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
《刘宝瑞表演相声精品集》 王文章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3-11
甲 哎,今天咱们就说这回韩青天吧。
乙 啊,您得告诉我,这韩青天是谁呀?
甲 连韩青天,你都不知道?
乙 没听说过。
甲 就是韩复榘。
乙 嗐!大军阀呀。
甲 对啊。
乙 那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怎么叫韩青天啊?
甲 你听着啊。
乙 啊。
甲 他这个韩青天哪,是挂引号的。
乙 是啊?
甲 嘿哎,对啦。怎么叫韩青天呢?
乙 怎么回事?
甲 这个韩复榘呀,他是个大军阀。
乙 哦。
甲 对吗?
乙 对呀。
甲 民国二十年,盘踞在山东,所谓山东省主席。
乙 嗯。
甲 一直到了日本侵华的时候,他才退出山东,他在山东不到十年的光景,你知道在他手底下,死了多少人哪!
乙 你说这人民都犯什么罪啦?
甲 嗐!还管你犯罪不犯罪,那个时候旧社会,不管你犯罪不犯罪。韩复榘呀,他这个军阀还特别。
乙 怎么哪?
甲 别看没有文化。
乙 嗯。
甲 他还是军事、政治一把抓。
乙 全来。
甲 不单是军事、政治。
乙 啊。
甲 那时候啊,讲究司法独立。
乙 嗯。
甲 他连司法都管。
乙 都管?
甲 哎,他自己问案。
乙 哦,自己问。
甲 你琢磨琢磨,那样的人——,他要问案,还管犯罪不犯罪。
乙 这倒是。
甲 就看他问案的时候高兴不高兴。
乙 他要高兴呢?
甲 他要高兴啊——
乙 啊。
甲 多大的罪名,马上释放。
乙 他要不高兴哪?
甲 他要瞧你别扭?
乙 啊。
甲 那行啦,就算你在小胡同里头撒泡尿,他给你判八个字。
乙 哪八个字啊?
甲 随地便溺,应该枪毙。
乙 枪毙啦!
甲 那就算毙啦。
乙 那至于吗?那个。
甲 哎,就这样啊!
乙 这叫什么事!
甲 挺大的罪名,他给放啦。
乙 噢,就能够没事儿。
甲 啊,有这么一回事情。
乙 什么事儿?
甲 儿子谋夺家产,把亲爹拿绳子给勒死了。你说这小子应该怎么办?
乙 那应该枪毙喽。
甲 没有。
乙 没毙?
甲 不但没毙,并且韩复榘还把那个小子认为他的干儿子啦。
乙 那是怎么回事哪?
甲 他那份儿家产归了韩复榘了。
乙 噢……哦,这么回事啊!
甲 就这么回事情。
乙 好嘛!
甲 还有一回事最可气。
乙 什么事儿呀?
甲 什么事儿没有,他愣毙了一个人。
乙 什么也不因为。
甲 什么事也不因为。
乙 哎,这是怎么档子事儿?
甲 它不是韩复榘亲自问案吗?
乙 啊。
甲 它这个问案哪,不是仨俩人这么问。
乙 嗯。
甲 非得凑在一块儿,百八十口子,他一块儿问。
乙 很多的人。
甲 对啦。尤其是在他问案的时候哪,他不说这个人应该判什么罪。
乙 他不说怎么能知道?
甲 怎么知道啊?
乙 啊。
甲 他有个暗记儿。
乙 什么暗记儿?
甲 他这判罪也没别的。
乙 嗯。
甲 要不就释放,要不就枪毙。
乙 就那两样儿。
甲 就这两样儿。
乙 噢——。他什么暗记呢?
甲 捋胡子。
乙 捋胡子?
甲 哎,比方他问这个人哪,问着问着,他要一捋右边的胡子……
乙 怎么样?
甲 就让那些个犯人站在右边。
乙 噢。
甲 赶问完了案哪,全部释放。
乙 嗽,就都放啦。
甲 都放啦。他问这案,要一捋左边的胡子……
乙 怎么样哪?
甲 那可就糟啦。
乙 为什么?
甲 让那些人都站在左边,回头问完喽,全毙!
乙 全毙?嚯!好厉害!
甲 就这么厉害!
乙 嘿!
甲 他怎么会毙了一个人哪?
乙 嗯。
甲 这天哪,韩复榘正问着案哪。
乙 啊。
甲 韩复榘有个参谋长,叫沙月波。
乙 是啊。
甲 他这个参谋长啊,打发一个小勤务兵儿,给他送信。
乙 噢,送信的。
甲 哎,给韩复榘送信。正赶上韩复榘在那儿问着案哪。
乙 噢。
甲 这小勤务兵儿一举这封信,“韩主席!信。”韩复榘正问着案哪。
乙 啊。
甲 韩复榘一瞧,(倒山东口音)“行,啊,站那边儿等一会儿呗,等一会儿呗。”问完了案哪,就找这勤务兵。
乙 找这人。
甲 再找这勤务兵啊,找不着啦。
乙 躲哪儿去啦?
