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
《众友十年 相声茶馆》一默编 海河文化编辑部 2009
甲 相声就是使人发笑。
乙 对。
甲 想办法把各位观众逗乐了,我们胜利完成任务鞠躬下台。
乙 不乐那叫相声吗?
甲 您要是乐不了我们也没办法。
乙 就是。
甲 我们不能下台胳肢你。
乙 啊。
甲 我们下台胳肢您,您就是乐了,回来告送我们钱包丢了。
乙 嗨。
甲 那我们当小偷了。
乙 那不行。
甲 有几种人说不了相声。
乙 哪种人?
甲 像什么大舌头结巴嘴,这不能说相声。
乙 是吗?
甲 比如说有这么几个字。
乙 那几个字。
甲 针儿、尖儿、笔儿管儿点跟眼儿。
乙 都是儿化音。
甲 大舌头说出来这味儿的。
乙 您学学。
甲 针儿、尖儿、笔儿管儿点跟眼儿(学大舌头)好听吗?
乙 是不好听。
甲 相声来源于生活。
乙 对。
甲 通过加工整理,再说出来,就是一段很好的相声素材。
乙 是。
甲 生活当中到处都有素材。
乙 来源于生活吗!
甲 您比如说,我刚来的时候,就发现一个可乐的事。
乙 什么可乐的事您说说。
甲 我在那排队等汽车啦,又有一位站我旁边啦也在那等汽车。
乙 都在那等车。
甲 这功夫从马路对过跑过一个小伙子来。
乙 干什么。
甲 向我旁边这位打听道。
乙 那有什么可乐的。
甲 打听到这位小伙子有点缺陷。
乙 什么缺陷。
甲 说话有点磕巴。
乙 哦,结巴嘴。
甲 对了到咱们天津叫磕巴。
乙 那有什么可乐的。
甲 向我旁边这位很有礼貌的打听道。
乙 他怎么打听的?您给学学。
甲 同…志…我…上…百…货…大…楼…我…坐…几…路车呀。
乙 我的娘诶,费死劲了。
甲 我旁边这位看了看他没理他。
乙 可能没听见。
甲 他又问了一句。
乙 大声点。
甲 同…志…我…上…百…货…大…楼…我…坐…几…路车呀。
乙 这会听见了吗。
甲 我旁边这位看了看他有没理他。
乙 这可就不对了。
甲 我一看赶紧告诉他吧。
乙 就是。
甲 我说同志你不是上百货大楼吗?您上马路对面坐四路到大百货大楼那站下,向左一拐就到了。这位还挺客气。
乙 这么客气的。
甲 谢…谢…,我说你别谢了快走吧!
乙 有谢这功夫早到了。
甲 他走了我得说说我旁边这位。
乙 是得批评批评他。
甲 我说同志,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人家很有礼貌向你打听道,你知道就告诉他,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没什么关系呀,你干嘛不理人家?
乙 就是。
甲 他说了一句把我都逗乐了。
乙 他怎么说的。
甲 (学结巴)我说嘛,我一说话他说我学他。
合 俩磕巴。
甲 你说可乐不可乐
乙 是够可乐的。
甲 您听明白了,今天咱说磕巴并不是讽刺磕巴,在就说这事可乐。
乙 就是。
甲 像这样可乐的事太多了,从现在开始说到明早晨也不带重样的。
乙 您再给我们举个例子。
甲 夏天天热,有个小伙子满头大汗,渴呀,想喝瓶汽水,一看马路边有卖的,赶紧问问。
乙 问问吧。
甲 掌柜的这汽…水…多…少…钱…一瓶(学磕巴)掌柜的说一块钱。
乙 不贵。
甲 (学磕巴)一…块钱(学掌柜的说话)您来一瓶(学磕巴)我…喝…我…喝(学掌柜的)你喝(启瓶盖装)给您(学磕巴)我喝…不起。
乙 喝不起呀。
甲 白打开了。
乙 喝不起你说他干嘛呀?这不浪费吗?
甲 留着自己喝吧。
乙 太耽误事。
甲 像这样可乐的事还有。
乙 你那再给举个例子。
甲 运输公司有辆大卡车
乙 拉货的车。
甲 车上装了满满的一车东西,那必须得用绳子捆一捆。
乙 不捆容易砸着人。
甲 容易出危险。
乙 就是。
甲 捆车必须两个人。
乙 一边一个。
甲 车的这边一个车的那边一个。
乙 对。
甲 车这边这位说话就有缺陷。
乙 什么缺陷?
甲 磕巴。
乙 车这边这位就是磕巴。
甲 他把绳子好了,把绳子头扔过去给那边那个小伙子。(学磕巴)嘞……
乙 紧点
甲 嘞……嘞(学磕巴)嘞我手了。
乙 嘞手了,再嘞手指头就断了。
甲 嘞掉了也没办法,他叫人嘞的。
乙 多耽误事呀!
