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自录音)
来源信息
网站注:李伯祥、杜国芝二位的《夸讲究/怯讲究》有数个版本,该版本为目前网上所见时长最长的,但暂未找到其年份等相关出处信息,也期待您帮助补充。
录音:https://www.ximalaya.com/album/8987936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m4y1t7HF
https://www.ximalaya.com/sound/422096744
(杜国芝老师一句一捧,为求文字稿阅读便利,贯口部分的语气词适当精简。)
甲 大伙这么欢迎我们。
乙 嗯。
甲 我们也有点礼貌。
乙 哎。
甲 给大伙问个好。
乙 嗯。
甲 祝愿大家工作好,身体好,祝大伙大发财源。咱把日子过得越富裕,大伙看着高兴。
乙 对。
甲 今儿个我这段子是个传统节目。
乙 哎。
甲 叫《夸讲究》。
乙 嗯。
甲 还有个别名叫《怯讲究》。
乙 对。
甲 又叫《自找罪受》。
乙 啊。
甲 这个段子是个老节目。
乙 嗯。
甲 是我们一个相声界的老前辈。
乙 嗯。
甲 已故的老艺人,张寿臣老先生,在解放前写的这个段子。
乙 对。
甲 我今天演一演。
乙 啊。
甲 怹写这个段子有怹的目的。
乙 什么目的呢?
甲 今天的观众都欢迎我们,都尊重我们。
乙 对。
甲 互相礼貌。
乙 啊。
甲 他那个旧社会啊,大财主啊,大资本家,高精大呀,大绅士啊,他瞧不起说相声的。
乙 对。
甲 拿我们开心。
乙 嗯。
甲 所以说,我们这位张老先生就写了一段《夸讲究》。
乙 哦。
甲 你瞧不起我呀?我有骨气。
乙 嗯。
甲 我写一段子,拿你开开心。
乙 嗬!
甲 他过去就这样。
乙 啊。
甲 你就拿我们这位杜先生来说吧。
乙 哦,我。
甲 他说相声,他们家庭就不同意。
乙 对,尤其是我父亲不同意。
甲 为什么不同意呢?
乙 嗯?
甲 你爸爸再过去,他就是一大财主。
乙 哎,我们家有钱。
甲 杜百万啊。
乙 对对对。
甲 杜财主!
乙 那不假!
甲 称得起是家大业大。
乙 对。
甲 有的是洋蜡。
乙 对……洋蜡?我爸爸卖洋蜡呀?
甲 应当是?
乙 有的是骡马。
甲 对,你们家有的是骡马。
乙 哎!
甲 骡马成群,米面成仓,金银成库,票子成刀,珠宝成匣,鸡鸭成栅。
乙 嗯。
甲 你们家是大爷成堆,爸爸成沓。
乙 啊?不像话,爸爸成沓呀?
甲 总而言之,你父亲是一大才子。
乙 哎,这不假,我们家有钱。
甲 有钱。
乙 哎。
甲 有钱呐,在这个过去呢,也有做好事。
乙 对。
甲 应当修桥补路就对了。
乙 嗯。
甲 你爸爸有这俩钱,他满给折腾进去了。
乙 是啊?
甲 爱糟践,
乙 哎。
甲 这一辈子吃喝玩乐最爱讲究。
乙 哎,我爸爸最喜欢讲究。
甲 他这“讲究”跟“将就”可不一样。
乙 那当然了。
甲 你爸爸是处处讲究。
乙 对。
甲 吃喝拉撒睡、动作行为走,一动一静,样样都讲究。
乙 哎!我爸爸就是喜欢讲究。
甲 首先说——
乙 啊。
甲 你爸爸对这个保养上就讲究。
乙 保养上也讲究?
甲 当然了。
乙 保养怎么讲究呢?
甲 你爸爸每天要喝他三碗汤。
乙 哦,我爸爸每天要喝三碗汤?
甲 保养上讲究。
乙 那我问问你。
甲 可以。
乙 我爸爸这第一碗汤要喝什么汤呢?
