首饰楼,唱首饰楼。

你就这么花,也不怕得点病。

得什么病,首饰楼,唱首饰楼。

打竹板,数开了头,眼前这个买卖怎么这么熟。
我得仔细看,我得仔细瞅,金字招牌首饰楼。
首饰楼真不假,打施礼我就拜花把。
花把爷手头硬,能打龙能打凤,能打金瓜钺斧朝天凳。
打金簪,和银簪,能打八宝九连环。
打金坠儿,和银坠儿,打了个凤凰单展翅。
能打金,能打银,能打财神聚宝盆。
打完一头又一头,能打狮子滚绣球。
张大娘,李大娘,要打这个首饰您这强。
张大嫂,李大嫂,要买首饰您这好。
您买卖干的真红火,受累给我这伙计汪恩禄,打一个百岁长命锁。
给你的孙子打一个百岁长命锁。

吓我一跳,是孙子是我呀。

给你们小孙子.好不好。

我不管这长命锁不长命锁,眼前来到了成衣铺。成衣铺,唱这成衣铺。

这么半天教学生我都教出来了,没你这么笨的人了。成衣铺啊,
一进大街这个十里长,打躬施礼我拜三皇,
拜天皇、拜地皇,人皇留下了穿衣裳。
人皇老祖下山早,随身就带了这么几宗宝。
尺子、剪刀、刮浆刀,
带来了针,带来了线,带来了熨斗和案板。
尺子量、剪子剪,刮好了浆子针线儿连,
做好了裤,做好了袄。熨斗熨的真叫巧,
那世人穿上真好看。成衣铺又叫裁缝店。

裁缝店不裁缝店,眼前来到了棺材铺。唱棺材铺。

什么买卖?

棺材铺,唱。

到你们家了啊。

到你们家了。

打竹板我就迈大步,眼前就来到了棺材铺。
棺材铺里供祖先,棺材铺祖先供鲁班。
鲁班爷爷不下山,世上谁把手艺传。
鲁班老祖下山早,随身就带了几宗宝。
锛子、斧子、大锯条,
带来了斧,带来了钵,带来了大锯定乾坤。
带来了凿子,带来钻,带来了墨斗一条线。
锛子锛斧子砍,大锯能拉棺材板。
左三五,右五六,埋到地里不怕沤。
您说这个买主有多冤,买回家去还得哭几天。

哭几天不哭几天,迈步又来了剃头棚。哎,剃头棚,唱剃头棚。

不就理发馆嘛。

不!剃头棚。

美发厅,装修完涨钱。

什么美发厅,剃头棚。

美容院,拉双眼皮,扎耳朵眼。

不是那个,没那么讲究,剃头棚。

剃头棚?懂了,洗头房。洗头房好唱,
洗头房有灯光,里边弱外边强,多多少少有点黄。
现在留神正扫黄,少去少去。

我根本就不去,我告诉你剃头棚。剃头棚子,马路边上剃头棚子。

马路边上支一个布棚子。

对。

下边有剃头挑子,两头把扁担落下来,这边是一盆架,一铜盆,这边是凳子带小抽屉的。

越说越对。

这话可远了,最少得六十多年。

得。

六十多年啊,宝贝,你没赶上。

我没赶上,你也没赶上。

我也差一点。

剃头棚会唱。

这七步走八步溜,三绺青丝挂在门头。
三绺青丝门头挂,三教九流本是一家。
一家人咱们数一数,太白金星收罗祖,罗祖爷又收汉光武,
汉光武收过吕洞仙,他给罗祖站过班,
勒住了马,下雕鞍,罗祖堂前拜大仙。
先拜罗祖后拜你,你是罗祖大徒弟。
罗祖爷秉性高,七月十三得宝刀。
说得刀,道得刀,得刀就在洛阳桥。
洛阳桥三丈高,块块石头能磨刀。
上七块、下八块,当中间撤出两块来。
粗石头磨,细石头釭,宝刀磨的明又亮。
舀开水,兑阴阳,两块手巾,一块方来一块长。
长的搭在肩膀上,方的就搭前胸膛,
男剃前,女剃后,僧道两门剃左右。
剃完了头,扫扫眉,然后再打五花锤。
五花锤,打的对,起个名儿叫放睡。
给了钱,人了柜,一转身再来一位。

一转身又来一位,一位接着一位走,前边来到了豆腐房,唱豆腐房。

待会,把板撂下,你光说就行了。

那叫数来宝吗?

什么?

那叫数来宝吗?

那不叫数来宝,你这也不叫数来宝。什么买卖?