甲 人没啦。就问他当差的:(倒山东口音)“哎,刚头儿那个送信的小孩儿哪?”“啊,那个呀,那个毙啦。”
乙 给毙啦。
甲 (倒山东口音)“怎,怎么回事呀?为什么给,给枪毙了呀?”
乙 为什么呀?
甲 “他说送信,你不是说:好——,先站在那儿等一会儿。说完了这话,您一捋左边的胡子,一捋左边的胡子那不就是毙吗?”韩复榘一听:(倒山东口音)“这小子也该着倒霉吔。”
乙 怎么回事?
甲 (倒山东口音)“我哪里是捋胡子吔?”
乙 那干吗哪?
甲 (倒口)“我那是擓痒痒呢!”
乙 擓痒痒哪?!
甲 他给抓出一个去。
乙 嘿!一擓痒痒那枪毙啦!
甲 那个,那个毙啦。
乙 你说这多倒霉。
甲 还有一回事情——
乙 啊。
甲 最可气。
乙 什么事情啊?
甲 有一次啊,韩复榘讲演——
乙 啊,他讲演来的?
甲 对啦。
乙 哎,他讲什么哪?
甲 讲什么呀?
乙 啊。
甲 在这个——一九三四年。
乙 嗯。
甲 蒋介石在这个江西,他要扼杀革命,他呀,出了这么一个办法,叫什么呀?叫新生活运动。
乙 啊,过去有过这么一回。
甲 是不是?
乙 嗯。
甲 这新生活运动,这里头是什么东西哪?
乙 都有什么呀?
甲 就是让人家呀,麻醉人民,用这四个字,礼义廉耻。
乙 噢,宣传封建道德。
甲 哎,对啦。这新生活运动里头哪,有这么几条儿。
乙 都什么呀?
甲 人要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乙 啊。
甲 还有一条儿,走到路上啊,要衣帽整齐。
乙 噢。
甲 脖领儿得扣上。
乙 是。
甲 哎。还有一条儿嘛,叫左侧通行。
乙 什么叫左侧通行啊?
甲 这不懂?
乙 不知道。
甲 你看,现在走到路上,这个上下道,不是行人一律靠右吗?
乙 靠右边走?
甲 哎——那个时候哪,行人一律靠左——这叫左侧通行。
乙 噢,是么。
甲 反正就这么几条吧。
乙 啊。
甲 那么蒋介石这个命令,一到了山东济南府,韩复榘,马上响应这个。
乙 当时召集他的部下,就在山东济南有个齐鲁大学——怎么样?
甲 在那儿开会讲演。
乙 他要训话。
甲 对了。坐着汽车,这天韩复榘就奔齐鲁大学。
乙 噢。
甲 到了齐鲁大学门口儿,该着出事。
乙 怎么回事呀?
甲 有个站岗的,那个当兵的六点钟就在那儿站岗,等到十一点半啦,韩复榘还没到。
乙 噢,没人换。
甲 也没人换他。
乙 嗬!
甲 他是又困又饿。
乙 啊。
甲 这个当兵的呢,拄着枪啊,倚着墙哪,冲盹儿。
乙 啊,睡着啦。
甲 睡着了。韩复榘这汽车到这儿,接着玻璃一瞧,正看见。
乙 正碰上。
甲 正碰上。
乙 嗬!
甲 (倒口)“止步!”马上汽车停住了。韩复榘下了车,奔过去,抡圆喽,给那当兵的一个大嘴巴。
乙 是呀?
甲 (倒口)“他妈的!让你站岗你怎么在这里睡觉呀?啊?怎么回事呀?真是他妈,玉不琢不成器!”
乙 呦!他还转哪!
甲 这一说这句话,那当兵的马上就跪下啦。“哎,是,我永远记住韩主席这句话。”(倒口)“嗯?你记住这句话?你光记住行吗?玉不琢不成器,你知道怎么讲的?”
乙 怎么讲啊?
甲 “嗯……嗯……我在这儿睡觉,您要遇不着,不就不生气了吗?”
乙 嗐!是那么讲吗?
甲 韩复榘一听,乐啦。
乙 乐啦?
甲 (倒口)“啊,哈哈!好小子呀!哎呀,我以为光能背枪筒子哪,闹了半天,还能耍笔杆子哪!”
乙 那叫耍笔杆子啊?
甲 (倒口)“有点儿学问哪!好极咧!弄个连长干。”
乙 啊?他给升连长啦!嘿——!这叫什么事啊!