甲 第一碗你爸爸要喝木香汤。
乙 哦,为的是?
甲 为的是分分气。
乙 对。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甲 早晨起来,哎。
乙 哎,那么第二碗汤呢?
甲 第二碗要喝燕窝汤。
乙 这为的是?
甲 为补补气。
乙 光分不补,人要吃亏。
甲 当然了!
乙 第三碗呢?
甲 第三碗要喝迷魂汤。
乙 为的是?
甲 为的是咽了气!
乙 像话吗?!咽了气?
甲 我说错了。
乙 哎。
甲 要喝人参汤。
乙 这为的是?
甲 暖暖气。
乙 说得对。
甲 保养上讲究。
乙 啊。
甲 你爸爸吃饭上也讲究。
乙 吃饭怎么讲究呢?
甲 讲究吃山珍海味?
乙 什么叫山珍海味?
甲 山珍是山珍,海味是海味。
乙 那您先说一说什么是山珍。
甲 山珍,你爸爸要吃,猴头、银耳、交梨、火枣、熊掌、鹿耳、虎脯驼峰、凤髓龙肝、狼心狗肺。
乙 狼心狗肺,那玩意能吃吗!?
甲 这些个都叫山珍。
乙 哦这叫山珍。
甲 哎。
乙 那么海味呢?
甲 海味要吃,海参、燕窝、鱼腹、鱼翅、鱼头、鱼尾、鱼骨头、鱼刺、鱼肠子。
乙 啊?
甲 你爸爸蹲在桌底下吃的美着呢。
乙 哎哎哎……这是,我爸爸?
甲 这是猫!
乙 不像话,我说我爸爸也不能这模样啊。
甲 山珍海味。
乙 噢。
甲 老爷子穿衣服也讲究。
乙 穿衣服怎么讲究?
甲 尽穿好的。
乙 嗯。
甲 穿湖绉、筘绉、花洋绉;春绸、潞绸、鹅缎绸;法兰绒、华达哔叽、礼服呢。不穿那粗布、蓝布、大白布;月白、灰市、浅毛蓝;头蓝青市布、布头什锦白。
乙 好,唱数来宝了这是。
甲 多讲究。
乙 哎,够讲究的。
甲 最讲究,——你爸爸是睡觉最讲究。
乙 睡觉怎么讲究啊?
甲 你爸爸睡觉有一名堂。
乙 什么名堂?
甲 叫“一夜五更被”。
乙 什么叫“一夜五更被”啊?
甲 就是一宿啊,说普通话就一晚上啊,铺的盖的换五回。
乙 啊?哦,我爸爸一晚上铺的盖的要换五回?
甲 换五回被窝。
乙 哼,这个我就有点不相信了。
甲 不相信?
乙 这个冬天好办哪。
甲 哦。
乙 夏天他怎么换五回啊?
甲 春秋四季,照样换五回。
乙 是吗?
甲 你认为夏天很热,就没法换五回了。
乙 啊。
甲 热天照样铺的盖的换五回!
乙 那我问问你行吗?
甲 啊。
乙 热天。
甲 可以。
乙 这个定更天,我爸爸铺什么盖什么呢?
甲 有点学问。
乙 啊。
甲 定更就是一更天。
乙 对。
甲 定更天还比较热。
乙 哎。
甲 得铺点凉快的。
乙 嗯。
甲 你爸爸下铺竹席上盖被单。
乙 啊。
甲 定更天。
乙 还挺热闹。
甲 嗯。
乙 那么二更天呢?
甲 二更就得换点了。
乙 啊。
甲 下铺温州席,身上盖着毛巾被。
乙 哦,有点凉。
甲 对了。
乙 三更天呢?
甲 又换样啦,下铺台湾席,身上盖着毛巾毯。
乙 好,四更天?
甲 更凉了。下铺巴拿马席,身上盖着一床厚夹被。
乙 嗬!五更天?
甲 五更天,凉风吹过来了。
乙 啊。
甲 下铺琅琊草席,身上盖着一床软缎子的薄棉被。
乙 嗬!