甲 您可听明白了,今天咱说磕巴并不是讽刺磕巴,就说这个事可乐,耽误事。
乙 对。
甲 有这种缺陷的人我提点意见,您赶紧去看医生。另外,再给您出个主意。
乙 什么主意。
甲 未曾说话的时候想好了再说,慢慢的日久天长很有可能把这个毛病板过来。
乙 很有可能。
甲 另外我发现说话磕巴,他唱一点不磕巴。
乙 哦,说话磕巴唱不磕巴。
甲 对,不管你唱什么京、评、梆、越、曲只要唱一点不磕巴。
乙 有这事吗?
甲 怎么没有。
乙 您再给我举个例子。
甲 可以呀,比如说我二大爷家,我二大爷、我二娘还有我个兄弟。
乙 一家三口。
甲 最近我兄弟结婚了。
乙 一共四个人。
甲 我给您一一介绍。
乙 您说说。
甲 我二大爷有买卖。
乙 什么买卖。
甲 磨剪子戗菜刀的。
乙 这叫什么买卖。
甲 吆喝可好听了。
乙 您给学学。
甲 我给您学学(学吆喝声)磨剪子啦菜刀。
乙 好,还正是这味。
甲 再有我二娘,喜欢听刘文斌老先生的京东大鼓。
乙 好。
甲 只要半导体一放,我二娘就听没事还能很哼哼两句。
乙 是吗。
甲 再有我这个弟妹。
乙 他喜欢什么。
甲 喜欢评剧。
乙 她是评剧演员。
甲 不是评剧演员,就是爱好,没事也能唱两句。
乙 爱好。
甲 再加上我这个兄弟一共四口人。
乙 四口。
甲 有个共同特点。
乙 什么特点。
甲 全是磕巴。
乙 都是磕巴。
甲 正因为他们家全是磕巴,我兄弟结婚第二天就闹出误会来啦。
乙 什么误会。
甲 第二天早晨我弟妹必须得到我二娘屋里问一问。
乙 问什么?
甲 今天做什么饭呀?有什么事呀?
乙 这是礼节呀!
甲 坏了,闹误会了。
乙 那闹什么误会了?
甲 我给您说说。
乙 您说说。
甲 我弟妹早晨起来一进我二娘屋,(学磕巴)我说妈妈咱今天做嘛饭有嘛事呀!
乙 有吗?
甲 我二娘一听哎呦!
乙 怎么还哎呦。
甲 感叹号,哎呦!(学磕巴说话)这可没有你刚过门你就学我!
乙 那是学你吗?
甲 那日久天长那还了得,我二娘生气。
乙 怎么样。
甲 出去。
乙 出去。
甲 把我弟妹给轰出去了。
乙 轰出去了。
甲 我弟妹回到自己屋这个哭呀,
乙 那还不哭呀!
甲 不知道为什么把她轰出去了。
乙 就是。
甲 我兄弟看见了得问问呀。
乙 是得问问。
甲 诶,我说刚才你不是好好的吗?现在你怎么又哭上了,哎呦,你先别哭到底怎么回事。你弟妹怎么说。
甲 我弟妹(学磕巴)我早晨起来上咱妈妈那屋问问做嘛饭,咱妈妈把我哄出来了。
乙 你兄弟怎么说
甲 我兄弟一听就明白了,闹了半天就是这么回事,这事也怨我我没跟你说清楚,咱妈妈跟咱俩一样也是磕巴,下回你跟咱妈妈说话别这样说。
乙 那怎么说呀。
甲 你不是会唱两句吗?你下回跟咱妈说话的时候你就唱,保证不磕巴。
乙 她唱了吗?
甲 第二天我弟妹还真尝试了一下。
乙 她怎么唱的。
甲 我跟您学学。
乙 您学学。
甲 (唱评戏腔)清晨起来,离了梳妆台,迈步走进上房屋来,见了婆婆忙施礼,尊一声婆婆听明白,今天咱家吃什么样的饭,您老盼咐我好安排。
乙 好。
甲 您看磕巴吗?
乙 还真不磕巴。
甲 您再看老太太(学老太太)哎呦,这可没有呀。你说话磕巴我说你学我,我一说话一磕巴,你也得说我学你。
乙 就是。
甲 你说话磕巴,你不说你会唱,我怎么办?
乙 老太太怎么办?
甲 老太太喜欢刘文斌老先生的大鼓呀,他唱上了。
乙 她是怎么唱的?
甲 她是怎么唱的。
乙 您学学。
甲 (唱京东大鼓)表的是,未曾说话笑盈盈,叫一声儿媳妇你是听,吃啥喝啥我全不管那,那边问问你的公公。
乙 支老爷子那边去了。
甲 您再看老爷子,哎呀好你个老梆壳呀。他问你你不告诉他,你叫他问我。我一说话一磕巴你们也的说我学你们,你们不说都会唱,我怎么办呢?
乙 他怎么办?
甲 看来我也得唱。
乙 他唱什么了。
甲 老爷子过去是磨剪子戗菜刀的,一捂耳朵也唱上了。
乙 怎么唱的。
甲 (学吆喝)你给我贴饼子熬菜汤。
合 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