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金龟 - 李金斗 陈涌泉

复制本页链接

来源信息
《李金斗陈涌泉给您说过的相声》 李金斗、陈涌泉 文物出版社 2011-10

京剧《钓金龟》看过吧?

不但看过,而且我能唱全部的。

是啊!

告诉你,这出戏全名叫《金龟记》,是反映对母亲孝与不孝的故事。

对,它虽然是一出传统戏,但对今天有些不孝顺父母的人来说,也还是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

那咱们给大家演演怎么样?

好哇,不过唱哪点好哇?

咱们就唱“钓龟”一折。也简单,就两个角色。

一个是老旦,母亲康氏。

一个是丑角,孝子张义。

您演谁?

当然是张义的母亲康氏。

我演谁?

你演张义呀。

我演你儿子?

对。

占便宜?

你误会啦,这就是上台一出戏。

下台立规矩。那咱们开始吧!

咱们得把桌子搭一下儿。

干吗呀?

分出前后台来。

哪儿为前台?哪儿为后台?

桌子前头为前台,桌子后头为后台,这儿为上场门儿,这儿为下场门儿,咱们归到后台。

好,您上场我给您打家伙。

唉!(上场)

我妈猪尾巴吃多啦,您瞧直摇头儿吗?

这叫做戏!(念引子)“家无隔宿粮,饥寒实难当。”

好!真有点儿李谷一的味儿!

李谷一唱这个吗?

真有点儿李多奎的味儿。

(念定场诗)“老身生来命运薄,好似路旁草一棵,过了今年秋八月,不知来年待如何?”

我妈是秋后的蚂蚱,蹦瞪不了几天啦!

(道白)“老身康氏。”

我瞧您就够康的!

“配夫张士华。”

这是我爸爸的名字。

“不幸早年亡故。”

对!我爸爸死啦!您就是一寡妇啦!

你哪儿那么些废话呀?

我给大家解释解释。

没必要。我一道白,你就别说话啦!

好,我不言语啦!

(道白)“抛下两个孩儿,长子张宣上京求名,杳无音信,好一个孝顺的张义孩儿,在孟津河下以钓鱼为生奉养为娘,今晨一去不见回转。正是!家贫出孝子,这国乱显忠臣。”

(不说话,不动,乙冲甲努嘴儿打手势,甲也冲乙摇头打手势)

咱们两人这儿演无声电影哪?该你上场啦!

好,我得扮扮戏。

您这是什么呀?

我这是一字巾。

这哪儿像一字巾哪,整个一兔儿奶奶。

这不是临时代替吗,您再给个肩膀儿吧!

“家贫出孝子,这国乱显忠臣。”

(叫板)“啊哈!……”(白)“忙将和尚事,报与母亲知。”

和尚啊?你妈是寡妇,跟和尚没什么事!

“忙将老道事……”

什么老道哇?

应该是?

河下事。

“忙将河下事,报与母亲知。”

“台台另定台!”

“孩儿参见阿妈妮!”

阿妈妮?我是朝鲜老太太呀,你得说戏词儿。

“孩儿参见母亲!”

“罢了!儿呀!”

“哎。”嗐!

“回来了?”

“回来啦!”

“今日打了多少鱼?卖了多少钱?拿来为娘观看。”

您听见了没有?我妈是个老财迷!“妈呀,孩儿也没打着鱼,也没卖了钱,孩儿得了一件宝贝。”

“为娘不信,拿来我看。”

“母亲请看。”(拿出金龟)

“嘟!”(甲吓得跪下)

怎么意思您哪?

“儿呀!为娘怎样嘱咐于你,孟津河下有三种鱼不准儿钓。”

“妈呀,孩儿记着哪!娃娃鱼我没钓,那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王八我也没钓,那是做鳖精用的。可是我到了孟津河,刚刚下上鱼食,您猜怎么着?我就把您老人家给钓上来啦!”

“这是怎样讲话?”

“啊不!我就把您老人家不让我钓的这种鱼给钓上来了。”

“你就应该把它放下河去才是!”

“不能放回去。”

“这是为何?”

“我不能让它白吃我的鱼食,我想用砖头把它砸死,没想到一砸它拉屎啦!乌龟拉屎是黑的,它拉屎是黄的,常听老人言道:孟津河下有一金龟,它拉金尿银放锡拉屁。”

我都没听说过!

“是一个无价之宝。”

“为娘不信”。

“那我砸一下您瞧瞧,砸!砸!砸!快点儿拉!快点儿拉!唉,您瞧,妈拉啦!妈拉啦!”

什么叫妈拉啦?

“我是说它拉啦!”

“待我看来。”

“母亲请看。”

“噢,果然是黄的!”

“黄色儿的!”

“这是金子?”

“没错儿,24K的”

“宝贝?”

“可不是嘛,126块钱一克。”

“啊?”

“啊?”

“啊……哈哈哈……”

(学鸭子叫)

张义变鸭子啦!