甲 怎么样?
乙 真不简单!
甲 啊。
乙 真够讲究的。
甲 你爸爸一夜愣换了五回被。
乙 换五回被。
甲 讲究不讲究?
乙 讲究!
甲 讲究就是讲究。
乙 啊。
甲 今儿一宿没睡!
乙 怎么一宿没睡啊?
甲 净换被窝啦!
乙 折腾的!
甲 这一折腾可了不得了。
乙 啊?
甲 他岁数大了,搁不住两趟厕所呀。
乙 对对对。
甲 你爸爸给折腾病了。
乙 哎呦病了?
甲 躺在炕上起不来了。
乙 嗯。
甲 你没在家。
乙 啊。
甲 你哥哥你仨弟弟忙坏了。
乙 我们弟兄五位。
甲 你爸爸病了,赶紧请大夫吧。
乙 得请个大夫看看呢。
甲 请名中医。
乙 都请的哪位中医啊?
甲 施金墨、萧龙友、孔伯华、满达元。
乙 呵!
甲 中国有名的中医。
乙 这可是有名的大夫。
甲 给你爸爸针脉治病,开方子抓药都不能一般化。
乙 抓药还不能一般化?
甲 你爸爸吃药都得讲究。
乙 吃药怎么讲究啊?
甲 讲究吃“地道药材”。
乙 什么叫“地道药材”啊?
甲 您没学问。
乙 啊。
甲 水平不高。
乙 嗯。
甲 地道药材啊,特别咱们北京。
乙 嗯。
甲 北京啊,有很多这大药铺。
乙 嗯
甲 都是乐(yuè)家的多。
乙 嗯。
甲 什么乐仁堂啊、怀仁堂啊、居仁堂啊、同仁堂啊、万年堂啊。
乙 嗯。
甲 他门口上挂着冲天招牌。
乙 嗯。
甲 是白底黑字。
乙 嗯。
甲 上面写的是“自运川广云贵地道药材”。
乙 哦,就是名贵的药材。
甲 高级的药品。
乙 那么说我爸爸都吃什么药呢?
甲 太讲究了。
乙 你说一说。
甲 你爸爸要吃暹罗犀角。
乙 啊好。
甲 非洲羚羊。
乙 嗯。
甲 交趾肉桂、野山人参、关东花马鹿茸、云南豆蔻、四川黄连、化州橘红、西藏红花、东陵益母膏、外馆八宝坤顺、赵家妇女金丹、广东乌鸡白凤丸、八里桥的龟龄集、一小堂开胸顺气丸、刘家保赤一粒金、虎的牌儿万金油、定州眼药、长春堂避瘟散、广德堂下𤺏(fán)锭、德国六O六、法国九一四。
网站注:𤺏:录音内读fán,但《康熙字典》仅见pān音。下𤺏锭为妇科用药。
乙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这是!哎呀。
甲 怎么样。
乙 我爸爸什么药都吃啊?
甲 坏了。
乙 啊?
甲 你爸爸吃错药了。
乙 各位,那还不吃错药?他连万金油都吃,能不吃错药吗?
甲 讲究得过分吃错药,可了不得了。
乙 啊。
甲 一命呜呼。
乙 哎。
甲 身归那世,
乙 嗯。
甲 龙归沧海,驾返天庭,西方接引,驾返瑶池。
乙 嗬。
甲 总而言之一句话。
乙 啊。
甲 你爸爸可就吹了。你爸爸吹灯了,紧接着吹灯拔蜡了,你爸爸可就完了,你爸爸玩完了,玩完大吉了,你爸爸嗝了,你爸爸嗝屁了,嗝屁朝梁了,你爸爸皮了,你爸爸皮两张了,你爸爸撂了,你爸爸撂挑子了,你爸爸闷了,你爸爸闷嘚蜜了,你爸爸无常了,无常已到万事休了,阿里马森,苶嘟,菲腻士,翘了辫子了。说句北京城的土语,你爸爸这俩六一个幺——
网站注:
阿里马森:日语ありません,没有/不存在。
苶嘟:俄语нету,不行/没有。也在方言中引申为“精神萎靡”之意。
菲腻士: 英语Finish,完结,结束
乙 这话怎么讲?
