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
《李金斗陈涌泉给您说过的相声》 李金斗、陈涌泉 文物出版社 2011-10
甲 您是相声演员陈涌泉先生吧?
乙 可不是嘛。
甲 了不起。提起陈涌泉三个字,那真是如雷贯耳、皓月当空、名驰宇宙、南北尽知、天下第一、环球无二。总想与阁下见面,怎奈我终不得暇,今日一见陈先生庐山面目真乃是——
乙 三生有幸。
甲 也不怎么样!
乙 我招你啦!有你这么捧人的吗?
甲 这是跟您开个玩笑。
乙 说了半天,你是干什么的呀!
甲 您看我像搞什么工作的?
乙 根据您的言谈话语、举止端方、五官相貌、穿着打扮,两个字的称呼
甲 噢,教授?
乙 小偷儿!
甲 像话吗?
乙 我这也是开个玩笑。
甲 告诉你,我是一位诗人。
乙 噢,诗人。
甲 对呀,喜欢做诗,而且是坐到哪儿哪儿湿。
乙 那您作的诗,是论首哇?还是论篇哪?
甲 我做诗既不论首,也不论篇。
乙 那论什么呀?
甲 论片儿。
乙 论片儿?有多大片儿呀?
甲 多大片儿吗?那得看,头天晚上水喝得多少啦!
乙 这跟喝水有什么关系呀?
甲 水喝得多,片儿就大,水喝得少,片儿就小。
乙 噢,尿床啊?
甲 然也!
乙 还“然也”哪?说了半天您就是这尿床的湿人哪?
甲 这是说个笑话儿,我确实喜欢做诗。
乙 您最近有什么大作吗?
甲 谈不到大作,就是今年夏天,我到北海去散步。站在五龙亭,望着那秀丽的风景真使我陶醉,当时我的诗兴大发,立刻就——
乙 作了一首诗?
甲 坐了一屁股泥。
乙 怎么坐了一屁股泥呀?
甲 我踩在香蕉皮上啦!
乙 你倒留点儿神哪?
甲 爬起来以后,我即兴朗诵了一首打油诗。
乙 这诗句您还记得吗?
甲 记得。干吗呀?
乙 您能不能朗诵一下,我也欣赏欣赏啊?
甲 可以。不过我这诗句比较深奥,你如果有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向我请教。
乙 那当然啦……请您朗诵吧。
甲 “妙噢!”
乙 这是什么声音?
甲 这是诗人,朗诵前在抒发自己的感情,发出的一种声音。
乙 我以为谁踩了猫了哪!
甲 “妙噢!”
乙 又踩一只!
甲 “远瞧北海像盆儿水”,明白吗?
乙 明白、明白,我要连这个都不明白,那我成白痴啦!第二句?
甲 “近瞧北海是盆儿水。”
乙 这就两盆儿水啦!
甲 “像盆儿水呀!是盆儿水,结果弄了一身水。”
乙 怎么弄了一身水呀?
甲 我掉海里啦!
乙 就这个呀?
甲 你如果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我可以给你讲一讲。
甲 小偷儿?!
乙 没错,小偷儿是俗名儿,学名儿管你们叫“扒手”。
甲 你说完了吗?
乙 说完了。
甲 还有什么没交代的遗瞩吗?
乙 没有啦!我要死啊!你这是怎么说话哪?太不礼貌啦!
甲 我不礼貌,那你说话礼貌吗?
乙 我哪点儿不礼貌啦?
甲 你为什么说我是小偷儿呀?
乙 我有根据。
甲 你有什么根据?我偷东西的时候你看见啦?
乙 没有。
甲 还是我偷的东西,都放你们家啦?
乙 可不是……没有,我们家不窝脏!
甲 那你凭什么说我是小偷哇?
乙 刚才你朗诵的那首打油诗,是你作的吗?
甲 不是我做的,是谁做的?
乙 我听人家侯跃文朗诵过。
甲 侯跃文朗诵过,就一定是他作的吗!
乙 那倒不一定。
甲 还是的呀!那你有什么根据,说我是小偷儿哪?
乙 啊……
甲 说呀……说呀!
乙 你什么呀?
甲 你这是损害我的名誉,名誉乃人生第二条生命,你要在报纸上公开向我赔礼道歉,并赔偿我的名誉损失费——
乙 多少?