豆腐房。

找辙啊。

找辙。

一进大街我表表古,我表表怀来卖豆腐。
卖豆腐怀来他占先,后卖这豆腐关美髯。
关美髯不把豆腐卖,世上什么人留下荤素菜。
一个小驴一盘磨,水中求财真不错。
人吃豆腐猪吃渣,你这个买卖有财发。
一盘磨两个眼儿,掌柜的没事㧟豆豉儿?
左一匙儿右一匙儿,做出豆腐爱死人儿。
多出豆腐少出皮儿,豆腐丝豆腐片儿,他买回家去哄老伴儿,拍一条黄瓜就是凉菜儿,
又是酒来又是菜儿,我坐在旁边陪着你老伴儿。
你坐在旁边陪着你老伴儿。

清楚了谁陪谁老伴儿。

废话,废话。

废话。

赖谁?赖你。打刚才花花花,弄得我,我也花了吧。我花也没水平,找你老伴儿,都没牙了。

迈步出了豆腐房,眼前来到了同仁堂。这有辙了,这回有辙了。

这句有辙,不唱了。不像话,不像话。你打刚才说的,一家挨一家,像话吗?刚才唱得哪家?

豆腐房。

豆腐房,现在呢?

同仁堂。

同仁堂。同仁堂在哪儿知道吗?

北京大栅栏。

旁边有豆腐房吗?

有。

没有。

有。

我说没有就没有。

我说有就有。

连天津同仁堂都改包子铺了,它也没有。保证绝对没有,我说没有就没有。

我说有就有。

那矫情什么呢?干脆咱们俩也别矫情,问朋友们,人家说有咱就唱。

大伙儿说有咱就唱,你看见没有人说有……

你没看我拿板儿,早知道有,有咱就唱。只要您不亏心对不对,我迈步出了豆腐房,一转身进了同仁堂。您说我亏心不亏心。

你就唱吧。

同仁堂同仁堂,开的本是老药铺,先生就好比神手自在王。
药王爷就在当中坐,十大名医列两旁。
先拜药王爷后拜你,你是药王爷大徒弟。
药王爷本姓孙,骑龙跨虎手捻着针。
内科的先生孙思邈,外科的先生华佗高。
孙思邈医术高,三十二岁保唐朝,
正宫娘娘得了病,走线号脉治好了,
他一针治好了娘娘病,两针治好了龙一条,
万岁爷闻听龙心喜,传旨宣他上当朝。
封他文官他不要,封他武将他把头摇。
万般出在无计奈,才钦赐了一件大黄袍。
这一旁怒恼了哪一个,怒恼了敬德老英豪。
微臣我东挡西杀南征北战,跨马抡鞭功劳大。为什么不赐大黄袍?
先生治好娘娘病,您就钦赐大黄袍。
我说着恼来道着怒,手持钢鞭赶黄袍。一赶赶到八里桥,
这药王爷的妙法高,脱下了黄袍换红袍,黄袍供在药王阁,黎民百姓才把香烧。
您这个买卖有栏柜,栏柜本是三尺三寸三分高,
一边放着轧药碾,一边放着铡药刀,
铡药刀亮堂堂,各种草药它先尝,
先铡牛黄和狗宝,后铡槟榔与麝香,
乳香没药是姐俩,贝母冰片有大黄,
桃仁陪着杏仁睡,二仁躺在沉香床,
睡到了三更茭白叶,胆大的木贼跳进墙,
盗走了水银五十两,金毛狗儿叫汪汪,
有丁香它给鹿茸去送信,人参这才坐大堂。
佛手抄起甘草棍,棍棍打在陈皮上,
打得陈皮流鲜血,鲜血甩在木瓜上。
大嵩丸,小嵩丸,胖大海,滴溜圆,狗皮膏药贴风寒。
有一天丸、二至丸、三肾丸,还有槟榔四消丸,五虎丸、六神丸、七真丸、八宝丸、九龙丸,还有十全大补丸。
我有心接着药名往下唱,我唱到明天唱不完。
我唱的是,祝各位身体健康,

福寿双全。

《同仁堂》又名《武数同仁堂》,我是学自高凤山先生。以前在北京录音时曾受过先生教诲。我的同仁堂上演后又受过王学义先生的指教。后面的一、二到十的药名部分是当年胡振江先生唱过的,裁缝店部分是和金文声先生学的,金学自王凤山。共凑足了八家,当年此段就叫“数八家”,现在舞台演的,教学用的全是此本。此段是多位老先生们的艺术结晶,我也做了一些编改,现在曲校学生,差不多都会此段《同仁堂》。

佟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