甲 眼儿猴了!
乙 嗬!哎呀,您各位听听,我爸爸死螺丝转上了!
甲 哎呦,你们老爷子这一死啊,你哥哥跟你这仨兄弟跪在地下这个哭哦!
乙 能不哭吗?
甲 哭的那声,这嗓子都哭哑了。
乙 他们怎么哭的呢?
甲 委屈着呢!
乙 你学学?
甲 “(哭)老宝贝儿哎——!”
乙 别哭了!像话吗?我爸爸死了,哭老宝贝儿?
甲 他哭傻了,不知哭什么好。
乙 那也不能哭老宝贝!
甲 应该哭什么?
乙 应该这么哭,“(哭)爸爸哎——!”
甲 “(哭腔)哎——”
乙 这怎么回事?
甲 我也在那哭呢。
乙 你瞧这寸劲儿!
甲 哭着哭着,你大哥站起来了,擦擦眼泪,他不哭了。
乙 哦。
甲 叫你那仨兄弟:“哎,起来起来起来……别哭了啊,有几句话我得说一说。”
乙 对。
甲 “我是大哥,家有长子,国有大臣,得听我的,有几句话跟你们仨兄弟商量商量。啊?这个爸爸现在已经是死了。”
乙 死了。
甲 “如果再找一个,那可没这露脸。”
乙 我们也不找!绝对不能再找!
甲 商量。
乙 哎,甭商量!
甲 “常言说得好啊,有父从父。”
乙 哎。
甲 “无父咱们就得从和尚。”
乙 对从和尚……从和尚像话吗?
甲 呃,你大哥小名叫和尚。
乙 他怎么叫这么个小名啊?
甲 “爸爸死了,咱们得孝顺老头。”
乙 哎这话对。
甲 “怎么孝顺呢?”
乙 啊。
甲 “得继承老爷子生前的遗志。”
乙 什么叫做遗志啊?
甲 就是接茬儿讲究。
乙 哦。
甲 “因为他老人家活着时候就爱讲究。”
乙 嗯。
甲 “死了之后,为了表表孝心。”
乙 嗯。
甲 “咱们还得讲究。”
乙 这死了还得讲究?
甲 “别叫他躺在棺材里头撂蹦儿。”
乙 撂蹦儿?!
甲 怕他死不瞑目。
乙 哎。
甲 呼!你大哥是个办事人。
乙 嗯。
甲 就这棚丧事,在北京天津,不数第一也得数个二三。
乙 是吗?
甲 衣襟棺椁先别谈,咱们过去有一句老话。
乙 哪句老话?
甲 这可是过去的啊。“不看大姑娘上轿,就看老头老婆出殡。”
乙 对。
甲 因为花样多。有玩意有东西得瞧得看。
乙 嗯。
甲 您知道吗
乙 啊。
甲 就这棚丧事可了不得了!
乙 是吗?
甲 您说这办丧事首先看什么呢?
乙 首先得看,棚。
甲 哎!搭棚就讲究!
乙 怎么讲究呢?
甲 首先说搭棚,就咱们北京西长安街六部口六合棚铺请来的技师。
乙 是啊?
甲 搭的是起脊大棚。
乙 够高的。
甲 一殿一卷,五脊六兽,过街牌楼,过街棚。门前有大鼓锣架,左梆右点,钟鼓二楼,肃静回避,铭旌大幡。僧道禅尼,四棚经转着弯儿对台念。
乙 您说说哪四棚经?
甲 都是有名的。
乙 嗯。
甲 有北京广济寺的和尚,白云观的老道,雍和宫的喇嘛,三圣庵的尼姑。
乙 嗬。
甲 停七七四十九天。
乙 嗯。
甲 待客不收礼。
乙 哎呀,真讲究!待客不收礼!
甲 有钱!
