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珍珠倒卷帘》有较大差异,单列条目,归入当代节目)
来源信息
《众友十五年 相声茶馆(二)》一默编 2014
网站注:书中原题《姻缘传奇(珍珠倒卷帘)》
甲 您姓刘,叫刘磊。
乙 是我。
甲 家里都挺好吧。
乙 可不嘛,都不错。
甲 今年多大岁数了?
乙 我今年27岁了。
甲 27,娶媳妇了吗?
乙 结婚啊,结婚了。
甲 没结婚没关系啊,我手底下有,我给你介绍。
乙 结婚了。
甲 有小孩了吗?
乙 孩子?一岁半啦。
甲 男孩?
乙 啊男孩。
甲 娶媳妇了吗?
乙 一岁半孩子就娶媳妇结婚?
甲 这不关心你吗。一岁半孩子,肯定不能娶媳妇结婚。
乙 这不废话嘛。
甲 过十九年,过十八年,我给您记住这茬。这事别烦别人,包在我身上。
乙 您……我先问问您啊。您说干什么的?
甲 我?专门介绍对象的。
乙 媒婆?
甲 坏了,眼神坏了。
乙 什么叫眼神坏了。
甲 分不清公母啊。有这模样媒婆嘛,媒婆有这么挺hao的吗。
乙 还挺hao.
甲 你呀,你认识有误。
乙 理解不对。
甲 你认为给人介绍对象就得媒婆,刨去媒婆不行?
乙 啊对。
甲 错。
乙 哦,还不对。
甲 想当年,那保大媒的那都得男的。你比如说给公主找个对象找个驸马,那得当朝一品,宰相。
乙 哎呦。
甲 传说中的月下老人,白胡子老头儿,手里拿着红线,夜里头出来,看着谁跟谁合适,“啪”系上。这是传说。
乙 哦。
甲 后来了,社会发展了,女的也掺和进来了,阴盛阳衰了。这买卖叫她们给呛过去了。
乙 哦这还呛买卖儿。
甲 哎,呛买卖儿。真正的保媒,那是男人。再说,媒婆保媒,白保,白跑腿儿?
乙 那怎么着?
甲 要钱。
乙 哦还得给钱。
甲 哎,媒婆媒婆,两头说合,又为挣钱,又为吃喝。不要钱,他白跑?
乙 哦。
甲 我不要钱。
乙 那您?
甲 我免费。
乙 不要钱?
甲 哎,票友,玩儿票。
乙 这也票友。好好好,那您研究什么呀?
甲 有一句话你听说过吗?
乙 哪句?
甲 “千里姻缘一线牵”,我研究那线。
乙 您跟我差不多,我研究那轴。
甲 还是弱智,“千里姻缘一线牵”那是无形的线。那好比男女一见面互有好感,打那开始追,最后婚姻成功。那是爱情的进发点,爱情撞击的火花。爱情线。
乙 那个线。研究出成果了吗?
甲 太多了。我主要就为搞研究嘛。
乙 哦搞科研。
甲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多少成功的婚历,都在我肚里搁着。那资料好几大摞。
乙 全知道。您口气可够大的。
甲 多新鲜,我拿出几个给您介绍介绍。
乙 嗯。
甲 简单的,就便于你这个水平可以理解的。
乙 您说,简单点儿的容易点儿的。
甲 比如说,这里头,有砍上的,有撞上的,有打上的,有看上的,有偷上的,等等。
乙 那还真不少。
甲 哎对。
乙 您能不能给具体解释解释。
甲 具体解释解释?先说这个砍上的。
乙 哦侃上的。
甲 我一说,你可能不知道,各位知道。
乙 您小看我。
甲 这位主人公,姓王叫王宝钏。
乙 王宝钏?
甲 知道这出戏吗?
乙 当然知道啦。
甲 《红鬃烈马》。
乙 名剧。
甲 全本的《红鬃烈马》,前头有“彩楼配”,那个王宝钏的对象叫薛平贵,怎么搞上的?
乙 啊?