甲 他也不懂这句话呀!
乙 什么事都有。
甲 就是啊。这就往里走。
乙 啊。
甲 这一进会场啊,嚯!全体起立。
乙 大家全站起来了。
甲 韩复榘上了讲台。
乙 啊。
甲 要讲演。
乙 开始讲话。
甲 穿着蓝长袍儿,青礼服呢的马褂儿。
乙 长袍马褂儿。
甲 小胡子,上台。
乙 韩青天怎么说的?
甲 说起来,可笑。
乙 怎么说的?
甲 不但他没文化——
乙 啊。
甲 并且说起来还没人话。
乙 是呀?
甲 哎。
乙 你给学一学,怎么说的。
甲 上台一点头儿,(倒口)“诸位,各位,在其位。”
乙 哪儿这么三位,也不是?
甲 (倒口)“今天——,是,什么天气?”
乙 什么天气?
甲 (倒口)“今天——,就是讲演的天气。”
乙 挨得上吗?
甲 (倒口)“来宾——,十分的——茂盛。”
乙 那叫茂盛?
甲 (倒口)“敝人——,也十分的——感冒。”
乙 感冒?嗬!
甲 (倒口)“现在——来的人——已经不少咧。大概——有了五分之七咧。”
乙 啊!这是什么账啊?这个。
甲 (倒口)“这么办呗,来的不说咧,没来的都举手呗!”
乙 啊!没来的能举手吗!
甲 (倒口)“嗽,没有举手的?好!那就是全来咧。”
乙 净废话!
甲 (倒口)“今天——兄弟——,召集大家——啊!来——一训话。”
乙 训话啦。
甲 (倒口)“兄弟——说的——好坏,啊,大家——应该——原谅。”
乙 应该原谅?
甲 (倒口)“因为什么?兄弟——跟你们大家——,比不了。”
乙 怎么回事?
甲 (倒口)“因为我——是个大老粗,你们大家——啊!都是从,笔杆子里爬出来的。”
乙 什么词儿呀?这是。
甲 (倒口)“我哪——,是炮子里头钻出来的。”
乙 嗐!
甲 (倒口)“你们大家——啊!都是这个……对吧?”
乙 什么就对呀?说什么了?
甲 (倒口)“你们大家——都是这个,这个,各国的,留学生,都会说各国的,美国话。”
乙 各国的都是美国话呀?
甲 (倒口)“所以——兄弟——说的,好坏,大家——啊,还是,原谅。”
乙 好嘛。
甲 (倒口)“今天——我也不准备——多谈,现在——我想谈——三个纲目。”
乙 那就不少啦。
甲 (倒口)“第一一个纲目——”
乙 什么问题呀?
甲 (倒口)“就是——提倡——新生活运动,敝人——极表赞成”
乙 他赞成啦。
甲 (倒口)“而又——反对。”
乙 到底怎么回事呀?
甲 (倒口)“我呀——”
乙 嗯。
甲 (倒口)“有赞成的,有反对的。”
乙 噢
甲 (倒口)“我赞成的是——”
乙 什么呀?
甲 (倒口)“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乙 噢,这些。
甲 (倒口)“因为——这些话,是当初——皇上说过的话。”
乙 哪个皇上说的?
甲 (倒口)“所以——我们——,要听!”
乙 嗯?
甲 (倒口)“这是我赞成的。”
乙 噢。
甲 (倒口)“我反对的——”
乙 哪些?
甲 (倒口)“新生活运动,里头——,有这么一条儿,叫左侧通行”
乙 啊,左侧通行。
甲 (倒口)“就是行——人一律靠左。”
乙 啊。
甲 (倒口)“可我就想唻,这个行人一律靠左——,那右边的马路不就没人了吗?”
乙 什么乱七八糟的!
甲 (倒口)“所以——我就——反对。”
乙 啊,那反对。
甲 (倒口)“这是——第一个纲目。”
乙 啊,第一个纲目就这些。
甲 (倒口)“第二个纲目——”
乙 又谈什么呀?
甲 (倒口)“我想——谈一谈——就是——孙中山,当初,说过的,两句话。”
乙 哪两句话呀?
甲 (倒口)“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乙 噢,这两句。
甲 (倒口)“大家明白这两句怎么讲呗?”
乙 怎么讲啊?
甲 (倒口)“这个革命尚未成功。”
乙 啊。
甲 (倒口)“据我知道的,这个革命,可不是孙中山发明的。”
乙 多新鲜哪?
甲 (倒口)“据我知道的,在这个孙中山以前——”
乙 怎么样?
甲 (倒口)“有一个当兵的。”
乙 当兵的?
