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柳陆景)
(原书编者按:以下所刊拆唱八角鼓曲目,为徐淦生同志一九七七年前后根据老艺人顾荣甫、尹福来演唱记录整理的,蔡源莉同志记谱,但因曲谱排版困难,本期无法同时刊载。)
来源信息
《北京地区曲艺资料汇编 第一辑》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北京卷编辑部 1987
乙 这回咱们表演一段(小上坟),又叫(柳陆景回家)。
甲 我先把剧情介绍介绍,您也得听,我们也得唱,他去的是萧素珍,我去的是柳陆景,我们是两口子,都是山东即墨县的人,有一年我进京赶考去了。得中了可是没回家,她在家中放心不下,那年头又没有火车轮船,邮政局,电报局,就打发“凉水和面……”
乙 什么?
甲 舅舅。
乙 娘舅。
甲 到京里见了我,我给了五十两银子,一封家书,一匹马。舅舅见财起下不良之心。回到家里就说我死了,立逼着她改嫁,她是守节不嫁。正赶上清明佳节上坟插柳,在坟地正哭我呢,没想到我奉旨还乡祭祖,夫妻相逢。
乙 又叫《喜荣归》
甲 咱们打哪儿唱?
乙 在坟地里,还乡祭祖,夫妻相逢。
甲 我上后台捯饬捯饬,待会儿咱们坟圈里,不见不散。(下)
乙 这是什么约会?坟圈子地里见面,
(唱“曲头”)万物发生,李白桃红。
清明寒食,柳绿花丛。
燕子枝头,卖俏逞能。
(“数唱”)萧素珍闷坐房中,好不伤情。
思想起儿夫,名唤陆景。
他上那东京去赶考,十二年未见回程。
我曾命娘舅公去打探,说儿夫命丧东京。
今天是清明寒食,我不免祭扫坟茔。
脱去常衣,忙把那素服穿定。
手托钱纸,出柴扉行走如风。
来到坟前跪倒流平。
点着纸钱,大放悲声。
(此句入“靠山调”)萧素珍只哭得如同酒醉。
甲 (红袍、园翅乌纱、玉带朝靴,丑扮)“嚄!打吃——”“嚄!打吃——”“呋!打吃——”
乙 什么打吃,打吃的?
甲 (念白)打吃,打吃尔不明白,老爷这是轰你妈呢?
乙 轰你妈呢?
甲 (念白)老爷这是轰马呢?
乙 轰马是“打吃”,“打吃”,要是轰牛呢?
甲 “打打咧咧”,“打打咧咧”。
乙 轰驴呢?
甲 “打哦喝”!
乙 轰狗呢?
甲 (对乙)出去!
乙 你才是狗呢。
甲 (念白)他听出来了!
乙 那我还听不出来。你手里拿着这是什么呀?
甲 (左手提袍子的一角)(念白)这是你妈的耳朵。
乙 你妈的耳朵。
甲 (念白)马的耳朵。
乙 怎么就是一个呀?
甲 (念白)老爷好吃酒,路途之上没有酒菜,老爷把那一个拉下来当了酒菜了。
乙 馋骨头。剩这一个多寒碜。
甲 (念白)依你之见?
乙 把它裁下来得了。
甲 又裁人哪!
乙 我说的是马耳朵。
甲 (唱“靠山调”)又来了坏事的……
乙 什么坏事的,会试的。
甲 (接唱)又来了会坏事的……(白)你才会坏事呢!
乙 要会不要坏。
甲 (接唱)又来了会试的柳树精。
乙 柳树精是神仙,是半仙之体。
甲 跟我一样。
乙 你也是半仙之体?
甲 我是半身不遂。
乙 我是全身麻木。
甲 得,两废物。
乙 是柳陆景。
甲 (接唱)陆景就陆景。我鞭鞭打妈……
乙 逆子!是鞭鞭打马。
甲 (接唱)鞭鞭打俩……
乙 打马!
甲 打俩!
乙 打马!
甲 打俩!打俩!打俩!
乙 怎么是俩呢?
甲 (念白)连人带马,岂不是俩?
乙 人跟牲口得分开!
甲 (指唱)鞭鞭打马朝后退。
乙 怎么朝后退?得朝前走。
甲 不朝前走。
乙 你得朝前走。
甲 我不朝前走么。
乙 你为什么不朝前走?
甲 我怕带着你受气。
乙 你才是带过来的呢!
甲 (接唱)……咱就朝前走,两站并作一站行。
三里路过桃花店,五里路过杏花营。
桃花店中出水酒,……
乙 美酒。
甲 水酒!
乙 怎么是水酒?
甲 卖酒的不兑水,死后对不起鬼!