甲 扔彩球,砍上的。
乙 哦。
甲 撇,撇者,砍也。
乙 您就别拽了。
甲 王宝钏何许人也?王丞相王允的三小姐。
乙 哦。
甲 大姐二姐成年了嫁出去了,三小姐嫁不出去。可不是没人求啊,保媒拉纤踢破门槛,三小姐自命清高,看不上。这些人想跟我做夫妻?没门儿啊。凡夫俗子,不行。王丞相为难,女大不可留啊,这怎么行,干脆,碰命打彩儿,凭天由命,给你搭彩楼,撇彩球,砍着谁是谁。
乙 嘿。
甲 撇彩球,定下来了。找人搭彩楼啊。六建,把彩楼搭起来……
乙 您打住,还六建还架子工?
甲 你管谁干那是架子工的活,你不懂,建筑你懂吗?
乙 这我不明白。
甲 还是的,把彩楼搭起来了。搭起来,下面,“chua”满园哪。
乙 人多。
甲 人都来了。穿红的挂绿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留胡子的光嘴巴的都来了,都想摊这个便宜。“啪”彩球要是撇上我我就是高干女婿了。你算算,我将来出来进去我就奥迪了。四个圈儿
乙 那阵儿有奥迪吗?
甲 吉时已到,王三姐怀抱篮球。
乙 啊?
甲 啊怀抱彩球,怀抱彩球走上彩楼。凝神观看,心情紧张,她也许:我这一砍决定我一生的命运哪。
乙 嗯。
甲 这跟前这几位都不行。
乙 都看不上。
甲 纨绔子弟这都不是过日子的人哪。找我意中情人,梦中的白马王子。
乙 好好找找。
甲 在那里?西北角上有一个小伙子,干嘛的?要饭的。挎一个要饭篮子。人家不为等彩球啊,打这路过,一看,耶,这怎么这么多人哪,今儿有节目。站这儿看。王三姐一眼,瞧上了。嘿,这小伙子,漂亮!要个头儿有个头儿,要模样儿有模样儿,要身条儿有身条儿,要气质有气质。就跟那个说相声的佟守本差不多。
乙 您打住,是夸他呀是夸你呀?
甲 主意已定,把篮球……彩球举起来,“刷”,看见这姿势了吗?后仰投篮。薛平贵没想到,那彩球忽忽悠悠忽忽悠悠奔着这要饭篮子可就来了。砍偏了掉地下,好事不就吹了吗?赶紧拿手这么一扣。王三姐发明的投篮薛平贵发明的扣篮。
乙 您这里还有NBA?
甲 哎对,他们这应该认祖归宗来。
乙 哦
甲 这还不算完。拿着彩球还得上相府,这叫认亲。我,接着彩球了,我是你门前的快婿。王丞相一看,要饭的,叫花郎,这不行不行不行,门不当户不对呀。彩球不算你白接,把彩球收回来。叫手底下人,给拿银子。
乙 给钱。
甲 1000两。
乙 嚯。
甲 一千两白银哪,和着现在多少万哪!拿着银子,去去去,相抵了相抵了。拿钱,行了吧,先把你那破衣服扔了,换名牌。饭馆儿,解馋去,生猛海鲜。也吃饱了,也穿好了,还有那样的想法,洗浴中心,找小姐,告诉你啊,去××中心。
乙 打住,您打住。这王爷什么都知道。
甲 他就那意思。
乙 什么意思。
甲 就是拿点钱,把他打发走了,就完了。
乙 就给点钱。
甲 王三姐不于:哎,你不是说的吗?碰命打彩儿,凭天由命,我砍谁是谁。我砍完了你怎么不算哪?你这么大丞相,当朝一品,说话算话,俗语说,嫁乞随乞,嫁叟随叟。
乙 您等会儿,您刚才说什么?
甲 嫁乞随乞,嫁叟随叟。
乙 呸。那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甲 呸!
乙 呀呵,啐上了。
甲 谁嫁鸡了?谁嫁狗啦?你给我举个例子。
乙 大伙都这么说。
甲 都错了。
乙 哦这不对。
甲 让你长点学问。
乙 哦您说。
甲 正字叫嫁乞随乞,嫁叟随叟。
乙 哦这是?