甲 (倒口)“搞革命。”
乙 没听说过。
甲 (倒口)“这个当兵的,后来——一升了连长啦。”
乙 哦,还升连长啦?
甲 (倒口)“这才搞起来革命。”
乙 怎么回事?
甲 (倒口)“上尉成功,连长不是上尉吗?”
乙 嗐!哪个上尉呀?
甲 (倒口)“这个连长——,是谁哪?”
乙 噢,是谁呀?
甲 (倒口)“后来我才知道。”
乙 后来他才清楚。
甲 (倒口)“这个连长——”
乙 啊。
甲 (倒口)“姓余呀。”
乙 嚯!还有姓儿,姓余。
甲 (倒口)“他的名字叫——致力。”
乙 致力?
甲 (倒口)“在孙中山的遗嘱上写的明白。”
乙 怎么写的?
甲 (倒口)“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也就是说,在孙中山以前,还有位余连长,余致力,已经搞了四十年啦!”
乙 这都哪儿的事啊?这个。啊?
甲 (倒口)“这就是,第二个纲目。”
乙 好嘛,再听这第三个纲目吧。
甲 (倒口)“第三个纲目——”
乙 怎么样啊?
甲 (倒口)“也就是——啊——可以说——”
乙 是啊。
甲 (倒口)“现在说——”
乙 啊。
甲 (倒口)“你们大家——”
乙 你们大家怎么样?
甲 (倒口)“也可以说,我们大家——”
乙 啊?
甲 “啊。”
乙 啊。
甲 (倒口)“固然是,咱们——全是大家。”
乙 废话!可不是大家嘛!
甲 (倒口)“咱们应该——想一想,虽然是——孙中山,搞了革命二十年,余连长,余致力搞了四十年——但是——现在说,我们中国——要跟外国比,啊!外国人——比中国——”
乙 怎么样啦?
甲 (倒口)“可是——据我看——我们中国,还比不了外国——”
乙 怎么回事?
甲 (倒口)“我们中国跟外国比,我们中国——还是——很软乎的。”
乙 软乎?这都什么词儿啊!
甲 (倒口)“大家——应该知道,外国人,在我们中国——它有特别的权力。”
乙 什么权力?
甲 (倒口)“他比我们中国占的便宜大。”
乙 占什么便宜了呢?
甲 (倒口)“你们大家看去吧。”
乙 嗯。
甲 (倒口)“外国人——在我们中国各地,都有外国的大使馆。”
乙 噢,大使馆。
甲 (倒口)“这就是不平等。”
乙 怎么呢?
甲 (倒口)“外国人在我们中国有大使馆。”
乙 过去是那样。
甲 (倒口)“而我们自己的中国,在我们的中国土地上,为什么,没有中国的大使馆!”
乙 别嚷啦,整个的大糊涂虫一个!
甲 (倒口)“这样说——我们比起外国来,也就说——软乎。”
乙 嗯?这就是那软乎。
甲 (倒口)“对吧?”
乙 什么就对呀!
甲 (倒口)“现在——我,哎呀!”
乙 又怎么啦?
甲 (倒口)“我说你们这个学校怎么搞的?”
乙 又怎么回事啦?
甲 (倒口)“怎么回事吔?”
乙 啊。
甲 (倒口)“学校里头这个卫生——,搞的太不好咧。”
乙 哎哟,又嫌卫生不好啦。
甲 (倒口)“这个,啊,对咧。我再谈一谈——卫生。”
乙 噢,想起什么来谈什么。讲卫生啦。
甲 (倒口)“大家知道,卫生这两个字怎么讲呗?”
乙 卫生,大家都知道。
甲 (倒口)“卫生哎。”
乙 啊。
甲 (倒口)“就是——为了活着。”
乙 嗯,那不懂了,就。
甲 (倒口)“对吧?”
乙 什么就对了。
甲 (倒口)“这个卫生——应该好。”
乙 啊。
甲 (倒口)“这个屋里这么多人,这个窗子为什么不敞开?”
乙 噢,得打开窗户。
甲 (倒口)“现在应该——把这个窗子打开。”
乙 打开喽。
甲 (倒口)“我们要把这个空气放出去。”
乙 哎,怎么样呢?
甲 (倒口)“把那个卫生——放进来。”
乙 什么呀?卫生也进来啦!
甲 (倒口)“这样子——我们身体——才能够结实——对吧?”
乙 嗬!
甲 (倒口)“现在说——”
乙 啊。
甲 (倒口)“应该——我再谈一谈,五——应该——”
乙 哎,他这都五官挪位呀?
甲 什么呀!他嘴巴子上落了个苍蝇!
乙 他怎么不轰啊?
甲 他不敢轰啊。
乙 怎么?
甲 要这么一轰——那半边儿的就全毙啦!
乙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