“妈呀,甭管怎么说,这回咱们再也不受穷啦!我把这金子拿到城里卖个好价钱,咱们娘儿俩也开开洋荤。什么叫生猛海鲜,鸡鸭鱼肉,日本料理,韩国烧烤,咱们是统统地、多多地、大大地、咪西咪西地干活!”

什么乱七八糟的?“儿呀,常言有日思无日,莫到无时思有时!”

“我妈都饿怕啦!列宁同志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哎呀慢着,有一件重要的事叫我给忘啦,妈呀!我哥哥有书信到来,他上京求功名,得中第八名进士,现在身授祥符县正堂。”

“此话当真?”

“那还假得了!”

“待我谢天谢地。”

“您先别谢了,可是我哥哥把信下给我嫂子啦,她见信非常高兴打了一辆面的,带着孩子到县里找我哥哥当官儿太太去了。临走的时候跟街坊说:要叫咱们娘儿俩冻饿而死!”

“啊?!”

“妈呀!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哭)

“儿呀,不要啼哭!”

(还哭)

“不要啼哭!”

(哭得更厉害)

“别哭啦!你哭上没完啦!”

“您说我能不哭吗?您说以后咱们怎么办哪?”

“儿呀!你兄嫂不养为娘也就罢了。从今以后全仗你奉养为娘才是啊!”

“什么您哪?他们两口子说不管您啦,就不管您啦,还得让我把您养老送终是不是呀?”

“是啊!”

“哈……没戏!”

什么叫没戏呀?

“叫各位,给评评理儿,想当初,我们小的时候,有好吃的给我哥哥吃,叫我瞧着,有好穿的给我哥哥穿,叫我光着,懂事以后叫我哥哥念书,叫我去捡烟头儿。”

多咱哪?

长大啦,您给我哥哥娶媳妇,叫我打光棍儿,我哥结婚那天搂着我嫂子亲亲热热往洞房一走,当时我在旁边儿看着是多么眼馋哪?各位,对于我一个大龄青年来说,您说我受得了吗?”

真是无有出息呀!“儿呀,过些日子为娘也为你娶个媳妇就是了!”

“您说得多好听啊!现在的姑娘都傍大款啦,谁跟我这个穷打鱼的呀?说什么都晚喽!这都是您偏心眼儿逆疼我哥哥分配不公的结果。”

“如此说来,你也不奉养为娘了?”

“不养活您啦?”

“张义!?”

“怎么着?”

“我那亲——”

“亲什么呀?”

“唉!儿……啊!”

“谁是你儿子呀?”

(唱二黄原板)“叫张义我的儿呀,听娘教训,待为娘对娇儿你细说分明。儿的父他遭不幸丧了性命,抛下了母子们怎度光阴?是为娘守贞洁我不听他论,皆因是我的儿年小娘在中年,怕的是百年之后身入九泉,难见儿那去世的先人哪!我的儿啊!”

(大笑)“依……哈……要不怎么说,说得没有唱得好听哪!您这么一唱,大伙儿全明白啦!自从您那位老亲爱的去世以后,当时您还年轻、漂亮、美丽、迷人。由于带着两个儿子,所以没往前溜达怕我们哥俩受后爸爸的气,所以耽误了您的青春。要不怎么说母亲是最伟大的人哪!可是这话又说回来啦,这也怪您没搞好计划生育。如果您当时就生一个哪?不成,那就没我什么事啦!”

这不是废话吗!

“古人云:养儿防备老。赡养父母是做儿女的天经地义的事儿。可是我哥哥刚做了官,就忘了娘,虽然您在我身上有错误,但您还是我的妈。如果我再不报您的生育养育之恩叫大伙儿说,我还算是中国人吗?”

好!

“母亲听了!”(唱西板导板)“尊声母亲心放下,”(接唱散板)“孩儿言来听根芽,儿女们理应孝敬爹和妈,我哥他养育之恩不报答,不孝之人遭世人唾骂,他不养妈,我养妈呀!”

“噢,你怎样奉养为娘呢?”

(唱西皮流水)“承包计划已批下,孟津河上搞开发,我养殖鲸鱼、鲨鱼、穿山甲,还养着米老鼠和唐老鸭。儿保证您的生活现代化,咱有的是那人民币和美金、日元、英榜、马克还有里拉。您吃的是比萨饼、汉堡包儿,臭豆腐就着巨无霸,喝的是XO、马爹利,豆汁儿着美年达。穿的是皮尔卡丹鳄鱼和彪马。戴的是雷达手表、珍珠项链儿,钻石足有九克拉,后半生坐享其成无牵挂。只可叹,您老人家终朝每日身在别墅独自一人孤孤单单、冷冷清清、思想空虚、精神不佳。”(唱歌曲)“妈妈呀!妈妈呀!妈妈呀!妈妈呀!妈妈!”

改歌儿啦?

(转回京剧)“您可知黄昏恋情多潇洒,您找一个体格健壮、精神焕发、脊背不驼、腰板儿不塌、耳朵不聋、眼睛不花、满嘴外语、爱说笑话、能开汽车、还会搓麻、知疼知热、温柔体贴一个理想的后爹,(白)您可记住喽,(唱)我就是不要洋爸爸呀!”

去你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