甲 当然有讲。
乙 您说说。
甲 我彩球砍上了要饭的,乞丐我认命了,愿意跟他过一辈子穷日子,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我砍上老头了,老叟,我愿意伺候他一辈子。这叫嫁乞随乞,嫁叟随叟。后面还有半句,嫁个扁担抱着走,这句,没有。
乙 您这还赠送一句。
甲 搭配,买一赠一。
乙 买一赠一。
甲 结果爷儿俩说翻了,三击掌,一踩脚,“啪”,走了,跟薛平贵跑啦。没有别墅啊,没有单元儿,寒窑,顾名思义,寒窑哇,没暖气。薛平贵参军走了,一十八年。没吃的,武家坡前野菜充饥。没白等。一十八年薛平贵回来了,登基坐殿,皇上。王宝钏,凤冠霞帔,娘娘。
乙 熬出来了。
甲 金牌调来银牌选。(唱河北梆子)【王相府,又来了,王氏宝钊。】
乙 好!
甲 最后,成就百年之好。这是砍上的成功婚例。
乙 哪还有?
甲 撞上的。
乙 撞上的?
甲 撞上的,你没看过电影吗?天仙配你没看过吗?
乙 黄梅戏,瞧过呀。
甲 七仙女跟董永那怎么搞上的?那撞上的。
乙 撞上。
甲 七仙女,在天上闲着没事,偷看人间。正赶上五月节,长假。
乙 也有长假。
甲 五月节。偷看人间,渔樵耕读,幸福的生活,羡慕。忽然间,有一小伙子,孤孤单单冷冷清清,空空落落凄凄凉凉,独自一个人。就问大姐,怎么都幸福就这个人不幸福啊?
乙 怎么回事?
甲 大姐说这人可了不得,这人是人间的大孝子,二十四孝之一。姓董名叫董永,父亲死了没钱埋葬,卖身葬父。七仙女受感动了,这人太好了,我得帮他一把。
乙 帮他。
甲 我怎么帮啊?
乙 就是。
甲 下凡,嫁给他、
乙 这就嫁给他。
甲 仙女都能变化,摇身一变,变一模特,迈着猫步,下来了。
乙 您这什么模样。
甲 走到马路上一想,不对啊,我跟他不认识啊,怎么说话?
乙 就是啊。
甲 哎,我叫他主动找我说话。我在马路上一站我妨碍交通,我设一人体路障。
乙 还人体路障。
甲 我摆一姿势。
乙 什么姿势啊。
甲 董永走到这,一看,不敢过去了。她把马路占好了,她占主路啦,我就绕辅路吧。倒档……
乙 哎呦呵,交通规则您还明白。
甲 走小道的意思。小道再一档再回到大路,大路再一档……“您,您让我过去吧。”“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你走你的,我站我的,走走走走。”走到跟前,七仙女故意拿肩膀“啪”撞一下。“哎,你怎么撞我一把?”“等会儿,咱俩谁撞谁?我们是女的,你是男的,到公安局你有流氓的嫌疑。”
乙 这都什么语言哪这都是。
甲 “您,您饶了我,您让我过去。”“低头走路神色匆匆,怎么回事?说清楚了让你过去。”自己一说自己的心事。
(黄梅戏天仙配:路遇)【家住安阳姓董名永,父母双亡孤单一人。只因爹死无棺木,卖身为奴葬父亲。满腹忧愁叹不尽,三年长工受苦情。有劳大姐让我走,你看红日快西沉。】
乙 身世够苦的呀。
甲 明白了吗?我这一拉证明着剧情当中还有你个角儿啊。
乙 还有我角色?
甲 此时此刻啊,你好比那天仙。
乙 我是天仙?
甲 不像。
乙 那我像?
甲 铁锨。
乙 挖土去是怎么着呀。
甲 七仙女受感动了,真是苦命的人哪。我帮你一把吧。
乙 帮他。
甲 我嫁给你了。
乙 就这么嫁了。
甲 就这么简单。那董永不敢要啊,那不行啊,没有媒没有证不是正式的婚姻哪。也没登记,也没上婚姻介绍所满不算哪。
乙 太封建。
甲 有有有,土地老公公是咱们证婚之人。那不行,证婚,不能为媒。大槐树,是咱们媒人。那不行,大槐树,哑巴树,不能说话。七仙女宝扇子一,画面一动,大槐树开口讲话。
乙 大槐树还说话。
甲 【槐树开口把话提】
乙 大槐树牙疼。
甲 成就了美满的婚姻。这是撞上的。
乙 那还有呢?
甲 还有,那是打上的。
乙 打上的?
甲 打上的不是中国啊。
乙 那是?
甲 国外的。
乙 国外的?
甲 《叶塞尼亚》,电影,看过吗?