乙 哎。
甲 亲友们来了。
乙 嗯。
甲 招待亲友。
乙 对。
甲 给亲友们预备的茶就讲究。
乙 茶还讲究?
甲 嗯。
乙 买点茶叶喝就得了。
甲 那不行。
乙 啊?
甲 那大伙笑话。
乙 是吗?
甲 讲究喝各地的名茶。
乙 那都喝什么茶呢?
甲 要喝杭州龙井。
乙 啊。
甲 六安瓜片、广东红茶、云南普洱、福建砖茶、铁叶大方、大叶儿、小叶儿、雀舌、雨前、铁观音、老君眉、荒山老竹芽、茉莉猴魁。亲友们想喝哪碗就喝哪碗。
乙 还是真讲究!
甲 不单茶叶讲究。
乙 嗯。
甲 亲友们,想抽烟啊,烟也讲究。
乙 买两条抽抽不得了吗?
甲 那不行,得抽各地的名烟。
乙 都抽什么烟呢?
甲 要抽关东台片。
乙 呵。
甲 易州高叶。
乙 啊。
甲 兰州水烟、福建皮丝、四川金堂、埃及烟、吕宋烟、粉包儿、前门、茄力克、老炮台。亲友们想抽哪根就抽哪根。
乙 真够讲究的。
甲 怎么样?
乙 不错。
甲 再说给大伙预备的酒,那就更讲究了。
乙 买几瓶喝不得了吗?
甲 各地的名酒!
乙 都喝什么酒呢?
甲 要喝南路烧酒、山西汾酒、牛庄的高粱烧、大直沽的老白干、北京海淀莲花白、陕西西凤、贵州茅台、四川泸州大曲酒、荷叶青、壮元红、葡萄绿、五加皮、佛手露、绿茵陈、红茵陈、白茵陈、玫瑰露、竹叶青、山东黄、浙江陈绍、葡萄酒、白(bó)兰地、啤酒汽水、可口可乐。
乙 还真不简单!
甲 亲友们随便喝。
乙 好好好,真够讲究的。
甲 讲究不讲究?
乙 讲究!
甲 这都是小菜。
乙 这还是小菜?
甲 最讲究,亲友们吃饭得吃菜呀。
乙 吃饭有什么讲究呢?
甲 预备的菜就讲究。
乙 都预备什么菜了?
甲 预备的是京西六郎庄的大毛豆。
乙 哦。
甲 张家口的大苤茢、平地泉的土豆、马驹桥的山药、安溪大白菜、济南府的大葱、保定府的春不老、天津卫的韭黄、八里庄的野鸡脖、南西门的黄瓜豌豆、南苑蒜苗、四川冬菜、川椒、广料、独流米醋、宏中酱油、豆瓣黄酱、营盘口蘑、小磨香油、绍兴酱豆腐、定兴疙瘩头、锦州卤虾小黄瓜、松江鲈鱼、镇江鲥鱼、海河刀鱼、卫河银鱼、台湾海参、吴淞凤尾鱼、胜芳大螃蟹、关东哈什蚂、烟台大虾钱儿。
网站注:大虾钱儿:《中国传统相声大全》作“大虾扦儿”。
乙 嗯。
甲 讲究不讲究?
乙 真够讲究的啊。
甲 常言说得好啊,美食不如美器。
乙 对对对。
甲 亲友们吃饭用的那些家伙更讲究。
乙 您说说都有什么好的器皿。
甲 所使的羹匙啊、酒盅啊、酒杯啊、酒斗啊、压桌碟、压桌碗、中间小盘、大盘、合碗儿、高脚碟、高脚碗、大件鸭池,整桌瓷器完全是江西硬五彩,一刬(chàn)官窑!
网站注:一刬:一概、全部之意,详见百度百科。
乙 真讲究。
甲 亲友们,入席!
乙 入席!
甲 六个人一桌。
乙 六个人一桌,那是官席。
甲 您还是行家。
乙 嗯。
甲 六个人是官席。
乙 啊。
甲 亲友们往这一坐,先上——注意听着!
