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
《苏文茂相声选》苏文茂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3
与朱相臣合作整理。
甲 刚才这个段子叫《批三国》。
乙 是经过我们整理的传统节目。
甲 刚才我说我是大专文学系毕业的,没这么回事儿。
乙 我也看出你是个骗子来啦。
甲 我不是文学系毕业的。说实在的,我是外语学院毕业的。
乙 又要来劲儿,又挪外语学院去啦?
甲 你这叫什么话?我是北京外语学院毕业的。毕业以后我就到国外去啦。
乙 谁呀?
甲 我呀。
乙 你出过国呀?
甲 这不最近我刚从美国洛杉矶回来吗。
乙 刚打洛杉矶回来?
甲 在美国我去过很多城市,我到过华盛顿、纽约、旧金山、芝加哥。
乙 还真了不起。
甲 日本我也到过。
乙 还到过日本?
甲 日本到过东京、大坂、神户。
乙 你还够累的啊。
甲 德国我去过柏林,英国我去过伦敦,法国我去过疤瘌,我在疤瘌那儿……
乙 (打手势拦甲)
甲 怎么意思?
乙 在法国去过哪儿?
甲 我在法国去过疤瘌。
乙 你没上“疖子”那儿去一趟?
甲 疖子?法国没有疖子。
乙 你得先有疖子,后落疤瘌呀。
甲 我去的法国首都。
乙 那叫巴黎,还“疤瘌”哪。你你等会儿啊,我得用外语的音找一找。法国首都叫……(外国味儿)巴黎,巴黎,噢,是巴黎。
乙 是巴黎,刚才你怎么讲“疤瘌”呀?
甲 因为这两天天气不好,我这舌头有点儿返潮。
乙 我给你出个偏方吧:到那锅炉房,把舌头伸出来,在炉门儿那儿烤一烤就好啦。
甲 那多难受。我去过法国首都巴黎。
乙 咱说话可得实事求是。真去过这些国家?
甲 那当然。我去过七十多个国家,我会三十多国语言。
乙 好家伙,太了不起啦。
甲 当然这三十多国语言哪,我有说得好的,有说得不好的。
乙 这句话我就佩服,确实是有能耐人,说话还很谦虚。这三十多国语言当中,哪国话说得最好呢?
甲 说得最好,拿过来就说,不打奔儿,张口就来的——
乙 哪国话?
甲 中国话。
乙 废话!你就是中国人能不会中国话吗?
甲 不,是那英国话。
乙 英语讲得好?
甲 我是英语专家呀。您常听电台英语中级班讲座。
乙 我有时听。
甲 那就是我。
乙 你干吗?
甲 我播讲的。
乙 听其声未见其人,今天跟您见着我是太荣幸了。我呀,老早就有这个愿望,想学点儿英语,今天我就不客气啦,拜你为老师。肯收我这个徒弟吗?
甲 哎呀,我太欢迎啦。
乙 你看这个老师还没架子。
甲 这么办,明天你就到我家去吧。
乙 到你家给你添麻烦。
甲 去吧,大年下的,到我家也不用买什么东西。
乙 这点儿你还不了解我,我上学都没交过学费。他们给我起个外号,是磁公鸡——根毛儿不拔。
甲 哎呀,那行啊,有工夫就学两句吧。
乙 这老师比我还吝啬,没送东西又改“有机会”了。今天就是好机会。
甲 今天?
乙 在这儿学呀。
甲 在这儿?当着这么多人?
乙 那怕什么?让各位亲爱的观众给我鉴定一下,看看我的学习成绩怎么样。
甲 你以前学过英语吗?
乙 刚才我讲了,以前我是光有这愿望,根本就没学过。
甲 噢,没学过?对英语一点也不懂?
乙 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甲 噢,那就好办啦。
乙 什么叫那就好办啦?
甲 我喜欢教过去没学过的。我就怕过去学过几天,学得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那字儿不正,音也不准,再纠正起来就麻烦啦。
乙 这倒是,还是为我着想。这您放心,我过去跟任何人都没学过。
甲 那好,我就喜欢教这样的生坯子。
乙 今天你就拿我当生坯子教。
甲 你是学字母啊,还是学单词呀?还是学会话?