乙 听说过这个名字。
甲 主角,奥兹瓦尔多,男一号,漂亮小伙儿。
乙 漂亮。
甲 看手相,占人便宜。吉普赛人不吃亏,把钱包给拿走了。找她要,第二天小山头上给你。第二天早晨起来,叶塞尼亚,换了一件新衣服,连衣裙,布拉吉,往那一站,亭亭玉立。奥兹瓦尔多也是人哪,俩眼放光。哇塞!酷哇!酷毙啦!按耐不住,走上前去,抱住了,来,kiss。
乙 还kiss。
甲 叶塞尼亚不于,你偷袭我,不行,(动作)“啪”,摸了一块大石头,给来了一下,给打死了。不不,没死啊,休克了。她不知道,你别死啊,你死了我得坐牢去。摇晃,摇晃半天,摇晃不醒,给急了。八嘎!给来一嘴巴。
乙 改日本了。
甲 打醒了。缓过来以后,第一句话,猜说的是什么?
乙 什么?
甲 我爱你。
乙 嘿!
甲 年轻的少女,漂亮的女郎,哪位不爱听这三个字:I love you。
乙 英语。
甲 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乙 您这里还有歌词儿啊。
甲 叶塞尼亚受感动啦!真心实意的俩人抱住了来一个长时间的——
甲乙 Kiss!
乙 我就知道是这个。
甲 最后成就了百年之好,这个,就是打上的。
乙 那还有?
甲 看上的。
乙 看上的?
甲 那是咱们中国。
乙 中国了。
甲 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她丈夫是谁啊?万杞梁。万杞梁秦始皇招兵,招兵不愿意当,跑啦。
乙 他跑了。
甲 其实啊,秦始皇,不是抓兵,那是抓民夫去修万里长城去。万杞梁一跑,看见一矮墙,跳过去,正好这儿是孟姜女家的后花园,跳到假山石后头,一藏。孟姜女带领丫鬟,游逛后花园。拿扇子,扑那个蝴蝶,没拿住,掉到荷花池里头了。先四外看看,没有人,把袖子卷起来,伸玉腕,探玉臂,要够那个扇子。什么年代?秦始皇年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女人,你想看他的模样?看不着!
乙 封建。
甲 想看女人的手?没门儿!万杞梁第一次看见女人的手:十指尖尖,细白嫩肉,犹如白玉,恰似嫩藕一般。
乙 瞧这比喻。
甲 万杞梁也是人哪!年轻力壮,有七情六欲。
乙 对呀。
甲 实在是按耐不住喊了一声好啊。
乙 怎么喊的?
甲 好!噫!噫——
乙 这倒不错,这是到茶馆了怎么着呀?
甲 孟姜女不乐意了。当时掉脸儿:“哎,同志,你下来。”
乙 那阵儿有同志这词吗?
甲 拿新话给你解释。那过去话多麻烦,“君子请过来。”“小生这厢有礼。”“奴家还礼”乱七八糟的。用现在语言,“哎,同志,你过来,是不是你喊的好?我告诉你,喊好以后,想不想上花篮!”
乙 倒不错,这俩什么都明白。
甲 给人道歉,“对不起,避难之人,刚才在假山石后头,看见您伸手。我第一次看见女人手,太美了。喊出声来了,对不起,抱歉,sorry。”
乙 好么这还外国礼儿。
甲 “你真看见我的手了?”“啊,真看见了。”“今年多大岁数?”“20”“娶媳妇了吗?”“没有”“我,嫁给你。”
乙 这也嫁他!
甲 就这么简单。孟姜女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呀?我身体上的每一部分只允许我父母看。第二个男人再看算我失节。你媒取我媒嫁正当的夫妻。如果你不要我,失节了我可活不了。看见了吗?荷花池,我现在就跳进去,自杀!什么事儿啊?
乙 您看看。
甲 看见手就嫁给人家,人家不要还自杀?
乙 你瞧。
甲 那是那时候。要搁现在?
乙 现在?
甲 孟姜女,当今社会我给他设计了一个场景。
乙 您讲讲。
甲 水滴,体育馆,换上泳装,比基尼,三点式,前边露肚脐眼,后边露后背,最好上十米跳台。简单的姿势,正燕跳水(动作)。
乙 嘿!
甲 底下,好几千人哪,那得喊好,好——这一想坏了,我嫁给谁呀?