乙 先上什么?
甲 先上四干、四冷荤、四碟咸菜。
乙 哦,那我问问你,什么是四干?
甲 四干,有苏州瓜子,泰安牙枣、湖南莲子、西藏葡萄干儿。
乙 四冷荤?
甲 四川腊肉、金华火腿、溏心松花、俄国灌肠。
乙 四碟咸菜?
甲 北京六必居的黑菜、东阳家甜酱萝卜、铁门的八宝菜。
乙 嗯——哎?这才三盘啊?
甲 凑合一盘。
乙 嗯。
甲 王致和端盘儿臭豆腐。
乙 他真能就活。臭豆腐也上席啊?
甲 四干、四冷荤、四碟咸菜。
乙 真够讲究。
甲 把这个撤下去。
乙 怎么样?
甲 再上果子十六样。
乙 你先等会?什么叫果子?
甲 果子是老北京话,就是鲜货水果十六样。
乙 哦。十六样水果。
甲 哎。
乙 您说说哪十六样。
甲 有深州蜜桃。
乙 嗯。
甲 沙营葡萄、北山园子苹果、河南鸭儿梨、西山白梨、南口沙果、山西柿子、蚌埠石榴、河南大荸荠、海淀果藕、广东荔枝、汕头蜜柑、福建橙子、南阳菠萝蜜、新疆哈密瓜、六郎庄大个儿的心儿里美。
乙 还有大萝卜!
甲 这脆萝卜太棒。
乙 嗯。
甲 啊,往手里一搁压腕子。您拿中指一弹——
乙 怎么样您?
甲 听萝卜这声啊,老坦儿的屁股——
乙 这话怎么讲?
甲 嘚嘚儿的。
乙 嗨!这里还有俏皮话!
甲 十六样果子。
乙 真够讲究的。
甲 当中间摆着一个冰碗儿。
乙 哦,还有一个大冰碗。
甲 那冰碗儿说老话叫河鲜儿。
乙 哎。
甲 里边有好多的东西。
乙 都有什么呢?
甲 有万寿山的菱角、什刹海的鸡头米、北海的莲蓬子儿、大扁杏仁儿、香核桃仁儿、乐陵小枣儿、八里庄的香瓜儿、梁家园的嘎嘎枣儿。
乙 真讲究这个!
甲 这个把它撤下去。
乙 噢,把它撤下去了。
甲 再上点心十六套。
乙 还有十六套点心?
甲 嗯!
乙 哪十六套点心?
甲 这都是大家知道最著名的十六套点心。
乙 你慢慢的说一说。
甲 有正明斋的月饼。
乙 好。
甲 致美斋的焖炉烧饼、同聚成的馅儿饼、同福居的锅贴儿、鼎和居的炒面片儿、穆家寨的炒疙瘩、合芳楼的奶卷羊羔、登瀛楼的炸元宵、鹿鸣园的烫面饺、杨村杜家茯苓膏、耳朵眼儿的炸糕、永元德的炸羊尾、北京南火扇儿的奶酪、十八街的炸麻花、都一处的炸三角、通州大顺斋的糖火烧。
乙 哈哈,还真不错。
甲 这十六样点心怎么样?
乙 十六点心还真不少,就是亲友们可吃饱了吧?
甲 没吃饱。
乙 还没吃饱?
甲 这不叫饭!
乙 这不叫饭?
甲 这叫点心跟野意儿。
乙 哦,吃着玩儿的。
甲 大伙没事消遣解闷儿,吃着玩儿。
乙 嗯。
甲 真正要吃啊,那得上席。
乙 还得上席?
甲 上席。
乙 哦,我知道了。
甲 啊。
乙 一定是鸭翅席。
甲 鸭翅席不讲究。
乙 鸭翅席都不讲究啊?那么说燕菜席?
甲 也不怎么样。
乙 没有比这再讲究的了!
甲 有讲究的。
乙 什么呢?