乙 都得罪了你啦!得唱出美酒。
甲 (接唱)……出美酒,杏花营中美人声。
路上有花也有酒,花酒难留柳陆景。
正走中间我抬头看,面前倒有一座坟茔。
坟前跪着一个小娘子,(“子”按小辙发音)
乙 小娘子?(亦按小辙发音)
甲 这是小字眼,一嫩上就发财,比如金钢钻,小香水……都是这样。
乙 咱们后台这些位,您都给嫩嫩吧。
甲 都有谁呀?
乙 xxx
甲 玛瑙子。
乙 xxx
甲 宝石子。
乙 xxx
甲 翡翠子。
乙 我呢?
甲 咱们伙计礼道的,再说你跟他们也大不相同啦!
乙 那我是钻石子?
甲 王八子。
乙 去你的吧。
甲 (接唱)小娘子口吐姣音大放悲声,本官这壁下了马。
(念白)左右!
乙 是。
甲 (念白)与老爷看马扎子,我要坐下了。
乙 是。
甲 (假装坐下)
乙 您瞧我们老爷,多大的造化,坐的多舒服。
甲 (站起)我还不如站着哪。下边得用苏白。得像京戏里的蒋干、汤勤、张文远。您听着,唀!那呀一呀女呀子呀在呀此呀口呀吐呀悲呀声呀所呀为呀何呀情呀?
“唀”仍读秀,惊呼之意。
乙 你说的这都是什么呀?
甲 唀!那呀一呀女呀子呀在呀此呀口呀吐呀悲呀声呀所呀为呀何呀情呀?
乙 (不理睬甲)
甲 唀!那呀一呀女呀子呀在呀此呀口呀吐呀悲呀声呀所呀为呀何呀情呀?
乙 (仍不理甲)
甲 唀!那呀一呀女呀子呀在呀此呀口呀吐呀悲呀声呀所呀为呀何呀情呀?
乙 (仍不理甲)
甲 我说你是喜欢听叫唤的还是怎么着?
乙 你自个儿也回过昧来了。还是说京白吧。
甲 (念白)那一女子,你在那厢一跪,腰儿像桥儿似的。眼儿哭的像桃儿似的。嘴儿一撇瓢儿似的,舌头一伸跟油勺儿似的,鼻涕流出来跟面条儿似的,吸喽一下又回去了。
乙 真脏!
甲 (念白)我看你面带委屈,可是有账啊?
乙 有状。
甲 (念白)有账就当当,当当顶当,当顶当,剩下钱好还账!
乙 什么!呈状之状。
甲 那你就状上来!
乙 (唱“耍孩儿”)头一状,诉分明。
告公婆,理不通。
立逼奴家改名姓。
甲 (唱“北鼓”)叫民妇,你实听,
告公婆,可不行。
挨打受气认你的命。
(念白)头一状告你公婆,以小犯上,我是不准,你可有二?
乙 有二。
甲 有二我不怕。
乙 怎么
甲 主二在我手里呢?
乙 又甩上啦。有二一状。
甲 再状上来。
乙 老爷容禀。
甲 吃饼有半斤我就够了。
乙 饿嗝!(唱“河北梆子”)萧索珍跪至在流平地。口尊声大老爷细听分明。
二一状不把别人告,告的是奴儿夫柳陆景,
乙 (学衙役喊威声)哦——
甲 混帐!
乙 老爷。
甲 嘎杂子!
乙 老爷。
甲 无赖尤!
乙 老爷。
甲 谁是你爸爸?
乙 老爷。咳!
甲 (念白)老爷在这厢问案,你们在那里“哦”什么?
乙 女子告状,冲了老爷的官讳了。
甲 冲了老爷的杂碎,与你们的五脏什么相干?
乙 官讳,不是杂碎。
甲 老爷叫柳陆景,她告柳陆景,中国人口众多,重名重姓何足为奇,不必大惊小怪,那一女子不要害怕,他们都是我的奴才。
乙 我们可全没吃饭呢。
甲 恶奴!你不要害怕,继续诉来。
乙 (接唱)他上东京去赶考,一十二载未回程。
我命娘舅去打探,回来说奴儿夫命丧京城。
甲 (大哭)
乙 老爷您乐什么呢?
甲 你瞧过人乐吗?我这是哭呢。
乙 我说没乐好看。
甲 他说老爷我两六一个么。
乙 十三点。
甲 眼猴啦!当当不赎……
乙 怎么讲?
甲 死了!咳,我也唱两句吧。
(接唱)俺陆景闻听心好恼,骂声老娘舅纪大功。
你心毒好比蝎子尾,又好似仙鹤项顶红。
瞒书味信我不恼,绝不该说我丧京城,
有朝一日坐察院,我拿你老狗问典刑,
扭过头来转过面,连把娘子叫几声。
(白)嘟嘟嘟嘟——
乙 怎么啦?