乙 她也没主意了。
甲 最后成就百年之好!这个,这是看上的。
乙 还有吗?
甲 还有,那就是偷上的了。
乙 偷上的?
甲 哎,偷上的,七月七,牛郎织女天河配。牛郎偷看女澡堂子。人家不乐意……
乙 您打住您打住!谁不乐意,牛郎都不乐意知道吗?这牛郎作风还有问题是怎么着呀?
甲 你呀,弱智!
乙 我怎么弱智了?
甲 天上的仙女下来洗澡那个地方,姑且叫做天池吧。
乙 天池。
甲 天池周围能有人吗?
乙 那当然不能有人了。
甲 有人她能洗澡吗?
乙 肯定不能洗。
甲 还是的,能有异性吗?
乙 不能有哇。
甲 定义上,那就是女澡堂子。
乙 这就是女澡堂子。
甲 也不是牛郎愿意去的,金牛星!“你不是没钱讨老婆吗?上那去,看去,仙女洗澡。到那里看上谁漂亮,你把她衣服藏起来。藏好了,让她给你当老婆,又不花钱,还娶个仙女,多好!”“我,我看那个,穿粉色衣服那个,漂亮。”“去呀!从后头爬过去,把他衣服藏起来。”牛郎听话,再草后头,匍匐前进(动作)。
乙 这牛郎还是民兵啊。
甲 把这衣服拿起来,草后头“啪”一蹲。各位仙女洗完澡了,换好了衣服,脚驾祥云,上天,走了。织女找不着衣服了,“哎?我衣服哪去了?就放在这了。有人没有?谁看见我衣服了?谁看见我内衣内裤啦?”
乙 还内衣内裤!
甲 你还是弱呀
乙 怎么还弱呀?
甲 洗澡懂吗?
乙 是啊。
甲 那得全裸。
乙 这不废话嘛。
甲 包括内衣内裤。牛郎站起来了:“哦,在我这了。我没钱讨老婆,我看你漂亮,你给我当老婆得了。”很淳朴的语言。织女早就有凡心,天上的生活太冷清了。偷眼一瞧,牛郎虽然是农村人,小伙子长的漂亮。
乙 是吗?
甲 标准哪!标准的个头儿,不算太胖,不算太瘦,浓眉大眼双眼皮,四方鼻梁,虽然是留着平头哇……
乙 我呀!
甲 怎么着?怎么啦!就算我说你,你还应该谢谢我了。
乙 怎么着?
甲 你还娶仙女啦。
乙 对呀,那我还偷裤衩了!
甲 最后成就百年之好。这是偷上的。
乙 这是偷上的。
甲 这都是古代的啦,俱往矣,这里头还有高雅的了。
乙 这还高雅。
甲 这都是俗的。雅的,琴棋书画为媒介,成就百年之好,婚例,有!
乙 您再给说说。
甲 琴。
乙 嗯
甲 什么琴?现在,吉他?
乙 六弦琴?
甲 没有,古代,那是古瑶琴。这边拨,那边抚,这叫抚琴。弹琴的时候得给焚香。以琴为媒介搞上的,谁呀?
乙 您说。
甲 司马相如。对象,卓文君。上卓文君家里头去赴宴去。当时文化界大腕儿,相当于现在,xx那个名气。
乙 xx!
甲 卓文君,在家呆着没嫁出去,听说文化界大腕来了,在屏风后偷看。司马相如喝着酒,见屏风下面裙带飘动。知道是卓文君,慕名已久,那是才女呀。吃喝已毕,大家要请您,抚一曲琴吧。借着酒劲儿,抚了一曲《凤求凰》。
乙 名曲。
甲 打动了姑娘的心扉,心动了。半夜,收拾毯子、凉席儿、扇子、皮包、手绢儿,私奔,俩人走啦。
乙 就带这个?他俩说相声去怎么这?还扇子手绢儿?
甲 废话,我知道他带的都是什么?想象!
乙 想象?您也就知道这个。
甲 最后卖酒当炉,管是穷富,厮守一辈子,那是成功的婚例。以琴为媒介,成就的。
乙 这是琴。
甲 棋,大伙就更知道了。看过电视,刘罗锅吗?
乙 《宰相刘罗锅》?