甲 五百万元
乙 啊?!讹上我啦?
甲 我就问你,凭什么说我是小偷儿?马上回答我。
乙 说起来也是我不对,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就说人家是小偷儿,是有点儿不礼貌。干脆说两句好话,把他对付走就得啦。先生!
甲 完不了!
乙 您吓我一跳,您消消气儿,告诉您,我这个人哪,没受过高等教育,又不会讲话,从小吃苦我是个苦人。
甲 苦人?!你可不能比,那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乙 哪位英雄啊?
甲 想当初!金宋交兵,金帮四太子完颜氏金兀术带领雄兵四十万屡犯中原。与大宋岳飞岳元帅会兵于朱仙镇,那兀术连打数十败仗,事出无奈,才将二世子完颜氏乌合龙,调在阵前,力分胜负。二世子只生得,面白如玉,齿白唇红,头戴一顶虎头盔,身穿大叶如意连环甲,内衬素罗袍,银钉密摆,下配粉宽裤,足虎头战靴,坐骑白龙马,手使银枪一对,真乃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由清晨战到日落,只杀得,金、银、铜、铁,八大锤,狄雷、严成芳、岳云、何元庆,是大败而归。元帅闻听,心中大怒,“明日本帅要亲自会他。”话言未了,由左边厢内出一人,此人姓王名佐,字文成,朝上打躬,口称元帅且请息怒,今日阵前小将非兀术亲生之子,乃是我国名将陆登之后,名叫陆文龙。当年兀术头进中原时,大破潞安州,潞安州总镇,姓陆名登字子敬,人称小诸葛。只皆因寡不敌众,才失落城池。全家尽节而亡,陆登拔剑自刎。气绝尸不倒,受兀术三拜,许下三件大事。一,不伤黎民,二,抚养孤儿,三,与她夫妻并葬,死尸这才倒落尘埃。乳娘抱定孤儿进了金营,兀术将孤儿认为亲生之子,抚养成人。一十二岁,请来白善人传授枪法,学艺四年,练成双枪一对,真乃盖世无双。此将有万夫不挡之勇,不可强战,只可智取,若想收服此将,并不算难,三计可成。元帅言道:“哪三计?”王佐言道:“苦肉,诈降,反间计”。“唉!贤弟恐怕画虎不成,反类其犬”。王佐无言只得后退,日后元帅并未升帐,王佐猛打聚将鼓,故犯军规,将王佐责打四十军棍,只打得皮开肉绽,是逐出帐外。王佐回到自己营中,将潞安州之图,画了一张,藏在自己发髻之中,右手持宝剑,将自己左臂断下,右手持左臂,是偷出宋营直奔金营,见了兀术,口称狼主千岁。我家元帅,不仁不义,劝他投降,不降不战,无故将我责打四十军棍,是他气恨不出,又将我左臂断下。我无处投奔,闻听人言,狼主仁义过天,特意前来,情愿铡草喂马,充一小卒。兀术一见,随传一令,王佐所到之处,不要阻拦于他。话说这一天,王佐在营中见到二世子,陆文龙问军卒他是何人?军卒言道:“他乃宋营投降之人名叫王佐,此人能讲南朝风俗故事。”就这样,二世子把王佐带到自己帐中,王佐每天给世子说书,日后才挂画献图,讲破路安州之机密。乳娘见此图大放悲声,指图对公子讲,文龙啊文龙,你并非兀术亲生之子,乃是我们陆老爷之后,你父就死在金人之手,趁此时还不替父报仇,等到何时。陆文龙闻听,是顿足捶胸,立刻大反金营,把兀术杀了一个瓦解冰消。王佐带陆文龙来见岳飞,元帅言道:贤弟多谢你大功告成,可惜你断去左臂,真乃六根不全一苦人也,后来有人赞诗曰:
洞庭王佐字文成,
断臂说降陆文龙。
京剧常演朱仙镇,
万古流传苦人名。
乙 好!
甲 苦人王佐,你比得了吗?
乙 我连王八也比不了哇。
甲 我看你,也好有一比,
乙 比从何来?
甲 好比是面茶锅里头煮蜜桃!
乙 这话怎么讲?
甲 你是糊涂歪歪嘴,外带一身毛。
乙 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