甲 你爸爸活着时候爱吃什么菜,给亲友们上什么菜。
乙 哦。
甲 一共是准备了二十四样大菜。
乙 二十四样大菜?
甲 请了个二十四位炒菜的大师傅,预备了二十四间厨房。一位大师傅,一间厨房。专门做这一样有名的大菜。
乙 真讲究!
甲 一共是二十四样。
乙 您说说都哪二十四样大菜?
甲 有全聚德的烤鸭子、稻香村的红焖鸡、生春阳的板鸭、普云斋的筒子鸡、同兴堂的糖醋鱼、致美斋的烧鱼头、致美楼的烩爪尖、丰泽园的长莲子、惠丰堂清蒸江米鸭子、新丰楼的狮子头、砂锅居的猪八样、会仙居的炒肝、登瀛楼的扒海参、天和玉的九转大肠、白魁烧羊肉、同和轩它似密、两益轩的锅烧半只、西域楼炖牛肉、馅饼周的包煳、晋阳楼过油肉、泰丰楼烩三鲜、过景楼的全家福、六味斋的素杂拌儿。怎么样?
乙 哎,这才二十三样?
甲 少一样?
乙 还少一样。
甲 后门桥合义斋又端了一盘热灌肠儿。
乙 他真能就和!
甲 怎么样?
乙 端碟灌肠儿。
甲 整是二十四样!
乙 二十四样大菜。
甲 连吃带喝,您说这棚丧事怎么样?
乙 够讲究的了!
甲 讲究?
乙 啊。
甲 连百分之五的钱都没花了。
乙 这连百分之五的钱都没花了?
甲 最讲究那得看出殡!
乙 哦,出殡讲究。
甲 出殡那天可就太讲究了。
乙 是吗?
甲 哎!
乙 出殡怎么讲究呢?
甲 出殡首先您说看什么呢?
乙 呃……应该说是看杠!
甲 得看杠!
乙 哎!
甲 你们家那杠就讲究!
乙 呃我们家杠怎么讲究?
甲 出殡那天啊,是北京永利杠房四十八人杠。
乙 四十八人杠?
甲 哎。
乙 那叫太平杠!
甲 四十八杠那叫太平杠。
乙 哎。
甲 大街上再换六十四杠。
乙 那叫大换三班。
甲 三色驾衣完全是线绣的。杠夫老哥们都剃头洗澡穿靴子。
乙 啊。
甲 外穿套裤,三十二人抬着大铭旌。僧道禅尼四棚经送殡。前面有秦琼、敬德、神荼、郁垒四大门神。有羊角哀、左伯桃、伯夷、叔齐名为四贤。有开路鬼、打路鬼、喷钱兽、镇海牛,英雄斗志白鹤图,缰马单鞴,鹰狗骆驼。开道锣、肃静回避、铭旌大幡。全份鼓手音乐、中军、刽子手。有飞龙旗、飞虎旗、飞熊、飞马、飞豹、飞狗、飞鹰、二十四孝旗、影亭、魂轿、引头大沿车。八堂座伞完全是现绣一堂。有香伞、纸伞、鲜花伞、歪脖红罗伞、二十四对金执事。有金瓜、钺、斧、镫朝天,一双大手攥冰镩。砍刀、象刀、青龙偃月刀、三尖两刃刀。指、掌、拳、横四大槊。有金灯串灯二十四对、牛角灯四十八对、官衔牌二十八对。小男儿前呼后拥。有松狮子、松庭、松八仙、松猴松鹿、松伞、松幡、松轿子、花伞、花幡、花轿子,拉长了八里地六十四杠,抬着这口阴沉木的棺材,耀武扬威绕了八条马路,你哥哥一看不行,把你爸的棺材又抬回去了!
乙 他怎么不下葬呢?
甲 没法下葬!
乙 怎么呢?
甲 你们家没坟地!
乙 嗨……不像话!
甲 怎么了?
乙 我们家那么有钱,能没坟地吗?
甲 有坟地啊!他现在给改啦!
乙 噢——!改花园了?
甲 改茅房了。
乙 去你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