甲 那怎么搞上的?下棋!中国的棋那是高级的,世界没有。黑白子,下棋不叫下棋,那叫对弈,那叫手谈。招亲的谁呀?王爷的闺女,格格。三盘棋,赢了!别看有点驼背,后背背一大窝头,我不嫌你丑,成啦!这叫以棋为媒。
乙 书!
甲 书不是看书的书,是书法。我国的书圣,王羲之。
乙 有名气。
甲 当初大官儿有姑娘要嫁出去,看上他的几个儿子,“把你的三儿子都带过来,我瞧瞧哪个好,当我女婿。”三儿子都去了。那俩跟老丈人献茶,“我能耐不小,我会王派,我给您来来。”“我会李派。”王羲之,那个穿堂屋一边一个床,天气热,躺在床上,把衣扣解开,拿手在肚皮上研习书法。后头叫做“坦腹东床”,留下的典。后来老丈人那俩献巧的没看上,“我就瞧那个不错。他,做我女婿。”后来留下“东床驸马”“坦腹东床”,成语。这是以书法搞上,为媒介。
乙 哦,画?
甲 画,那是唐伯虎。那可不是咱们想象的好色之徒。不是。他留下的画那是国宝。他看见秋香了,太漂亮啦!一笑没抓住机会,两笑三笑都没抓,怎么办?一定要把她画下来!于脆一看进相府了,我也进相府,卖身为奴!
乙 嘿!
甲 下多大本儿啊。(无锡景调:为了小秋香)【为了小秋香呀,让我想到狂。卖身相投好比跳粉墙呀。功名么,富贵么,谁指望呀。但愿得鸳鸯快快配成双。】
乙 真是风流唐伯虎哇。
甲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那个主人受感动了,也是丞相的身份,干脆我这些个丫鬟随便挑,挑一个。唐伯虎当然点的就是秋香。“唐伯虎点秋香”。
乙 就是这么来的。
甲 这个典。然后再腾出一间屋子给你们当新房,挂上帘儿。不是挂完帘儿马上就抱住了,Kiss。错错,人家是艺术家。挂帘儿之后赶紧把你最好看的衣服穿上,摆一个姿势,我给你画下来。画下来以后唐伯虎的美人出名,第一个模特,是他的夫人——秋香。
乙 这是祖师爷。
甲 现在模特的祖师爷,那是秋香,秋大姐。这是琴、棋、书、画为媒介搞上的,这都算雅的吧。俱往矣,比不了相声祖师爷。
乙 相声祖师爷?
甲 写诗写上的。
乙 是吗?
甲 我们的老前辈,姓朱,叫朱绍文,外号人称穷不怕。现在家谱上说相声第一代相声人,往下传,全是他的后代。穷不怕,怎么搞上的?
乙 您给说说。
甲 写诗写上的,文化高。
乙 是吗?
甲 在想当初,朱绍文什么出身呢?秀才出身,后来有好多文化方面的段子,那都是当年他写的。有几个三五知己不错的,一共哥儿七个,有六个好友一块儿郊外踏青,采风,按现在说话,寻找写作灵感。回来的时候正赶上天降小雨,找一个村落大宅门跟前前突廊后突厦的房子,在那避着雨,秀才避雨,尤其是六七个,他不老实,互相辩难,互相讨论,惊动本庄的庄主,员外。员外五十多岁,当年也是读书人,秀才出身,管理家业,没得上进。一听门外动静,出来一看,乃是七位秀才。请都请不到哇,共同语言。请进庄上待茶,雨暂时停不了。正喝着茶,员外爷一看,这几个秀才,一个比一个漂亮,而且满腹经纶,将来国家栋梁之才。员外有心事,有俩姑娘还没嫁出去了。心说我要是在这七个秀才当中选两个当我的女婿,那该有多好!想着就说话了,“几位,秀才,慢慢吃,雨尚且未停,本庄稍有资财,管的起你们茶水酒饭。”茶水撤下,摆上酒饭。“老朽有一言冒昧,我可要说出来了。膝下有二女,待字闺中,我看七位秀才我都挺满意,这么着,我说一首诗想在您们当中挑两位门前快婿。我说一首诗你给我对上一首诗,对上来了,是我门前快婿,大姑娘嫁给他。再有一个对上来了,二姑娘嫁给他。再有人对上来了,对不起,老朽就两个姑娘。摆酒,上菜,来来来来……”七个秀才高兴啊,在这避雨,然后给人做首诗,框个媳妇。
乙 还框个媳妇?