乙 我看我跟您学点单词吧。
甲 单词……
乙 就是物件的名称,比如这个(指话筒)用英语翻译过来怎么讲。
甲 这叫(外国味)“麦可风的”。
乙 我想提问几个好吗?
甲 提问?你可别胡问。拣你有用的问。
乙 我是用什么学什么。
甲 可以。
乙 你说戴的帽子,英语怎么讲啊?
甲 帽子……你先学点别的好吗?
乙 这怎么头一个就不行啦?
甲 这个……帽子太深,帽子、围巾、手套,这一般我在第八讲才讲哪。
乙 您就别太教条了。今天遇到我,你把第八讲倒前边来,我也能够接受,反应快。
甲 帽子啊?英国人戴帽子吗?
乙 你说这不废话吗!哪国人不戴帽子呀!
甲 帽子啊……是草帽、是礼帽、是军帽、是豆包啊?什么帽子?
乙 让各位听像话不像话?外国人穿身西服,再扣个豆包?它搁一块儿配套吗?
甲 我问你什么帽子?
乙 你先说你会不会?
甲 哎,这叫什么话?
乙 你连词义还不懂啦,你别管什么帽子,草帽、礼帽、军帽,各种帽子它不都有统一的称法吗?它都叫帽子,就学这两个字。
甲 行。注意啊,马上我就要教啦。帽子帽子叫(外国味儿,快速)“脑袋顶着”。
乙 真有两下子。
甲 我不知哪位懂英语啊,我说的这是纯粹英格兰的正音。
乙 您这还是标准的?
甲 这是牛津音啊。
乙 跟这老师学完了,我也有出国的机会了。您看我来一遍啊
甲 这就会啦?
乙 一听就会。帽子叫(学甲,气足)“脑袋顶着”。
甲 您这发音不对,发音有点接近法国话的发音。
乙 嗬,这不天赋条件吗?我改呀,抄近儿,跟您学法国话。
甲 你这不是一般的法国人讲话呀。
乙 我这是?
甲 法国人喝醉了才这么说话。
乙 我是法国醉鬼。您别挖苦我好不好?
甲 这不是听一遍就会的。
乙 这怨我惹老师生气。
甲 哪那么容易的事儿。注意,你得掌握要领,注意我的发音位置。
乙 噢,找准了位置就行啦?
甲 对。帽子啊,帽子叫(外国味儿)“脑袋顶着”。您看这音出来多正啊。
乙 我再来一遍啊:(外国味儿)“脑袋顶着”。
甲 哎,这遍不错,成绩优良。看来你这个学生还是比较聪明。
乙 我再学几个单词啊。那眼镜儿怎么说?
甲 (外国味儿)“鼻子上边儿”。
乙 鞋呢?
甲 (外国味儿)“挨着袜子”
乙 我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啊?
甲 行啦,今天咱们就学到这儿吧。(欲走)
乙 您先等会儿,您干吗去?
甲 我还有事哪。
乙 您有什么事?
甲 今天有几个学外语的学生请我到狗不理吃包子。
乙 还骗了不少人。您先别走,呆会儿我拿车送您去。我这儿还有瓶儿茅台,一会儿您也带着。
甲 那好。
乙 您再给我复习一遍。
甲 哪句呀!
乙 帽子。
甲 (外国味儿)“脑袋顶着”。
乙 您再来一遍。
甲 (重复一遍)
乙 您把它说清楚了。
甲 说清楚了,那就没意思啦。
乙 您不说清楚了我记不住。您稍微说清楚点儿,帽子叫——
甲 (外国味儿,放慢)“脑袋顶着”。
乙 噢,脑袋顶着呀?眼镜儿叫什么?
甲 (同前)“鼻子上边儿”。
乙 噢,鼻子上边儿!鼻子下边儿是口罩。
甲 这么会儿,你学问就见长。
乙 就这个呀?!鞋呢?
甲 鞋叫(外国味儿,更放慢)“挨着袜子”。
乙 那袜子叫“挨着脚”,脚“在踝子骨底下”
甲 噢,这英语你也会呀?
乙 就这个呀!
(刘国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