甲 酸梆子。
乙 犯了醋了。
甲 头一状告你公婆,老爷不准。二一状又告你丈夫,你可知道,夫者天字出头念个夫,天为一大天,人为一小天,天有日月,人有二目。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三百六十五天,人有三百六十五个骨头节,天有无数星斗,人有无数毛孔,我们信奉耶稣,耶稣是老大爷的儿子,我是耶稣的儿子,你给耶稣当孙子好不好?
乙 不好!
甲 耶稣就是上帝,他保佑我们,你没有钱花,耶稣保佑你有钱花。
乙 要是没有衣穿呢?
甲 耶稣保佑你有衣穿。
乙 要是没有饭吃?
甲 耶稣说了……
乙 有饭吃!
甲 一块儿饿着。
乙 呕,敢情不管饭哪,那你还接着唱吧。
甲 你可有三一状?
乙 头状不准,二状不准,有三一状我也不告了。
甲 (念白)当准则准,你继续状来。
乙 (唱“真字钻”)萧素珍,跪流平,
乙 (念白)他又跪下了。
乙 (接唱)叫老爷,在上听,我连告两状不中用。
三一状不把别人告,告我娘舅纪大功,
立逼奴家更名去改姓。我的老爷呀——
甲 (学叫街行乞者)太太们呀!你有那吃不了的燕菜席,给我三桌五桌的吧,穿不了的绫罗绸缎给我三匹五匹的吧,花不了的现大洋给我三万五万的吧!哼!哼!哼!
乙 你这是作官的?
甲 擂砖的。
乙 (接唱)望求老爷怜百姓。
甲 下边有身段,京戏里叫满台飞,又叫飞!飞!飞!
乙 你也是飞飞飞?
甲 我是飞不动。(把红袍往肩上一综。边唱边跳)
(唱“柳枝腔”)陆景闻听心好恼,骂起娘舅纪大功。
我在东京怎待你,在你身上有恩情。
与你纹银五十两,大马一匹书一封。
乙 您瞧吧,就这样,少说也得三钟头。
甲 现在我就喘啦!
(接唱)瞒书昧书我不恼,不该说我丧京城。
有朝一日坐察院,拿你老狗问典刑。
扭过头来转过面,连把娘子叫一声。
你当我是那一个,我是你的夫……
乙 拉了个儿字。
甲 我是你的儿子。
乙 对了。
甲 不对!(接唱)我是你的儿夫柳陆景。
乙 (接唱)你说是我的儿夫到,家乡住处要说清。
家住哪州并哪县?什么村中有门庭?
爹爹姓甚娘什么氏?弟兄排行在几名?
娶的妻子是谁家女?你的妻子叫何名?
甲 (接唱)家住山东即墨县,牡丹村中有门庭。
爹爹姓柳称员外,母亲吃斋把善行。
上无三兄下无四弟,只生我陆景人一名。
娶妻她是萧家女,素珍就是你的名。
乙 (接唱)这件事情说得对,还有一事要问清。
咱在哪里饮的马?咱在哪里饯的行?
甲 (接唱)八里庄上饮的马,十里长亭饯的行。
乙 (接唱)这件事情说得对,还有一事要问清。
临走赠你的三宗宝,如今宝贝可现成。
现如今若有三宗宝,你是我的儿夫转回程。
如今没有三宗宝,朝郎驸马想认万不能。
甲 (接唱)陆景闻听心欢喜,连把娘子夸几声。
我当你是蠢笨物,以往之事记得清。
忙向腰中掏宝贝,叫声我妻看分明。
乙 〈接唱)素珍接过三件宝,转身坐在地流平。
拿过来菱花照一照,八月十五月光明。
拿过绣鞋试一试,千针万线奴做成。
拿过手帕系一系,不长不短半幅绫。
宝贝倒是真宝贝,陆景还是假陆景。
甲 (接唱)宝贝既是真宝贝,陆景怎是假陆景?
乙 (接唱)想当初我在家你本是十七、八岁美男子,到如今满脸胡须与前大不同。
甲 (接唱)我的妻你实听想当初我在家你在家你本是青春年少美娘子,
到如今满脸的皱纹这样的蠢容。
乙 (接唱)有皱纹无皱纹也碍不着你,
甲 (接唱)我有胡须无胡须也碍不着你腿肚子筋疼,
乙 (唱“曲尾”)无奈素珍将夫认,
苦尽甜来,如作春梦。
拿住娘舅纪大功报冤横,
甲 (接唱)夫荣,
乙 (接唱)妻贵,
甲乙 (合唱)到老恩荣。
甲 (边唱边蹲下)啊——啊——啊——啊——
(白)你要把我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