甲 多好啊!好好好,您快点说吧!这阵,就我们祖师爷站起来了。“员外,学生有一言冒味,您看我们都比较合适,令爱什么模样我们还不知道呢。”员外暗伸大指“这个人,了不得,有心计。万一我把歪瓜裂枣给人家呢?对不对?这么着吧,男女不便相见我请的名画师,画的真人一般大小的画,拿出来!”“啪”,两张画这么一挂,跟真人一般大。七个秀才这么一看,呆了,舌头吐出来回不去。(使相)
乙 瞧这点儿出息呀。现往回饶柔。
甲 “太好啦!您快说诗,我们给您对诗!”“把画收起,不忙,上酒,上菜,我还有条件。我说一首诗,七个字一句,一共是四句,也可以叫做打油诗,也可以叫做七绝。四七二十八个字,我说一首诗,您们给我对一首诗,对上来了,就是我门前快婿。我现在可要说了啊,条件是,今夜一夜为限,第二天太阳出来可就不算了,我等你们一夜的时间。听着啊,我这两个闺女,长女叫大乔,次女叫小乔,按着东吴大小乔的名字起的。听着我的诗。
乙 您说。
甲 “一女大乔二小乔,三分姿色四分窈。画上五六七成妆,露出八九十分娇。诗是平常,但是里头含着是个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有条件,要求你们对的时候也要诗里头暗含十个数。可要倒过来,应该对成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这还有个名字,这叫珍珠——倒卷帘!”
乙 嘿
甲 “酒、菜有的是,慢慢喝着,慢慢想着,一宿的时间,第二天太阳出来才算了。走!”几位秀才高兴,满酌一杯酒。那阵酒不是高度的,黄酒。拿起来“年兄,喝酒。”“贤弟,喝酒。”嘴里是说着,心里都在想,“我赶紧把那诗对上来,对完那大的归我了。看那大的漂亮,那大的长的像XXX。我这正想着呢。”这想来想去,吃着喝着,这难度可就来了。这首诗看似平常,如果再按着人家的条件对上来,难上加难哪。
乙 不容易。
甲 外表更掷响亮,“bang”“tuang”,知道什么吗?
乙 您说。
甲 起了更了,按现在话说八点多钟,这叫定更。“啪”站起来两位,“员外,学生跟您告个便。”文词,按现在说话出去方便一下,走走,溜溜,这都叫告便。告什么便?走啦!溜啦!这么大的秀才,这么半天跟人白吃白喝诗没给人对上来,别给人丢脸啦。“啪”找个借口,走啦!还剩了五个。“bang”“bang”“tuang”“tuang”,二更天。现在说话,十点多钟。站起来两个“学生,跟您告便。”简断结说,三更天,十二点以前,走了六个。就剩一位,谁?我们祖师爷,朱绍文!朱绍文一想,“不行!都走了,我不能走!我得把这诗给对上来!我对不上来我的后辈佟守本还得说这段了,无论如何我得把这首诗对上来。
乙 嗨!那阵想不起来这个。
甲 屋里想不起来我上外头来。那阵雨也停了,明月当空。拿着酒杯在院里看花看草,想不起来又回来了。找借口“那个你这个酒凉了给我温温,你那个菜凉给我热热。”院里再转一圈。回来,远处“bang”“bang”“bang”“bangbang”“tuang”“tuang”“tuang”“tuangtuang”,五更天!天快亮了,远处村落里头鸡鸣之声“咕咕咕——”已闻鸡啼之声,太阳就出来了。又到院里一看,明月当空,没词儿啊!员外在后头跟着,“小伙子,怎么样?嘿嘿,没想起来吧。”“请问员外,今天阴历,是几儿啦?”“今天,阴历十九了。小伙子你有词儿了吗?””这个十九,阴历十九,十九……十九……员外,学生诗成。”
乙 哟,好哇!
甲 “请说。”
“我给您对:十九的月亮八分圆。”
十五不圆十六圆,到十七十八十九走向残月,所以它不正圆,叫八分圆。
“七个秀才六个还。五更四点鸡三唱。”
五更天,和现在四点多钟。
“我给您对十九的月亮八分圆,七个秀才六个还。五更四点鸡三唱。二乔陪我——一人眠!”
乙 全归他啦!
2009年6月25日下午在乐海茶社演出录音,毛安琪、魏吉兆整理。